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徒的品格表現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基督說:「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太7:17)。我們的救主將自己比作葡萄樹;祂的門徒則是枝子。祂明確表示,凡希望作祂門徒的人都必須結果子。然後祂指出他們如何成為結果子的枝子:「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約15:4)。{SL 80.1} |
使徒保羅描寫形容基督徒應結的果子說:「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弗5:9)。他還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這些寶貴的美德,只是上帝律法的原則在生活中實施出來而已。{SL 80.2} |
上帝的律法是道德完美的唯一真標準。基督的生活是遵守律法的典範。基督論到自己說:「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約15:10)。沒有這樣的順服,就不能滿足上帝聖言的要求。「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約壹2:6)。我們不能辯稱自己做不到,因為主向我們保證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林后12:9)。當我們向那神聖的鏡子--上帝的律法觀看時,我們就看出罪的極度可憎,和我們罪人淪喪的狀況。然而藉著悔改和信心,我們能在上帝的面前得稱為義,並依靠上帝的恩典,遵守祂的誡命。{SL 80.3} |
愛上帝與愛人 |
真正愛上帝的人必誠懇地希望明白和遵行祂的旨意。使徒約翰的書信充分探討了愛,他說:「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這就是愛祂了」(約壹5:3)。凡愛父母的孩子,必藉著樂意的順從表現他的愛。但自私自利、不知感謝的孩子,會設法儘可能少地為父母服務,同時卻希望享受賜給忠順兒女的一切權利。在自稱為上帝兒女的人中間,也可以看出這樣的區別。許多人明知自己蒙受祂的慈愛和眷顧,希望領受祂的福氣,但不喜歡遵行祂的旨意。他們視上帝對他們的要求為不愉快的拘束,視祂的誡命為難負的軛。但真誠尋求內心和生活都聖潔的人,會喜愛上帝的律法,並因自己未能滿足律法的要求而傷心。{SL 81.1} |
基督命令我們要彼此相愛,就象祂愛了我們一樣。祂曾捨身救贖我們,藉此顯示祂的慈愛。蒙愛的門徒說,我們應當甘心為我們的弟兄捨命。因為「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上帝而生。凡愛生他之上帝的,也必愛從上帝生的」(約壹5:1)。我們若愛基督,就必愛在生活和品格上與祂相似的人。不但如此,我們還會愛那些「沒有指望,」也「沒有上帝」的人(見弗2:12)。基督曾離開祂的天家,到世上受苦受死,拯救罪人。為此祂勞碌、受苦和禱告,直到祂心碎腸斷,被祂來拯救的人拋棄,在髑髏地將命傾倒(賽53:12)。{SL 82.1} |
效法榜樣 |
許多人不願過我們救主所過的生活。他們認為需要作出太大的犧牲,才能效法這個榜樣,結出善行的果實,還須耐心忍受上帝的修剪,以便結出更多的果實。但是當基督徒視自己為基督手中的卑微工具,努力忠心地履行各樣職責,依靠上帝所應許的幫助,他就會負起基督的軛,並發現這軛是容易的。這時,他就要為基督挑重擔,並稱它為輕省的。他可以憑著勇氣和信心向上仰望說:「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提后1:12)。{SL 82.2} |
我們如果在道路上遇見困難,並忠心地予以克服;我們如果遭遇反對與指責,並靠基督的名得了勝;我們如果負起責任,以我們主的精神去履行本分,我們就會獲得有關祂信實和能力的寶貴知識。我們不再依靠別人的經驗,因為我們自己已經有了憑證。我們可以象古時的撒瑪利亞人那樣說:「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4:42)。{SL 83.1} |
我們越默想基督的品格,越體驗祂拯救的能力,就越敏感地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和瑕疵,並越誠懇地仰望祂為我們的力量和我們的救贖主。我們自己沒有能力潔凈心靈之殿的污穢。但當我們悔改自己得罪上帝的過錯,靠著基督的功勞祈求赦免之時,祂就會賜下那生髮仁愛並潔凈心靈的信心。我們可以藉著信靠基督和順從上帝的律法而成為聖潔,獲得資格在榮耀的國度里與聖天使和身穿白衣的贖民為伴。{SL 83.2}
摘自懷愛倫的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