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牽手山林

作者:願愛永恆  於 2019-3-25 15: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評論


『每當背起背包走入山林,呼吸著沁涼清新的空氣,看滿山翠綠,聽鳥聲如歌,雖然有時汗流浹背,氣喘腿酸,卻總覺得無限輕鬆,滿心喜悅。也許有人會懷疑,難道登山的人都有自虐的傾向?當然不是。而是我們走入山林,貼近自然,找回了自我,在山林里,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林木森森,乃久佇相候之老友,蟲魚鳥獸,皆與我同儔之佳朋。澗底水流豈有意,山頭雲飛本無心,大地文章,目遇之成圖畫,耳遇之為樂章,任我飽覽,任我悠遊。當我們放寬心胸,滿懷喜悅,我們便置身畫中,溶為圖畫的一部分,化為樂章中的音符,你看,登山的人何其享受,又何其高雅?古人造字,「山人之謂仙」,確有他的道理,難怪會無限輕鬆,滿心喜悅。

巍巍青山,雲來霧去,如如不動;下灘流水,不舍晝夜,息息無常,青山綠水,蘊藏著無限的哲理禪意,若我們能以放下一切的心情,進入山林,空心虛懷與山水禪心---心心相印,定能充滿無限喜悅。年年歲歲,看青山不改,林木森森,長年翠綠,其實森林中有多少樹木循環替代,每一株樹木看似綠葉常青,每年又有多少嫩芽新葉增生,多少枯枝黃葉飄落。這生生不息的循環,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固然是山色常青,不變如恆,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不就是緣起緣滅,輪迴無常!古人說:「人間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其實,從細微處觀察,人事、山水,同樣是變幻無常的啊!

再看那山溪流水,長年累月,奔流不停,當我們臨流伸手,掬一捧清泉,伸手再入,已不復前水,難怪古人有「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之嘆。過去之水流何處,現在之水流不住,未來之水仍在溪源雲深不知處,因此,匆匆流水與佛家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理趣是互相對應的。光陰與流水,都只有「當下」才是最真實的,登山的人最能把握「當下」,閑來信步山中去,不談人間是與非,多走幾步路,多流一些汗,渴時舀山泉以烹茶,累時倚山石而聽鳥鳴,微識禪意,渾然忘我,何等逍遙,難怪有人說「登山是一種修行」,負重登高,看似苦行僧,修的是苦行,其實,若能體會山水禪心,隨緣自在,了無罣礙,滿心歡喜,修的卻是歡喜行呢。

登山不只是運動,登山更不只是健身而已,只要我們能虛懷若谷,謙虛而行,善體自然,多識草木鳥獸之名,留心人文典故,則登山之行必然多采多姿,行入山林,見草木鳥獸,如訪老友,遇古道遺址,如閱典籍,見花開鳥唱,如臨盛會,看雲飛水流,如參禪機,登高望遠,如賞名畫,這樣的知性之旅,賞心悅目之不暇,那有時間與心情去喊累嫌苦呢?因此,只要多看,多體會,登山不但是收穫最豐碩的知性活動,也是澄靜心靈的最佳修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ylb 2019-4-7 08:59
綠水青山,美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願愛永恆最受歡迎的博文
  1. 牽手山林 [2019/03]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06: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