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鄭莊公初霸春秋,第三十三章章天子伐鄭之二

作者:宅中老查  於 2022-4-7 01: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春秋史話

原來周桓王是為了照顧陳、蔡兩國。陳、蔡兩國本來就不願意來,周桓王的使者催促再三才勉強出來,行軍又緩慢,情急之下周桓王乾脆率軍往前走趕在鄭國東南與他們會合。陳、蔡兩國為何不願意來吶?最基本的原因是和齊、魯、宋等國一樣,不想和周天子一起胡鬧,除此還有各自的內因。

先說蔡國。蔡國曾經與衛、陳、宋一起討伐過鄭國。鄭莊公一連串的反擊報復當中,並沒有對蔡國採取行動。原因之一是蔡國太遠,為了一點點的仇怨不值得興師動眾去一趟。原因之二,為了防備楚國,蔡國已經與鄭國恢復了關係,並簽訂了盟約。所以蔡國是不情願出兵討伐鄭國的。

但蔡國還是出兵了,這裡有兩個原因,蔡國與鄭國簽訂的盟約只是為了防備楚國,而不是兩國廣義上的友好盟約,故兩國關係還沒有那麼友好,很容易動搖。這是其一,其二就是看到衛國和陳國都出兵了,所以也就跟著來啦。

蔡國是中原地區的一個邊緣國,與中原各國往來並不頻繁。在各國關係中,除了與近鄰陳國有較多的交往外,再有就是與衛國關係較好,前幾次出兵伐鄭都是在衛國和陳國的召喚下參與的。蔡國能聽從衛國的召喚說明兩國關係非同一般。衛國是中原地區最靠北的一國,蔡國的位置已經超出了中原,可以勉強算是中原最南的一國。有意思的是一個處於最南,一個位於最北,距離最遠的兩國關係卻最為融洽。

蔡國與陳國有婚姻關係,陳國與衛國的關係一直很好,所以衛、陳、蔡三國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這是蔡國與中原各國大致的外交情況。除此之外,蔡國還有意發展自己的勢力範圍。蔡國處於淮水,那一帶多是子男小國,江、黃、息、項等國。蔡國一直致力於本地區的勢力伸展,但卻遇到了強敵楚國。蔡國這才不得不打破多年的陳規,向中原靠攏,希望能在中原找到一個強有力的依靠,一旦受到楚國威逼,可以得到救援。這樣就不得不重新調整對外政策,因為衛國太過遙遠,蔡國看好了正在逞強好勝的鄭國,因此,鄭莊公與蔡宣侯見了面達成了共識。

蔡宣侯前年去世,他的兒子封人繼位,就是現在的國君蔡桓侯,他秉承父志,很不情願出兵協同天子討伐鄭國。蔡桓侯認為天子這麼做是橫插一杠子破壞了已經與鄭國達成的協定,將來楚國入侵,你周天子能出兵阻止嗎?儘管不願意,但還是不得不來,因為堅定的友邦衛國出兵了,蔡國的出兵是顧及到了衛國的面子,而不是仰視著天子的威儀。

衛國儘管暫時放棄了對鄭國的對抗,但並沒有與鄭國建立外交關係,故想借天子征伐之機對鄭國再次報復。

陳國與鄭國正處友好階段,並且有婚姻關係,為何也站在了鄭國的對面?原來陳國國君陳桓公剛剛死去,陳國發生了內亂,陳桓公的弟弟子陀把將要繼位的世子殺死,自立為君。陳子陀早有此野心,但他雖有大志卻長著一顆小人之心,總給人一種喘喘不安心神不定的樣子,所以當他在鄭國歃血為盟時被鄭國大夫看出了他的心事。果然鄭國大夫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一個陳國版州吁出現了。陳國人當然也和當年的衛國一樣根本不服,陳子陀也象衛國州吁那樣開始琢磨怎樣才能保住君位。正在犯愁之時,來了王命,令陳國出兵伐鄭。陳子陀喜出望外認為這是天賜良機,如果這次跟從天子出征,天子必然會冊封我的國君名份,我的君位不就穩坐了嗎?陳子陀懷著個人的私心率師加入到了伐鄭的行列。對這樣的一個弒君之賊按理應該討伐,但周桓王好象不知道這回事似的根本沒有譴責陳子陀,連責問一聲都沒有。怎麼能譴責吶?正是用人之際,能來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此時的周天子看起來也有點可憐,為了不卷自己的面子,揚自己的威風,對站在面前已經犯了王法的人都奈何不了。其實這個周天子已經分不清是非對錯了,唯一的標準就是聽話,只要你聽從我,管你是什麼貨色吶。但這樣的貨色能打仗嗎,底下的將士們肯服從指揮嗎?

 

鄭國的三軍與周天子的聯軍在長葛外一片開闊的野地擺開了陣勢。鄭國三卿祭足、原繁、高渠彌各領一軍。這次鄭莊公的二公子突又顯示出將帥之才,他對父君鄭莊公說:「天子三軍,分左、中、右。天子將中軍,中軍必強;周公將左軍,有陳國從屬;虢公將右軍,有蔡師、衛師從屬。陳國內亂,陳君剛繼位,心神不定,軍心不穩沒有鬥志。若是我軍先攻陳師,陳師必敗。附屬之軍蔡、衛見陳軍敗,必亂而奔逃,故而衝擊王師一起逃奔。我乘勢出擊,王師必敗。」

鄭莊公按照公子突的計策布置了陣形。公子突率一軍以擋蔡國、衛國及虢公之右軍;世子忽和祭足率一軍以擋陳師及周公之左軍;原繁,高渠彌擁護鄭莊公為中軍以擋周桓王之中軍。鄭三軍布成魚麗陣:以二十五輛兵車在前,以一百二十五輛兵車承其後,再以五輛兵車為一組彌補其縫隙,象魚鱗之狀。

對面的天子之師一字排開。繪有日、月、星辰的天子大常旗高高飄揚。大常旗下,是周桓王的將帥車。周桓王站立在車的中間,左邊是御車者,右邊是一名勇士持戈背箭以作防衛。

戰旗舞動戰鼓敲起,世子忽率師直衝陳國之兵。陳軍本無鬥志一見鄭軍直衝而來的氣勢立即掉頭奔逃。蔡、衛的兵卒見陳師敗退慌忙向後撤去。從屬之兵一撤,王師霎時大亂。鄭三軍迅猛衝擊王師,王師大敗而逃。大將祝聃追擊中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祝聃還想追趕被鄭莊公攔住說:「君子不敢凌駕於別人,怎麼還敢凌駕於天子那?我們自救而已不求成敗,社稷無損足矣。」說罷,鄭莊公急令收兵。

氣勢洶洶而來的周桓王沒有想到自己的軍隊竟是這樣不堪一擊,頓時變得十分頹喪,只好下令收兵。

當晚,鄭莊公派上卿祭足到周王營地去慰問周王。周公乘機勸諫周王回撤,虢公心虛也無心與鄭國為敵,附和著周公。周桓王此時才覺悟到自己的行為是多麼冒失,開始後悔,二公一勸,只好順著台階下,第二天就撤軍打道回府了。本來想耀武揚威,卻沒有料到弄個灰頭土臉 ,周桓王的氣焰消失地無影無蹤,從此後老實了很多,不再故意與鄭國作對。反而將怒氣轉到了虢公身上,為何把卿士讓給你虢公?就因為你家老祖宗當過卿士?周桓王現在才清醒地認識到拿掉鄭莊公的卿士職位毫無理由。「都是你虢公搞的鬼,看你能不能勝任,若是有半點差錯,我立刻削掉你的職位。」周桓王在心裡狠狠地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2: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