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保羅和彼得殉道
保羅和彼得這兩位使徒多年以來在工作上關山遠隔。保羅的工作是向外邦人傳揚福音,而彼得則主要為猶太人作工。但是由於上帝的引導,他們要在歐西世界的中心都市為基督作見證,在那裡流出鮮血作為後代許多聖徒與殉道者廣大「莊稼」的「種子」。 {SR 315.1}[1]
約在保羅第二次被捕的同時,彼得也被逮捕監禁起來了。彼得的熱心和他成功揭露行邪術西門的騙術,挫敗其陰謀,曾引起了當局特別的反感。西門跟蹤他來到羅馬,反對和阻礙福音的工作。尼祿是信奉邪術的,他庇護了西門,非常惱恨彼得,就下令逮捕他。{SR 315.2}[2]
皇帝對保羅的仇恨加深了,因在他第一次被囚期間有皇帝家裡的人以及其他知名人士悔改接受了基督教。所以他第二次囚禁保羅,要比第一次嚴厲得多,不許保羅有傳福音的機會。他決心只要找到一個似乎可信的借口,就把保羅處死。保羅在最後一次受審的時候,皇帝深受他的言語所感動,以致遲遲不予判決,既不開釋,又不判罪。但這隻不過是緩刑而已。不久之後,尼祿宣判保羅死刑,以致他必須為道殉身。只因他是一個羅馬公民,按律不得施以酷刑,所以判處斬首。{SR 315.3}[3]
彼得是羅馬人所視為「外籍」的猶太人,故被判鞭打,並被釘十字架。彼得一想到這種可怕的死,就回憶起自己在耶穌受審時所犯否認基督的大罪,而他惟一的想法就是,他不配享有像夫子一樣釘死這麼大的尊榮。彼得固然已經真誠悔改,並蒙基督給予他餵養群羊的崇高使命,表明主已經原諒了他,但他總不能原諒自己。就是當前可怕的境遇所使他想起的慘痛死刑,也不足以減輕他為罪憂傷悔恨的苦楚,他向執死刑的人提出最後的要求,讓他倒釘十字架。他們批准了他的這個要求。這個偉大的使徒就這樣犧牲了。{SR 316.1}[4]
【保羅最後的見證】
保羅被秘密地解往刑場,因為迫害他的人懾於他廣泛的影響,唯恐有人看見他從容就義而皈依基督教。因此只允許很少的觀眾在場。可是連那些押解他的無情兵士,聽到他的言語,看到他臨死時所表顯愉快甚至喜樂的神情也感到不勝驚異。對於一些看見他殉道的人,他那饒恕殺害他之人的精神和始終依靠基督而毫不動搖的信心就成了「活的香氣」叫他們活。當時接受保羅所宣講之救主的還不止一人,而且不久之後,他們也無畏地用鮮血印證了自己所信的道。{SR 316.2}[5]
保羅的一生直到最後一刻還在見證他在《哥林多后書》中所講的道乃是真理:「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上帝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里,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林后4:6-10)。他所以能經得起這些事,並不是在於自己,乃是由於聖靈充滿他的心,與他同在,使他所有的心意都順服基督的旨意。他自己的生活為他所傳揚的真理作見證,這就使他所傳的道和所做的事具有感服人心的能力。先知說:「堅心依賴禰的,禰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依靠禰」(賽26:3)。保羅臉上所表顯的這種天賜平安吸引了許多人信從福音。{SR 317.1}[6]
這時,保羅仰望著那偉大的將來,沒有一點猶疑,也沒有一點畏懼,只有喜樂的盼望和熱切的期待。當他站在殉道的地點時,他沒有看劊子手的刀,也沒有看那即將吸收他鮮血的綠地,他卻抬頭從夏天蔚藍的天空看到永生上帝的寶座。他心裡所說的話是:主啊,禰是我的安慰和我的分,我什麼時候能夠擁抱禰,什麼時候能夠毫無隔膜地親眼見到禰?{SR 317.2}[7]
保羅在地上的一生身上常帶著上天的氣氛。凡與他接近的人都感受到他那與基督聯合,與天使交往的影響。真理的力量就在這裡。聖潔的生活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地發出影響,乃是為基督教所能作最有力的證道。辯論縱然極其有理,甚至叫人無言可答,卻只能惹起人的反對,而一個敬虔的榜樣卻有一種不能抵抗的力量。{SR 318.1}[8]
保羅對於那些仍要留在世上,應付偏見仇恨和迫害的門徒所有的深切關懷,使他忘了自己將要遭受的痛苦。他再三述說上帝對於為義受逼迫之人所發極其寶貴的應許,設法堅固並鼓勵那幾個陪他到刑場的基督徒。他斷言,上帝所說一切有關祂受苦而忠心之兒女的話,沒有一句會落空的。他們要興起發光,因為耶和華的光將照到他們身上。當主的榮耀顯現的時候,他們將穿上華美的衣袍。他們或許因百般的試探而暫時心情沉重,他們或許沒有屬世的安慰。但他們應當振作起來,說,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祂的責罰必要終結,而平安完全的快樂之晨必要來到。{SR 318.2}[9]
我們救恩的「元帥」已經預備祂的僕人參赴最後的鬥爭。保羅既被基督的犧牲所救贖,從基督的寶血得潔凈,披上基督的公義,就有確實的把握,知道自己的生命在救贖主眼中看為寶貴。他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他深信那已經勝過死亡的主必能保守那交付祂的。他緊緊握住救主的應許:「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6:40)。他的思想和希望都集中在主的復臨上。當劊子手手起刀落,死亡的陰影籠罩在這殉道者心上時,他最後的思想一躍而到復活的早晨,去迎見那賜生命的主,主必要歡迎他進入蒙福之人的喜樂。{SR 318.3}[10]
自從年邁的保羅為上帝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流出鮮血以來,幾乎兩千年過去了。沒有人為後來的世代據實記錄這一個聖人最後的一段生活史。幸有聖經為我們保存他臨死的見證。他的言語像嘹亮的號筒流傳萬世;他的勇氣激勵了千萬為基督作見證的人;他那勝利喜樂的回聲鼓舞了千萬被憂傷所壓倒的人,說:「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后4:6-8)。{SR 3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