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向傳統經典中注入什麼

作者:張鐵林  於 2018-8-12 09: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作者:潮  白
      今年春晚以「女漢子」形象示人的賈玲女士,因為在上海的一檔電視真人秀節目中演繹國人耳熟能詳的花木蘭,又一次引起了關注。但是,此番顯見是彈多於贊,說是聲討也不為過。


       關於木蘭代父從軍,海峽兩岸已有電影、電視劇、戲劇等多種版本,連好萊塢前些年也拍了部動畫片,還在我們這裡轟動一時。各種版本的木蘭雖形象各異,然先前的都「萬變不離其宗」,這一點連好萊塢也並不例外。儘管他們添加了木須龍,甚至注入了愛情元素,但電影的主題所表現的,仍然是木蘭如何在一關又一關的艱苦訓練中磨練堅強意志,如何以自己的作為感動身邊的戰友。反觀賈玲版的「花木蘭」,又是以何種形象出現的呢?不僅「離其宗」,而且離大了,離譜也離大了。用宣稱自己是「木蘭故里」的河南商丘媒體發表的一篇文章說,木蘭「被顛覆成了貪吃、不孝、花痴、貪生怕死的傻大妞」。賈玲演出的那段視頻我特地找出來看了兩遍,覺得文章用「深度惡搞」進行定性還是比較準確的。


       我們今天認知的花木蘭形象,主要得自於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敘事民歌《木蘭辭》,我讀書那陣是收進中學課本的,不知今天如何,想來應該還在,這麼優美的文學作品沒有理由不從少年兒童開始就入腦入心。「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對相當多的國人來說,縱然全詩背不下來,開頭這兩句也可脫口而出。《木蘭辭》篇幅不大,膾炙人口的句子卻俯拾皆是。我最欣賞的,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那幾句。每當讀到這裡,都感受到一種凜然之氣,進而由衷地生出一種敬仰之情。《木蘭辭》的主題也就是「宗」,借用豫劇里的一句唱詞,叫做「誰說女子不如男」。父親要被征從軍,而「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所以木蘭「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而賈玲版「花木蘭」的主題呢?卻是不斷掛在嘴邊的「吃虧是福」,何其南轅北轍!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辭》中也有相當歡快的一面。「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辭》中也有相當溫情的一面。明末賀貽孫認為,「出門見夥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那幾句,「又是絕妙團圓劇本也」。賈玲版的呢?嘴裡啃著燒雞上場,被父親騙去從軍,貪生怕死不敢上戰場,看到健碩戰友胸前的肌肉流了鼻血……諸如此類,注入的所謂元素便相當低俗、無聊,無異於是在玷污木蘭!因此,對賈玲版木蘭形象的聲討幾乎是必然的、可以預料的。


       任何傳統經典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都經過了時代的傳承。以經典為藍本,在傳承之中都難免經過時代的演繹,也就是或多或少地注入時代的內涵。問題的關鍵在於注入什麼,是否背離經典的本意。我們當然不會認為賈玲的演繹就此顛覆了花木蘭的形象,這樣的話就是低估了經典形象的抗壓能力,但是如此惡搞,令木蘭的形象受損卻是必然的。周星馳們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塑造」出的江南四大才子,演繹得越是生動,我認為產生的影響越是惡劣。那些對木蘭尚未形成認知的少年兒童,可能因賈玲的節目先入為主;現場的那些成人觀眾,不是也發出了陣陣廉價的笑聲嗎?


       如今的惡搞經典,已經成了一種頑疾,前兩年,杜甫、關漢卿不是「很忙」嗎?這種所謂「解構」貌似娛人娛己,實則黔驢技窮。腦袋裡空空如也,除了不著邊際的插科打諢,撓一下別人的胳肢窩,還能有什麼?不會有別的什麼。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4 10: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