第45章 不法的隱意
使徒保羅曾在《帖撒羅尼迦后書》中預言到日後的大背道,其結果就是羅馬天主教勢力的崛起。他說,在基督復臨之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稱是上帝」。使徒保羅接著進一步警告他的弟兄們說:「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了(帖后2:3-4,7)。在那個早期時代,他已經看到種種異端邪道滲入教會,為羅馬教的發展預備了道路。{SR 326.1}[1]
這「不法的隱意」起初是在暗中靜靜地發動的,及至它勢力日增,博得人心之後,它便逐漸更公開地進行那欺騙人類,褻瀆上帝的工作。異教的風俗習慣幾乎在人不知不覺之中潛入基督教會。教會在異教徒手中所受的劇烈逼迫,把妥協和屈從世界的風氣一時抑制住了。及至逼迫停止,基督教傳進王宮和貴族中間以後,教會便失去了基督與使徒們謙卑簡樸的精神,效法異教僧侶和官僚的傲慢和虛榮,並且廢除了上帝的律法,而代之以人為的理論和遺傳。第四世紀初葉,君士坦丁皇帝在表面上的悔改信教,使教會大為興奮;同時屬世的精神披上公義的外衣,步入教會之內。從此以後,腐化的影響便迅速蔓延了。異教雖在表面上銷聲匿跡,但實際上她卻是勝利者。她的精神控制了教會。她的教義,儀典和迷信,攙入了那些自稱為基督徒者的信仰與敬拜之中了。{SR 326.2}[2]
異教與基督教的妥協,終於產生了預言所示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上帝的「大罪人」(帖后2:3)。這龐大的虛偽宗教制度乃是撒但權勢的傑作,是他為自己登上寶座,按己意統治世人所作一切努力的結晶。{SR 327.1}[3]
為了取得世俗的利益和榮譽,教會被引誘去尋求地上大人物的贊助與支持。她既這樣拒絕了基督,就進一步被誘惑去效忠撒但的代表,就是羅馬城的主教。{SR 327.2}[4]
羅馬教的主要教義之一,就是聲稱教皇為普天下基督教會看得見的元首,並具有至上的威權,可以管理世界各地的主教和教牧人員。更有甚者,教皇已僭稱了上帝的尊號。{SR 327.3}[5]
撒但深知聖經能使人洞悉他的騙術,並抗拒他的權力。就連世界的救主,也曾運用聖經來抵擋他的襲擊。對他每一次的進襲,基督皆迎之以永生真理的盾牌,說:「經上記著說。」祂在應付仇敵的每一提議時,總是運用聖經的智慧和能力。所以撒但為要維持他統治人類的權力,並建立篡位者教皇的威權起見,他就必須使人們對聖經長久矇昧無知。聖經是高舉上帝,並把有限的世人置於其應有的地位上的;故此,撒但必須把聖經中神聖的真理加以隱蔽與撲滅。這就是羅馬教會所採用的手段。數百年來,她禁止聖經的銷售。禁止人閱讀聖經,也不准他們家裡藏有聖經,而只讓他們聽取一班神父和主教們無原則地曲解聖經的教訓,來支持自己的虛偽。在這種情形之下,教皇便幾乎被公認為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並賦有統治教會與國家的權威了。{SR 327.4}[6]
【改變節期和律法】
撒但既把那辨明錯謬的聖經除掉,就可以任意妄為了。先知的預言說過,羅馬教皇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但7:25)。這種工作,他隨即下手嘗試了。為使更多的異教徒在表面上信奉基督,教會便製作一些神像來代替他們所敬拜的偶像。於是敬拜偶像和聖物的風氣便漸漸的潛入基督教的敬拜中。最後在一次宗教會議上,正式設立了這拜偶像的制度。為了鞏固這種褻瀆的風俗,羅馬教竟敢擅自從上帝的律法中刪掉那禁止人拜偶像的第二條誡命,並把第十條誡命分為兩條,以補足其數目。{SR 328.1}[7]
向異教讓步的精神,打開了一條門路,使人更進一步無視上天的威權。撒但企圖竄改第四條誡命,想要廢除古傳的安息日,就是上帝所分別為聖並賜福的日子(見創2:2-3),而高舉異邦人所遵守的「可敬之太陽日」來代替它。這種更改最初並不是公開進行的。在第一世紀,所有的基督徒都是遵守真安息日的。他們熱切關心上帝的尊榮,相信祂的律法是永不改變的,所以他們熱心維護每一條律法的神聖性。但撒但卻極其狡猾地利用自己的代理人來達成他的目的。為了吸引人注意星期日,教會的領袖便定星期日為記念基督復活的節日。在這日他們舉行宗教禮拜,但還是公認它為娛樂的日子,而安息日則仍被遵守為聖日。{SR 328.2}[8]
君士坦丁皇帝在仍為異教徒時,曾諭令將星期日定為全羅馬帝國的公共節日。他改信基督教以後,依然熱心倡導星期日,為了他的新信仰的利益而推行他的異教敕令。但對這一日的尊敬仍不足以阻止基督徒視真安息日為上帝的聖日。必須採取另一個步驟,把偽安息日舉得與真安息日一樣高。君士坦丁的敕令發布數年之後,羅馬主教賦予星期日「主日」的稱呼。信徒就這樣被引誘逐漸視星期日具有一定的神聖色彩,但依然遵守原來的安息日。{SR 329.1}[9]
這時大騙子撒但尚未完全成功。他堅決要將基督教界置於自己的麾下,並利用他的代表人,就是那自稱為基督代表的傲慢教皇,去行使他的權力。撒但利用那些半悔改的異教徒,野心勃勃的主教和貪愛世俗的信徒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各地時常舉行宗教大會,從世界各地招集教會的主要人物前來參加。幾乎每一次會議都把上帝所制定的安息日貶低一點,同時把星期日相應地抬高了。因此這異教徒的節日終於被尊為一種神聖的制度,而聖經的安息日卻被宣布為猶太教的遺物,而且凡遵守的人都要受咒詛。{SR 329.2}[10]
這個大背道者成功地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帖后2:4)。上帝的誡命中,只有一條向全人類明確指出永生的真神,而他竟敢把它更改了。第四條誡命顯明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主,如此就把祂與一切假神分別出來。第七日之所以被分別為聖,作為世人休息的日子,乃是要為記念創造之功。設立安息日的原意,是要人在的心中時常記念永生的上帝為他們生命的根源,和尊崇敬拜的對象。撒但竭力要鼓動人不忠於上帝,不順從祂的律法;因此他便特别致力於攻擊那條指明上帝為創造主的誡命。{SR 330.1}[11]
現今的基督教徒聲稱,基督既在星期日復活,就使這日成為基督教的安息日。然而這種說法卻沒有經文的根據。基督和祂的使徒並沒有如此尊敬這一天。以星期日為基督教聖日的制度,乃是那「不法的隱意」(帖后2:7)所首創。而這個勢力在保羅的時代就已經發動了。請問,上帝曾在何時何地承認過這個羅馬教的作品呢?有什麼有力的理由可以偏袒這聖經所不認可的變更呢?{SR 330.2}[12]
在第六世紀,羅馬教已經穩固地建立起來了。她權力的寶座安置在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的主教被稱為全教會的元首。異教已經讓位給羅馬教了。那「龍」已經「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那獸(啟13:2)。在但以理和《啟示錄》中所預言教皇施行逼迫的一千二百六十年從此就開始了(但7:25;啟13:5-7)。基督徒必須選擇,到底是要放棄自己的忠貞,去接受羅馬教的儀文與敬拜,或是要在牢獄中折磨自己的生命,在拷問台上,火刑柱上,或在劊子手的斧下受死。耶穌以下的話,此時便應驗了:「連你們的父母,弟兄,親族,朋友,也要把你們交官;你們也有被他們害死的。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路21:16-17)。忠心的信徒所受的逼迫空前殘暴,以致當時的基督教世界竟成了一個廣大的戰場。在數百年時間裡,基督的真教會必須在窮鄉僻壤與人跡罕到之處避難。這就是先知所預言的情形:「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上帝給她預備的地方,使她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啟12:6)。{SR 330.3}[13]
【黑暗時代】
羅馬教開始掌權的時候,也就是黑暗時代的開始。她的勢力越增強,黑暗也就越深。人的信仰便從那真正的基礎基督,轉移到羅馬的教皇身上。一般人為要求得赦罪和永久的救恩,就不再信賴上帝的兒子,卻仰望教皇和他權威的代表──神父與主教。羅馬教會教訓眾人說,教皇是他們的中保。若不藉著他,無人能到上帝面前。他們還進一步說,他是站在上帝的地位上,所以人人必須絕對服從他。人若偏離了他的命令,就足以使最嚴厲的刑罰臨到自己的身體和靈魂。{SR 331.1}[14]
因此眾人的心便遠離了上帝,而轉向容易犯錯誤,荒謬而殘忍的人,更是轉向那藉著這些人行使他權勢的黑暗之君。罪惡竟披上了一件聖潔的外衣。每當聖經被人禁止流行,而人自稱為至高至上的時候,其結果總不外乎詭詐,欺騙和卑鄙的罪孽。人的律法和遺傳既被高舉,那麼,廢棄上帝律法所必引起的敗壞就出現了。{SR 332.1}[15]
【危險的日子】
那時真是基督的教會遭遇危險的日子。忠心高舉真理旗幟的人實在寥寥無幾。為真理作見證的人雖然沒有完全絕跡,但有時異端與迷信似乎要完全得勝,而真實的宗教信仰險些要從地上消滅了。一般人已經看不到福音的真光,同時宗教的形式卻愈來愈多,使眾人被宗教的種種嚴格規則所壓倒。{SR 332.2}[16]
羅馬教會教訓人非但要仰望教皇為罪人的中保,同時也要靠自己的行為贖罪。長途跋涉朝拜聖地,修苦行,拜聖物,以及建造教堂,神龕,祭壇,並捐獻巨款給教會,——這些事,以及諸如此類的行為,是要用來平息上帝的怒氣,並獲得祂恩寵的。他們把上帝看作凡人一樣,以為祂會因瑣事而震怒,並可用禮物或苦行來和解的!{SR 332.3}[17]
一世紀一世紀地過去,從羅馬城所傳出來的教義,越發荒誕不經了。在羅馬教會成立之前,異教哲學家的學說就已經受教會的重視,並在教會中發生影響。許多自稱悔改信教的人仍然固守異邦哲學的理論,不但自己繼續研究,還鼓勵別人研究,以此為在異教人中發展聖工感化力的一種手段。因此,許多嚴重的錯誤異端便混入基督教的信仰之中了。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異端,就是人的靈魂不死和死人仍有知覺的道理。這種教義奠定了根基,羅馬教便在其上建立了聖徒為人代求和崇拜童貞女馬利亞的教條,從此也構成了終身不悔改之人受永遠痛苦的異端邪說。這邪說很早就已成為羅馬教的信條之一了。{SR 332.4}[18]
這樣就為異教的另一個謬論開了門路,就是羅馬教會所稱為「煉獄」的道理。這個異端是用來恫嚇許多愚夫愚婦與迷信之徒的。它聲稱有一個執行酷刑的所在,凡不必永淪地獄者的靈魂,便要在煉獄里為自己的罪受罰,及至罪惡的污穢被煉凈之後,他們便可升入天堂。{SR 333.1}[19]
羅馬教會為了從信徒的恐懼心理和罪惡生活上圖利,必須虛構又一種荒誕不經之說;那就是她所提倡的特赦的道理。她應許說,凡參加教皇軍役的人,或去擴張她在世上之領土,或去懲罰她的敵人,或去消滅那些反對他屬靈的至上權威的人,他們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罪都可全部赦免;而且他們因這些罪而應受的痛苦和刑罰也可同時勾銷。她又教訓人說,藉著捐款給教會,他們也能脫罪自由,甚至可以釋放那些在煉獄火焰中受痛苦的已故親友的靈魂。由於這些方法,羅馬教廷便金銀滿庫,足供維持那些冒稱「沒有枕頭的地方」之主的代表者盡情奢侈揮霍,放蕩邪淫。{SR 333.2}[20]
這時,聖經上的聖餐禮節,已被拜偶像式的彌撒祭所代替了。羅馬教的神父們竟偽稱他們能藉著他們那種無意義的畫符念咒,把普通的酒和餅變成基督的真肉真血。他們懷著褻瀆僭越的心,公然宣稱自己擁有萬物創造主上帝的權能。他們甚至用死刑來威脅一切基督徒,要他們承認這種可憎的,侮辱上天的異端。成千成萬拒絕這種教條的人竟被處火刑焚死。{SR 334.1}[21]
羅馬教廷的中午,正是世界道德的半夜。不但一般民眾幾乎不知道有聖經的存在,連神父們也是如此。象古時的法利賽人一樣,羅馬教的領袖們恨惡那顯明他們罪惡的真光。上帝的律法本是公義的標準,這時既被廢除,他們就能橫行無忌,盡情作惡。各種欺詐,貪慾,淫蕩的行為到處風行。人們只要有名有利,就無所不為。教皇和主教們的宮庭成了極荒淫邪惡的場所。有一些教皇和主教的罪惡是那麼可憎,甚至連世俗的官吏也覺得忍無可忍,要設法罷免這些教會的權貴,他們太邪惡了,象怪物一樣,不能容留在寶座上。在幾百年時間裡,歐洲各國在學問,藝術和文化方面是毫無進步的。道德和智力上的麻痹狀態臨到了當時的基督教世界。{SR 33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