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春秋時代第二部強霸齊襄公,第一章鄭昭公出奔

作者:宅中老查  於 2022-4-19 04: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春秋史話

第一代君主們相繼去世,第二代君主接踵而至。鄭莊公是第一代君主中的強人,他本不想稱霸,形勢卻逼迫他不得不稱雄稱霸。鄭莊公可以算得上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只是他稱霸的範圍小了一圈,趕不上後來的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主。這是時代的局限,鄭莊公時代,晉國才剛剛起步,楚國還在奮發圖強,中原地區還沒有把這兩個大國吸入進去,霸主的活動區域還沒有向外擴展。如果把鄭莊公當成一位霸主的話也只是個小霸主。不論是小霸主,還是後來的大霸主,做事都有底線,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遵紀守法,不論是玩大玩小都能按照遊戲規則玩。但有一種霸主無視王道禮法,做事毫無底線,更沒有遊戲規則,胡作非為,蠻橫強硬,如果不從就武力解決,膽敢對抗,就殺死對方。這就是強盜似的霸主,齊國的新君齊襄公就是這樣的一位霸主。第二部的故事主要是圍繞著這位強盜霸主展開的,故事重點也由鄭國轉到了齊國,不過整個故事還得先從鄭國開始說起。

 

鄭國真是個多事之國,內部多事,外國也願意找它的麻煩,幾乎中原地區的任何動蕩都與鄭國分不開,不管是它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也不論是鄭國的毛病還是別國的原因,反正都能把鄭國牽扯進去。鄭國真是個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之國。天不時由不得人,地不利也改變不了,老祖宗打下的基業就在此,無法改變。人不和,卻是個人為因素,按道理可以改變,按習慣卻又無可奈何。鄭國有一種習慣或稱傳統,那就是兄弟之間爭奪君位。鄭國接下來發生的事與第一部開始一樣也是以兄弟之爭開始。上次是鄭莊公弟弟共叔段為搶奪君位與哥哥打了一仗,隨後就發生了一系列的討伐戰。這次仍然是君位之爭,是鄭公子突搶奪哥哥世子忽的君位,隨之發生了多國混戰。兩次原因一樣,結果卻大不同,上一次君位之爭,國君勝,隨後發生的討伐戰基本上按軌道進行;而這次的君位之爭,國君敗,隨之發生的多國混戰嚴重脫軌,肆意亂行,給中原地區帶來空前的混亂。

鄭莊公死後,世子忽繼承了君位,成為鄭國新君,史稱鄭昭公。鄭昭公忽剛剛繼位還沒來得及通告各國就被迫出奔,弟弟公子突當上了國君,史稱鄭厲公。這次君位之爭發生得太快了,沒有經過互相攻打,沒有經過漫長的準備,不論是丟掉君位的子忽還是接替而上的新君子突都感到太突然了,子忽感到猝不及防,子突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在心理上子忽沒有一點預感,子突同樣也沒有當上國君的把握。但事情卻在瞬間發生了,以致於有的國錯把子突當成鄭國合理的新君。這次君位之爭為何來得這麼快,這麼迅速,做得這麼乾淨利落?原來是宋國成功干預的結果。宋國為何要這麼做?因為爭奪君位的公子突的母親是宋國人。

鄭莊公有兩位夫人,一個是從鄧國娶來的,叫鄧曼,生了世子忽。另一位夫人來自宋國雍氏家族,這位雍氏女生了公子突。雍氏家族在宋國是個受尊崇的名門望族,很得宋庄公寵幸。雍氏家試探著對宋庄公提出能否讓外侄公子突當鄭國的國君,沒有想到宋庄公欣然同意,說道:「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你們喜歡你們的外侄,我也喜歡子突。」雍氏家族的這個意外請求,公子突母親雍氏是否在其中起了作用?鄭莊公的弟弟段爭奪君位就是因為有他母親姜氏在背後支持,雍氏女是否也在背後搞鬼串通娘家將兒子推上君位。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可以推測兒子當國君,母親不能無所作為。唉,寫這個歷史傳記太局限於史實了,這要是改成小說、電視劇就可以發揮一下想象力,讓史書中被埋沒的女人活起來。無奈,還得受史料的限制而寫。

宋庄公對公子突很了解,他在鄭國居住期間與鄭公子們都有來往,對子忽更多一些,因為子忽是世子,將來要繼承君位的。如果鄭莊公不能幫助他打回國去,將來世子忽當國君或許能依靠他。懷有此動機,公子馮經常看望世子忽。但世子忽是個耿直沒有心機的人,做事從不會思前想後,更沒有長遠謀略。從兩次拒絕齊僖公的提親已經看出來子忽的這個弱點,而他最大的的弱處是看不到自己的弱點,甚至把自己的弱點當強項堅持到底,一傻到底。子忽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喜形於色非常容易動怒,兩句話不受聽,或是對方不小心失禮,他立刻面露慍色,搞得對方很尷尬。相比之下宋公子馮就顯得很圓滑,做人做事都有伸縮性。如此性格迥異的兩人不可能相處融洽。公子馮與世子忽交往不痛快,但對公子突感覺良好。鄭公子突的軍事才能令宋公子馮刮目相看。鄭公子突的堅強和韌性也給宋公子馮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放在平常人家,他們倆完全可以成為一對好哥們,但出身卻限制了他們倆,都是公族子弟做事不能不從各自的國家利益考慮。宋庄公子馮現在同意雍氏家族的提議就是考慮到自身的國家利益,公子突當國君對雍氏家族有利,更對宋國有利,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吶?

當世子忽一即位,宋庄公立刻派人通知鄭國要求與新君會面,洽談接續盟約之事。按當時的習慣,新君即位后要與友邦續簽盟約以保持兩國的友好關係。鄭昭公忽接到邀請后就準備動身前往宋國,祭足覺得不對,說道:「續簽盟約是常規之事,不至於這麼著急。我們與宋國、齊國、還有魯國、衛國都要續簽盟約。記得先君離世前的盟約嗎?」

鄭昭公忽說:「記得,那是父君與齊、魯、衛、宋簽訂的最後盟約。怎麼啦?」

祭足說:「先君的意思很明白,我們必須與這幾個國保持友好同盟。再等等齊、魯,他們也會派人來。」

鄭昭公忽說:「誰先來就先與誰續盟,沒必要等。」

祭足說:「宋君馮那個人近似狡童,不可輕信。君剛剛即位,他就派人邀請,續簽盟約有這麼急嗎?我想這裡一定有詐,君還是不去為好。」

鄭昭公忽說:「叔父多慮了。我與宋君子馮不是沒打過交道,他在咱國時我們時常來往,他不會對我使詐。」

祭足仍是不放心:「這樣吧,我代君去。這類事由一個大臣去做就可以了,以前那次與宋、齊、衛簽訂的四國盟約都是我代表先君簽訂的,現在與宋的續盟君不用親自去了。」

鄭昭公忽說:「那也好。」

 

祭足到了宋國一城邑,宋庄公早已經等待在那裡。見只有祭足一人來到,宋庄公意識到陰謀已經被識破,說了兩句見面套話后就直入主題:「我就不用兜圈子了,祭卿是個明白人,既然你來了就對你直說了吧。我們想讓公子突當國君,你看這事你能否和我們合作?」

祭足說:「這可不行。先君遺命不可違。先君剛剛離世。豈可更改君命,這豈不要動搖國本?外臣實難從命。」

宋庄公看祭足如此,一揮手進來一隊持著兵器的軍士將祭足圍住。

宋庄公說:「祭卿可否從命?」

祭足默不作聲。

宋庄公又問了一聲:「可否立子突為君?如果你不同意,你也別想回去了。」

祭足被逼無奈只好說:「好吧。但有一個要求:不可殺死子忽。」

宋庄公皮笑肉不笑地說:「那怎麼可能,我與子忽還是好友吶。怎麼能殺了他。只是委屈了他呀,讓他出居他國享享清福不也很好嗎?不要與子突爭,子忽才幹不及子突。我扶立子突是為了鄭國好,祭卿難道不想我們兩國一直友好下去嗎?現在請見見你的新君吧。」宋庄公一揮手,子突走了進來。

宋庄公對祭足說:「對新君怎麼不以禮相見?」

祭足慢慢跪下給公子突行禮。

宋庄公接著說道:「請你安心輔佐子突。我知道鄭莊公臨死時將子忽託付給了你,但是子突真有將帥之才,他當君也是鄭國的福氣啊。將來宋國一旦遇敵,我還要請子突幫忙退敵。鄭國真是有福氣啊,有子突為君誰敢伐鄭。哈哈哈哈。」

公子突在宋國人的扶持下當上了國君,史稱鄭厲公。當上卿祭足陪同新君子突回到鄭國時,鄭昭公忽已經出走了。

為了保命更為了捲土重來,鄭昭公忽出奔到了衛國。齊國不能去,鄭子忽曾兩次拒絕齊侯的婚姻要求,難有臉面再見齊侯。魯國也不能去,前不久還討伐過魯國,魯國人對子忽沒有好感。看來只有衛國能提供援助。但是當鄭昭公子忽來到衛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願意也僅僅是夢想而已,衛國人不能幫助他打回國了。因為衛國出了件亂事,衛國國君因此事早已身心憔悴,國事都已經無力處理,干涉別國的事那就更不用提了。那麼衛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3: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