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建立品格的基本原理(研究年齡、性情和脾氣)

作者:重返伊甸  於 2019-2-16 05: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不要催促結束童年生活──父母不要催促兒女結束童年生活。給他們的教訓,應能激發他們高尚的宗旨,但依然讓他們作小孩子,帶著淳樸的信心、正直和誠實長大,預備好進入天國。{CG 204.1}

  每個階段相應的美——父母和教師應當培養青年人的傾向,使他們生活的每個階段都呈現出相應的美,像園中的植物那樣,自然地成長。(二){CG 204.2}

  撒種者和種子的比喻,是基督最美好、最動人的比喻之一。……基督自己的生活,乃是這個比喻所發揮之真理的實例。祂身體和屬靈方面的秉性,像植物一樣,都是遵循生長的神聖規律,正如祂對所有的青年所希望的那樣。祂雖然是天上的主宰、榮耀的王,卻屈尊降卑成為一個伯利恆的嬰孩,並一時作一個需要母親關懷的無助幼兒。{CG 204.3}

  耶穌在童年時代,履行了一個順命兒童的本分。祂說話行事,都帶著兒童的智慧,而不是成人的。祂尊敬父母,按著兒童的能力遵從父母的旨意,幫助他們。但祂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完全的,具有無罪人生純樸天然的優美。經上論到祂的童年說: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祂身上。論到祂青年時期,經上記著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40,52)。(三){CG 204.4}

  家庭成員的不同性情──--在同一個家庭中,家人的脾氣秉性往往明顯不同,因為上帝的旨意是要各種氣質的人結交在一起。當處於這種情況時,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莊嚴地尊重別人的感受和權利,藉以培養彼此的體諒和寬容,軟化偏見,磨平品格的稜角。一家人可以和睦,各種性情的人住在一起可以使各人都受益。(四){CG 205.1}

  研究個人的思想與品格──每一個出生在世上的兒童都增加了父母的責任。……要研究他們的性情、愛好和品格特徵。父母要認真培養辨別力,以抑制錯誤的傾向,激發正義感和正確的原則。 {CG 205.2}

  這項工作不需要暴力或嚴厲。要培養自製的美德,在兒童心中留下印象。(五){CG 205.3}

  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項微妙的工作。不要用一樣的方法對待所有的兒童,因為用在一個兒童身上的限制,若用在另一個兒童身上,就可能要了他的命。(六){CG 205.4}

  軟弱的性格需要扶助,邪惡的性格需要抑制──具有均衡心智的人不多,因為父母嚴重疏忽了自己的本分,沒有扶助軟弱的性格,抑制邪惡的性格。他們忘記了自己負有最嚴肅的責任,就是要警惕每一個孩子的傾向,並教導他們養成正確的習慣和思想方法。(七){CG 206.1}

  了解每一個兒童的性情——要不斷地關照兒童,但你們不要讓他們發現你們始終在看守著他們。要了解他們彼此交往時所表顯的性情,設法通過鼓勵正確的品格而糾正他們的錯誤。要教導兒童們明白,他們智力和體力的發展在於他們自己。這是努力的結果。他們也要儘早明白,幸福不是建立在自私滿足之上的。幸福是隨著責任而來的。同時母親也應盡量使孩子快樂。(八){CG 206.2}

  精神的需要和身體的需要同樣重要──有些父母只注意到兒女們今生物質上的需要,在他們有病之時,慈愛而真誠地照護他們,然後以為已盡了自己的責任。其實他們是錯了。他們的工作不過才開始呢。他們該當照應兒女們精神上的需要。要運用合適的救藥,去治療受傷之腦筋,這是需要技巧的。{CG 206.3}

  兒女們所受的試煉是很艱難的,在性質上也是很慘重的,正如年長的人所受的一樣。父母們自己的感覺並不是始終如一的。他們的腦筋往往煩亂不定。他們在錯誤的觀感之下勞力傷神。撒但打擊他們,他們就屈從他的試探。他們說話急躁,在態度上也是激起兒女的怒氣,常是苛責及暴躁。那可憐的兒女也賦有這同樣的精神,父母們沒有預備好幫助他們,因為麻煩的根源,就是父母自己。有時似乎是事事不對,到處生氣,大家都過著很苦惱很不快樂的日子。父母們歸罪於可憐的兒女,以為他們是很不聽話及不受教,是世界上最壞的兒女,其實那些紛亂的根源,卻是在父母自己的身上。(九){CG 206.4}

  鼓勵溫柔的美德──那不均衡的心志、急躁的脾氣、易怒、猜忌、和嫉妒等都見證了父母的疏忽。這些邪惡的品格特性使其擁有者十分不快樂。多少人因此而沒能得到同伴及朋友們的愛,如果他們多一些和藹可親,原可得到的。多少人無論何往,無論作何事,都在引起麻煩!(十){CG 207.1}

  不同的性情需要不同的訓練──兒童有不同的性情,因此父母不能採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思想有不同的品質,要藉著祈禱而研究,以便塑造兒女的心靈,實現上帝的旨意。(十一){CG 207.2}

  母親們,……要化時間了解你們的孩子。要研究他們的性情和脾氣,以便知道如何對待他們。有些兒童比其他兒童更需要關照。(十二){CG 207.3}

  對待沒有希望的兒童──有一些兒童,需要更耐心的教育和溫慈的訓練,他們所承受的是不良的秉性,所以需要更多的同情和愛心。通過不倦的努力,這些難以教育的人,也能培養好參加主的工作。他們可能有未經發掘的才幹,如果得到較好的培養,就能使他們站在人們所認為大有希望之人的前列。{CG 207.4}

  你的孩子若性情孤僻,決不可因此使他們灰心。……要忍耐和同情地幫助他們,借著愛心的言語,仁慈的舉動,加強他們的力量,來克服品格上的弱點。(十三){CG 208.1}

  能夠實施的訓練超過你的想象──母親一旦愛上了耶穌,就會希望為祂而培養兒女。你從孩子最小時開始對他們所進行的訓練,能比你所想象的多得多。耶穌寶貴的聖名應當家喻戶曉。(十四){CG 208.2} 摘自懷愛倫《兒童教育指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0: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