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那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歌聲

作者:鍾哲永  於 2019-6-1 09: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我對歌聲最早的記憶,大概是在上學前四五歲的年紀。那時候村裡還是大集體,沒有分田到戶。


  模糊的記憶里,老屋左邊的水塘邊立著一根長長的杆子,上面裝著一個很大的喇叭形的擴音器,每到黃昏時分,當夕陽西下霞光滿天,喇叭里便響起了《東方紅》高亢深情的旋律……


  不知道為什麼,那個記憶在我心裡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不真實的美感,彷彿是夢中的場景。可能是因為記憶太早太模糊,也可能是因為當那激動人心的旋律響起時,剛好是傍晚,光線有一種夢幻的昏黃,而那時,水塘周圍有影影綽綽的人影在晃動,有人在水塘邊洗菜,還有人正牽著牛往家趕……


  再大一點上了小學,看了張瑜主演的電影《小街》,聽到了裡面的歌曲《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優美婉轉到極致的旋律彷彿一下子穿透了我的靈魂,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歌詞,「在我童年的時候,媽媽留給我一首歌,沒有憂傷,沒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滿歡樂,啊……」


  我想,那應該是我幼年時最喜歡的一首歌曲吧。那時候沒有電視,偶爾在收音機里才能聽到這首歌。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無比激動,在哀婉深情的歌聲中,彷彿有股溫柔的溪流從心頭緩緩淌過,溫情,寧靜,還有憂傷……


  那段童年的時光,沒有電燈,沒有電視,只有露天電影像夜空綻放的美麗煙花一樣偶爾點亮在我們貧乏的生活里。我們在本村以及附近的村灣到處趕場子,看了一場又一場的電影,聽到了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像電影《淚痕》中的歌曲《心中的玫瑰》,電影《小花》中的歌曲《妹妹找哥淚花流》,電影《歸心似箭》中的歌曲《雁南飛》,電影《少年寺》中的歌曲《牧羊曲》,以及電影《知音》中的歌曲《知音》……


  那時候的電影是那麼好看,總有一種純美的感覺。那時候的電影歌曲是那麼動聽,總有一種蕩滌人心靈的美感。


  雖然學校的音樂課上偶爾也會教些像《學習雷鋒好榜樣》、《讀書郞》這樣耳熟能詳的歌曲,但只有這些優美的電影歌曲才是我的最愛,它們響徹在我的整個童年,像夜空中一顆顆璀璨的星星一樣閃耀在我記憶的天空里,給我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為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一抹抹亮色。


  到後來,那些電影情節早都忘得差不多了,唯有歌聲還久久回蕩在我的記憶里。


  上初中后,開始流行董文華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這首柔情似水,蕩氣迴腸的《望星空》一出來,我們很快就將它學會了。有一次我和堂姐在班上合唱了這首歌,隔壁班好多同學都扒在窗戶上看,唱完后,我後座一女同學說:「我們都被你倆的歌聲傾倒了呀!」而我之所以對這一幕有極深的印象,僅僅是因為她說了「傾倒」這個詞,覺得這個詞既新鮮又特別。


  成年後,喜歡上潘美辰的歌曲,把她的所有歌曲學了個遍。有一陣又瘋狂迷上了《紅樓夢》,有一次在市區路邊攤看到了《紅樓夢》的歌曲磁帶,我就像挖到寶一樣的興奮,連忙買回家,把裡面所有的歌詞都背了下來,然後一首一首地學著唱。


  有時是走在路上,有時是在做家務,有時是在田間勞動,一個人哼著歌自娛自樂,那種沉醉在歌聲里的快樂妙不可言。


  後來為人妻為人母,生活的重心轉移,紛繁蕪雜的婚姻生活漸漸磨滅了我對歌唱的那份狂熱,那份熱情,幾十年的婚姻生活對於唱歌彷彿是空白。雖然有時候在聽到某首歌時也會有欣喜,也會有感動,但和從前的那種熱情比起來,仍是有天差地別。


  也許一個人的成長註定是要以失去某些快樂為代價的。漫漫人生路上,一段歌聲便是一段回憶,每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彷彿開啟了時光的隧道,點亮了逝去的一段時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4: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