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如心向深淵,必被深淵所噬

作者:marius  於 2019-3-25 16: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評|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麥克白》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此劇描寫11世紀蘇格蘭貴族英雄麥克白權欲野心逐漸膨脹,在女巫預言提示及妻子的慫恿之下謀殺國王實行篡位。由於猜忌和恐懼,他的罪行越來越多,眾叛親離,最後被戰敗梟首。郭文貴雖與麥克白的身份差之千里,可他所做不義之事卻不逞多讓。且看郭文貴如何以不義之心,走向罪惡之路。

「最深的慾望總能引起最極端的惡行」

白居易《天可度》有云:「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回顧郭文貴出逃以來的種種「猛料」,從「高官巨腐」、到「海航事件」;從「藍金黃」計劃、到「絕密文件」,卻給不出任何「實錘」予以佐證,一一被網友扒出造假。用老生常談、黔驢技窮來形容他,毫不為過。為何郭文貴總死抓此類不放?「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求生欲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慾望,如果連生存都滿足不了,又怎能企圖更多呢?郭文貴深知,無論其爆料套路多麼老舊,無論其爆料內容如何可笑,只有持續的「爆料」,顯示出自己存在的價值,才能讓自己苟延殘喘。於是,一切的「深明大義」都只是苟且偷生的掩飾工具,所有的「為國為民」都只是欺民詐友的花言巧語,郭騙子所有歇斯底里的演繹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尋求政治庇護而已。

「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們的耳目欺騙;奸詐的心必須罩上虛偽的笑臉」

當麥克白說出這句話,他已經下定決心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同樣,郭文貴為了生存,可以拋棄一切良知,表面上對下屬、擁躉者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實則以人身安全相要挾;對「援郭會」成員,用之虛嘴掠舌、稱兄道弟,棄之執柄捅刀、構陷起訴;自稱信奉佛教,標榜感恩祝福,卻為逞一己私慾而攫取他人利益,犯下邪淫、妄語、自贊、毀他等佛家重戒。「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試問,如果郭文貴真的言行如一,又怎的落得此番四面楚歌、眾叛親離?如今,郭文貴花費龐大時間、精力、財力樹立起來的「正義富豪」形象已隨著近期法庭質詢事件、騙捐逼捐事件、10億歐元假捐款單事件等等一系列的打臉事件陡然崩塌,螞蟻幫已分崩離析,甚至昔日的安身立命之所——紐約的18樓的豪宅也將在PAX的訴訟中離他遠去,作惡者的結局終究要印證了「天道輪迴報應不爽」。

「卑鄙與狡詐的開始,就是友誼的終結」

羅曼.羅蘭曾在《狼群》中寫道:「對待一個仇人,應與對待一個朋友一樣,要嚴正地維持名譽。假使他的無罪證據,偶然落在我的手裡,我應當怎樣做呢?這不得不望去平常的仇恨,而想一種匡救不正的方法。」 反觀郭文貴,其一開始便是為謀取個人私利而結交盟友,對待曾經對其搖旗吶喊、鼎力相助之人,從把酒言歡,促膝長談到反目成仇、構陷起訴,只因觸犯到郭文貴的生存和利益。莎士比亞曾說:惡人的友誼一下子就會變成恐懼,恐懼會引起彼此憎恨,憎恨的結果,總有一方或雙方得到咎有應得的死亡或禍根。箇中滋味,想必被郭文貴坑害的「戰友」們,此時應該深有體會。然而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郭文貴的所作所為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他的見利忘義、卑鄙無恥、奸詐好欺等等一切所為都被公眾看在眼裡,如今連原本不怎麼發言的相林也正式舉起了「砸郭」大旗,文貴已深陷眾矢之的的困局。

麥克白在強烈的權欲、野心的驅使下,弒君篡權,殘害無辜,最終走上毀滅道路。但人天生就是有慾望的動物,或者說,人就是慾望的結合體,但慾望的滿足並不應該是一個人自由和勝利的標誌,底線一旦突破,下線便會一再更改,如同高山滾石,一發不可收拾。慾望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擴張,是為了慾望而不顧一切,郭文貴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而麥克白的結局,便是郭文貴罪惡之路最好的詮釋。心向深淵,終將被深淵吞噬!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asadsdasda 2019-3-27 14:58
寫的很棒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20: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