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佛國政變,未來佛彌勒上位成功,如來定下的取經計劃取消,觀音不知去向,天庭為免得罪新西天,不再派丁甲神保護唐僧師徒。
取經路上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此時都還是妖身,他們都曾為神,所以不甘心象普通妖怪一樣生死輪迴。孫悟空決定吃唐僧肉以道成肉身,直接解決成仙問題,八戒、沙僧和白龍也蠢蠢欲動。唐僧明白自己面臨一個天大的重任——化解四個徒弟的妖性,堅持完成西行任務。他把重任當做天上人間最大的功果,把危機認做徹底真正點化四徒成佛的最佳機會!!
第一幕:丁甲群神告辭。
波月山中,唐僧師徒正在趕路,他們歷經磨難,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取經路途已經走了大半,大家心情都不錯。
孫悟空上:且趁天色尚早,我先去化齋則個,待會大家都起,好吃飽趕路。
土地上:大聖,哪去?
孫悟空:化齋,老雜毛。
土地:大聖,今天玉帝有聖旨來,你早些回來。
悟空已經走遠。
唐僧上:(合十)土地公,早啊!
土地:聖僧,你早、你早。今天玉帝有旨意,也許又是旌表聖僧功德,恭喜啊——恭喜。
唐僧:土地公辛苦,我們在這裡等。
土地下。八戒、沙僧牽白龍上。
八戒(揉著睡眼):師父,看你起來這麼早,我們趕緊收拾行李過來了,是不是要趕路?
唐僧:今天醒得早,悟空可能化齋去了,我們在這裡等他。今天不用急著趕路,玉帝要傳旨。
沙僧:師父,那我去放放馬。(唐僧點頭,八戒從沙僧手裡接過行李放在地上,沙僧下。)
八戒:上次玉帝加封師父功德榮銜,我們兄弟也替您高興啊,不枉師父服侍一場。
唐僧:其實你們各自都是修行,為師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根本寸步難行,算起功果,你們才是首功。功德在人心,凡人心即神,功勞簿上的記錄只是浮名,若貪多反而修行受累。
八戒:不敢、不敢。受師父教誨授業,我這些年自覺長進不少。
空中雲蒸霧繞,霞光千道。玉帝當年派遣保護唐僧取經的六丁六甲群神緩緩上。
看見走在最前面的第一丁手捧聖旨,唐僧和八戒跪倒。
丁甲群呼:唐僧師徒聽旨。
第一丁:玉帝旨意:「西天佛老彌勒果位,謂取經之事廢巧為拙、藏奸於忠,需重新布置。唐僧五眾各回本源,天庭、佛國榮位不變。」
第二丁:聖僧,我們也接旨了,今天就回去了,你保重吧。
唐僧:神駕,彌勒果位是什麼意思?
第二丁:上月西天佛國如來退位,彌勒已經即位為國主了,一切佛事都改了。我們也曾尋找觀音,但未知下落。唉,我們大家這幾年功果全廢了。
說罷,眾丁甲轉身要走。
八戒(跪行):神駕、神駕,我原是天蓬道君,我要到天宮向玉帝請旨啊。
眾丁甲下。
第二幕:悟空殺師
唐僧慢慢站起又坐下,眼神中充滿迷茫。八戒急回身望向師父,只見唐僧閉上雙目。他心念一轉,半聲「師父」未出口,眼望向別處。
(獨白)唐僧心裡想到已經發生的事情的所有可能:這也是佛祖的考驗;佛國確實出大事了;天庭假傳消息;丁甲被妖脅持報假消息。唐僧繼續想如果消息為真將要發生的所有可能的事情:悟空要去佛國一探究竟;取經團隊散夥;天庭玉帝和九重天老君正在積極策劃弱佛、滅佛;新佛主正在剿滅如來勢力,安定內部,真的反叛者是彌勒或不是,或是一伙人;自己將不再是四妖的師父,失去權力之後而且毫無法力;四妖法力強大,跟隨自己不過是為了正果,現在體制已失,自己喂仙之體隨時可能被四妖吃、或被其他妖怪吃;如來、觀音等可能還能來找自己;如來系的仙魔已經怎麼樣了,將會怎麼樣呢。想到這些,唐僧緩緩地站了起來,他自然地面向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即使佛國已滅,我也要做重開天地的第一個佛,如當年無佛之時的如來!八戒跌坐地上,唐僧站立不動,氣氛低沉。
沙僧上(白龍沒有牽來):師父,我看到丁甲他們走了,傳的什麼旨意?
唐僧:你既遇群神,旨意是給我們五人,他們怎麼會沒有告訴你呢?
沙僧一驚:說是佛國易主,經不用取了?我不相信,師父這是真的嗎?
唐僧緩緩說:這是真的。
八戒立即轉頭望向唐僧,微張口但沒有說話。
沙僧笑:呵呵,師父你也開玩笑。我覺得肯定是佛祖又設一難,考驗我們的誠心。我一定和師父堅持到底。
唐僧微微一笑,好像一直在等待這個回答一樣,得到考生「正確」的答案后,放鬆而肯定地說:悟凈,你果然精進不少。
沙僧似乎看到空中有人在記錄自己的成績了,他竟然還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八戒心裡如釋重負,但他的眼神仍沒有喜悅之色,立即補上一句:我老豬一定保護師父,堅持到底。
唐僧心裡玩味這「保護」二字。這幾年來,見過太多妖魔血星的場面,煮頭、扣腸、斷腰、洗凈五臟六胕再重新放回腔內的種種殘忍行徑,不過是因為他們要修仙和活命。他想如來想用真經感化世人、仙魔,實為天地間第一大功果,他願意為此付出一切。如來初見唐僧,感嘆他悟性之高,喜得三天三夜,向天上地下的仙魔群神推薦這個初出茅廬的江流兒。
唐僧平淡地看著遠方,還有悟空、還有悟空。八戒不過城府略深,自私狡詐而已,猶有許多妄念可被我調動。而悟空修為不再自己之下,能瞞得住嗎?瞞不住又該如何。沙僧下。
朝陽正在冉冉升起,漫天紅雲中噴薄而出一個巨大的火球,深秋的密林中仍有繁茂綠樹,也有漫山遍野無數的落葉。忽然一團五色旋轉的彩雲飛速落下,煙火散開,唐僧首徒齊天大聖孫悟空手持紫金缽盂站在大家面前。
悟空:師父,我得了一些麵餅。大家吃飽好趕路。
他突然發現大家都沒有積極反應,臉露不解。
沙僧又上(牽回白龍):師兄,你回來啦。我們又有難了。
悟空見沙僧欲言又止,望向唐僧。
唐僧:玉帝讓丁甲傳旨說,西天佛主換了彌勒,取經計劃取消,讓我們先回去。(沙僧這才將旨意全文向行者描述一翻)
悟空大怒:至尊太也波賴,此事如何能玩笑。此去還有一半路程,妖魔若有信以為真的,那可就難辦了。
八戒渾身一顫,沙僧大驚:是啊,他們本來忌憚佛祖的報復,是想順手牽羊、混水摸魚吃師父的金丹。如果他們明搶,我們可擋不住。
悟空揮棒敲出土地:老兒!丁甲雖奉旨撤走,但你還在。我師父若在你山頭出事,我先殺了你。
悟空轉向唐僧:我去找觀音。
倏忽悟空不見。
土地顫抖:聖僧,大聖說的有 理,你們先、先到我廟裡藏一藏吧。
這一等,就是半天功夫,悟空仍未出現。唐僧更加確定事情是真的了——他找觀音是真,但還沒回來是假。也許悟空一開始就基本上和他的判斷一樣,只是找個借口先躲在附近,伺機動手。
沙僧見大師兄始終沒有出現,感受到了危機,他就開始一直呆在行李擔的旁邊,因為挑行李的是他的武器——降魔杖。
忽然八戒靠過來:老沙,怎麼師兄還沒回來?會不會如來真的掛了?唐僧乃西天的萬劫真丹,如果過會師兄回來了,我們可就沒戲了。
沙僧:為什麼佛國和天庭都沒有搶師父呢?
豬笑了:所以要快呀,我詁計天庭看西天,畢竟是西天的東西,明搶了會引起衝突。而西天可能真的亂了,暫時顧不上。殺掉唐僧,得到真丹,我帶你去福凌山找烏巢禪師躲起來,他法力不下於如來。
八戒不會告訴沙僧,也許天庭和大師兄都在欲擒姑縱,等妖魔下手后再以救護為名佔有唐僧。所以八戒想騙沙僧幫他火中取粟!
沙僧呆住了,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若論唐僧,他一直感謝,如無唐僧,他還在那流沙河裡受萬劍穿心之苦。沙僧知道兩個師兄都是天上地下的能人,但他不喜歡他們,可是自己無論在天庭還是妖界都一直混得很慘。玉帝發個脾氣就把他一腳踢下來,還沒完沒了地折磨懲罰他。西天叫他去取經,他就得去。他從來不敢反抗任何事情,只怕會混得更差。此生除了升仙前的爹娘,也只有唐僧對他好。他也常常後悔自己當年苦修一世,終列仙班的做法。他能升仙只不過是仙界愚弄人鬼而樹的一些傀儡模範之一而已,仙界是三道中鬥爭最凶的地方。現在自己成了一個永遠挨不完苦、受不盡難的人,還不如當年象普通人一樣輪迴煙滅的好。
沙僧:師父剛剛拉土地去了禪房說話,我先去看看師父情況,好動手。
沙僧手提降妖杖走進禪房。八戒在他背後冷冷看著,開始整理行李,他想真丹不太容易落入自己手中,先收起錦斕袈裟、紫金缽盂和八寶錫杖再說吧。
禪房中只有土地在打瞌睡。
沙僧:土地公,師父呢?
土地:聖僧說去方便,我也在等。
沙僧:仙公,二師兄要吃師父。
唐僧見八戒神色有異,就已經決定離開,他不穿外衣,也不取任何物件,以防被發覺。但他需要一個理由,否則逃跑行為本身就是被別人窺見真相,卸下了所有防禦。
他找到土地,告訴了他:佛祖不在了,手下的妖徒實難控制,只好孤身上路去西天。土地建議他找觀音去。唐僧請土地代話,問天庭要一樣東西——加封他為金禪真人,條件是他可以交出緊箍咒語,幫助玉帝阻止齊天大聖。這時聽見沙僧走進來的聲音,唐僧立即躲進神櫥中。
土地對沙僧說:此事你我既無法阻止,也不要幫助他們,我勸將軍早點離開吧。
一等到沙僧離開禪房,唐僧立即告辭,他悄悄走進了夜色中。
唐僧沒有選擇直接向西,而是向南。他換上土地那裡的俗家衣服,若不是仔細看他的頭際,看不出是個和尚。悟空在半空中冷笑,他已經去過南海,只有破敗的荒山,沒有山神、沒有童子、沒有觀音。他那顆五百年前就修鍊的冷酷無情的心沒有任何震驚,沒有如來的三道,就是屬於他的三道!他第一步拿到唐僧的真丹。但他仍不能最後確定唐僧還有沒有後手,於是回來后在暗中窺伺。假如唐僧一逃,他就會立即下定決心下手。
悟空降下雲端:師父,你去哪?
唐僧迎望著悟空無賴、凶頑的眼光:剛剛觀音托信,要我到山下村莊等她。悟空你什麼時候回來的,觀音怎麼說?
悟空心念一動:沒有找到尊者,回來剛好碰到師父。
他想如果如來觀音還在,忍一時頭痛殺了唐僧也沒用,還是有人能制住他;如果不在,遲殺早殺都沒問題。於是他決定相伴唐僧去找觀音,這正好使唐僧的撤離更加安全。
三、半截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