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風的表達

作者:vqweqweqwe  於 2022-5-5 16: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評論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一首歌唱到:「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旋律優美,意境蒼涼、粗獷且略帶苦澀。這裡風和歌順理成章地嫁接了,毫無違和。由此,我對由風而成的歌心生敬意,執念痴迷。一直想,風借歌它想表達些什麼呢?

  自從四個月前接老母親住到城裡后,再沒去過鄉下的老家。前些日子因村裡有事要去,順道去了一趟。打開門鎖,院子里經冬的殘雪剛剛消融,年前左鄰右舍門前高樹上的葉子落滿了屋頂和院子的角角落落。又是風!肯定是不安分的風,讓這些枯枝敗葉落滿我的庭院,醞釀出一派荒蕪,讓我恓惶。時間稍長而不住人的院落,最揪心的是夏天瘋長的野草和冬天飄落的枝葉,這兩樣東西最易使人滿目凄然。

  還有比荒蕪更凄然的。上初中的時候,一到冬天,寒風徹吹。雪落在那些樹葉被打掃乾淨的院子,屋內油燈的光線昏黃暗淡,吃過晚飯,躺在炕上,貼炕的一面,烤得發燙,被角露風的一面,依舊涼颼颼的。寒風正從我看不見的一道道指寬的門縫吹進來,撩撥著糊紙的破舊窗欞,嗚嗚作響。風比我更熟悉牆上的每一道細微裂縫,不遺餘力地擠進我的被窩,熱冷兩極地翻滾直到天明。天剛亮,就要趕著去十裡外上學,裸露于山樑上的小路,沒有任何遮擋,肆虐的寒風夾雜著雪粒,足以撕裂求生的意志。雖穿著棉衣棉褲,但沒貼身的衣服,衣袖褲管便成了風筒,倏忽間餘溫被寒風搜刮殆盡,剩下的只有瑟瑟發抖。手腳、臉頰紅腫是這個季節寒風格外的饋贈。年輕時與風相伴的生活,凄楚又酸澀,卻教會了我對生活醇美的珍愛。風所能給予我的暗示都是細碎輕巧的,如同柳底飛花。風之於我,表達了一種樸素的生活。

  我家三面受光的陽台上養著幾盆花,總是養不好,不是葉子發黃就是起斑點,要麼乾脆不長,一點都不精神。為此,妻子按照手機上能查到的養花教程,按時施肥,定期澆水,還時不時地噴點葯,鬆鬆土,但情況仍沒有改觀,這些花一如既往地清瘦和萎蘼。清明過後,天氣轉暖,將其挪到鄉下的院子里,擱置在略帶向陽的薔薇近傍,之後再一直沒有管過它。一月過後,盆栽的花居然有了大的改變,花葉深綠,葉片厚實,葉脈清晰,其中一盆的枝條上有了花蕾的跡象,往後蓬勃之勢已成定局。

  細思個中緣由,在水肥陽光相同的情況下,唯一的差別是風。鄉下庭院寬敞通透,可八面來風,任由一年中的任何季節,一月中的任何節令,一天中的任何時辰,均有知冷知熱,或疾或徐的風,觸感花的任何部位。風的推拿揉捏,使花的各個部位脈絡通暢,花的整個姿態律動自然,花的整個呼吸平靜和緩……特別是耕種於大田裡成片的莊稼以及開花結果的植物,沒風,生命的過程會因缺少受粉這一個環節而不完整,難怪生長於野外的花草林樹,均能呈現一派茁壯,風之功可謂大矣。陽台上盆栽的花曾在我們一度熱誠的無奈中掙扎,又在與風的交融中被喚醒。於是我懂得: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風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抑或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風之於我,表達了一種平凡的生命。

  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是我生命的骨骼。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生活經歷是我揮之不去的記憶,是我讀過的最厚重、最蒼茫、最深刻的書籍,也使我領悟了風的詩意表達。勞作過後,荷鋤走在鄉間小路,伴著西天的雲霞,望著村莊升起的裊裊炊煙,晚風輕拂,愜意舒暢;月色澄凈,靜坐南窗,萬籟寂然,風拂花動,花動影隨,禪意頓生;「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柳絮如煙,輕燕斜飛,呢喃絮語,閨中思婦愁緒繁華,風拂羅帷,心生怪嗔;「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夏初早起,晨風送來槐花的縷縷甜香,飄溢在鄉村的上空,沁人心脾;「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布穀深鳴,麥田掀浪,此起彼伏,恬靜悠閑;「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金風習習,驚寒的片片黃葉颯颯作響,心生慨然;「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秋雨過後,輕風拂動著雲霧,繚繞過遠處連綿的山巒,亦真亦幻。風,能催開早春二月的花朵,能凋零晚秋的黃葉,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竿翠竹吹得歪歪斜斜。看不見摸不著的風,在時間和空間的隧道里,為我們翻開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又嶄新的日子。風之於我,表達了一種幽淡的詩意。

  風,無色無味,物以色味;無聲無形,物以聲形;不生不滅,生生不息;無處不居,處處不驛;不思不語,不知不覺;不孤不寂,無掛無念;不愛不憎,無怨無悔;無始無終,始終如一;無蹤無影,影蹤相隨;無邊無際,邊際為空。它的存在近乎「道」的表達。「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中庸、低調,不能太過張揚;「樹欲靜而風不止」,讓人明白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哲學中的必然是不可否認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啟示我們人生應像小草一樣富有生命力,應有任何力量也扼殺不了的堅強意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人生具有了鵾鵬之志實屬難得,但千萬不可忽視「扶搖」這種條件的存在;甚至佛說:「風動心搖樹,雲生性起塵」,其實就是提醒我們保持一顆平常心,一顆清凈的心。「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有德者具有很好的榜樣作用,可以如風偃草一般,以德服人,為師者要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風之於我,表達了一種深刻的哲理。

  春風駘蕩,疫情散去。居家多日,健康碼如同春天由黃轉綠,前去學校的路上,桃紅柳綠,生機勃然。「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春風萌動著萬物,啟示著思維:崇高的教育事業,它的最高境界究竟是什麼?看多了立意高遠的專家的博詞宏論,反覺迷惘。我曾想,當教育回歸核心素養的時候,它的本質是生活?是生命?是詩意?還是哲理?

  風告訴我:大道至簡,有「春風化雨」足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粒子在 2022-5-7 20:41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老鄉優美的好文字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vqweqweqwe最受歡迎的博文
  1. 山西大槐樹 [2022/04]
  2. 寧靜 [2024/04]
  3. 驛路散頁 [2020/03]
  4. 紡車 [2024/08]
  5. 此時須靜坐 [2020/03]
  6. 把時間花在心靈上 [2020/10]
  7. 子規聲里雨如煙 [2022/05]
  8. 花語 [2022/04]
  9. 滿架薔薇一院香 [2022/05]
  10. 拾回來的美味 [2022/05]
  11. 風的表達 [2022/05]
  12. 郊外散記 [2022/05]
  13. 駝鈴聲碎 [2022/05]
  14. 給母親一個驚喜 [2022/05]
  15. 我的童年有點甜 [2022/05]
  16. 草里藏著民意 [2022/04]
  17. 另一種家訓 [2022/05]
  18. 楊花慢 [2022/05]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