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齊國對郕國有想法,那麼我鄭國也可以對許國動動心眼。許國姓姜,對鄭國來說是異姓國,對齊國來說是同姓國。看來同姓異姓在大國之間是個問題,輪到小國這個問題就不成問題了,不管同姓異姓同等對待該伐則伐,一點不客氣。這就是以大欺下,雖然不符合道義,卻符合自然法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就是自然法則。若是沒有這個自然法則,堯時代萬國何以變成現在的幾百個國。鄭莊公就想根據這個自然法則想再擴展本國的領土。鄭國以北是衛國,以西是周王國,以東是宋、魯等國,三面都沒有發展空間,只有南部還可以伸展。許國正位於鄭國的南部,於是就成了鄭莊公眼中的一塊肥肉。鄭國是靠武力吞併建立的,再吞併一個小國也屬於鄭國一貫的發展戰略,鄭莊公想要繼續這個發展戰略,早就盯上了許國,無奈沒有時機。現在許國不聽王命給了鄭國一個可乘之機,鄭莊公豈能錯過。討伐完郕國,鄭莊公即向齊僖公提出討伐許國。齊僖公沒有理由拒絕,互相幫忙吧,人家已經幫忙討伐了郕國,現在人家提出討伐許國,這個忙不能不幫。齊僖公一口答應,並且還把魯國也請過來。這樣鄭國在齊、魯兩國的協助下出兵許國。
臨行前發生一件不愉快的小事,這件小事使得鄭莊公在討伐許國時損失了一員猛將,所以不得不說說這件不愉快的小事。這件小事有兩個當事人,一位是穎考叔,就是給鄭莊公出主意掘地見泉使鄭莊公母子重歸於好的那個穎城封人。穎考叔何時辭掉穎城封人的官職來到都城新鄭的史書上沒寫,或許是鄭莊公為了攻打許國特意把他從邊城調過來。
另一位當事人名叫子都。前面在抗擊北戎時,公子突出誘敵之策打敗了入侵的戎人。在公子突的誘敵之計中有個關鍵的角色就是誘敵者。這個誘敵之人應該由什麼樣的人擔當,公子突說的非常明白,就是勇而不知恥者。這個不知恥不但是真的不知恥,而且還能裝出一幅不知恥的樣子。當時有人推薦子都,鄭莊公認為子都很勇敢但卻很愛面子,一旦遇到可能要丟臉面的事,不論這事是真的還是裝的他都不肯去做。誘敵佯裝失敗雖然是故意的,但對子都來說也算是敗下陣來,丟不起這個臉面,所以他連裝都不肯裝一把。結果那個誘敵的差事由「不要臉」的祝聃擔當了。這個祝聃真是個「不要臉」的蠻勇之人,後面還有他的故事。
愛面子的子都正是由於不願意丟臉面而與穎考叔發生了爭持,並迅速促發成一宗命案。大凡長得俊美的男子都很在乎臉面,有甚者,為了自己的臉面而下狠手置對方於死地,子都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事件是從發放兵器開始。要說古代作戰真是麻煩,每次作戰完了,都要把所有兵器上繳公家入庫保管,下一次作戰再次發放。這樣每次作戰,將士們使用的兵器可能都不是同一件,尤其是兵車更不是同一輛。因為兵車用完后拆卸入庫,用時再重新組裝。所以發放兵車時是一個部件一個部件發放的,一會兒一個輪*發下來了,一會兒又發一個車轅,一個車軾。這些部件有保管的好的,也有破損的,看上去就不象剛剛製作的那樣全是嶄新完好的,所以發現一個好的部件人們就搶著要。當一個保存完好的車轅發放下來時,穎考叔老眼並不昏花上去一把就搶了下來,正要放在地上仔細看看,突然一隻手伸過來將其拽起。穎考叔一看是子都,立馬扛起車轅就跑,子都操起一支戟就追趕過去。穎考叔腿快跑出大廟上了大道,子都沒有趕上,憤憤而歸,眾人一陣嘻笑,子都一臉羞澀,這個臉面真是丟大了。子都怒氣沖沖什麼也沒說,而心裡卻盤算著如何出這口氣。
鄭、齊、魯三軍開進了許國。許國國君許庄公一看來勢洶洶有些不知所措。鄭莊公傳話城內,令許庄公出城認罪為何抗拒王命。許庄公是個強硬派,派人傳話責問不尊王命者多了,為何伐我許國。鄭莊公回道有罪還嘴硬,不認罪就攻城。許庄公也是個強硬派令堅守城池,絕不認罪。鄭莊公見死不認罪,正中下懷,立刻下令攻城。
古代打仗攻城戰是最後一招。通常的戰法是兩軍擺開陣勢面對面廝殺,這是最講究的戰法,就象兩個紳士面對面決鬥一樣,嬴得偉大,死得光彩。如果不出城面對面打一仗,那麼就只有堅守。這時,來犯敵軍要是仁慈些就會圍而不攻,給城內君民更多的喘息考慮的時間直到回心轉意,開城投降。如果相持數日毫無投降之意,或是繼續圍城,或是強攻,或是吝惜城內民眾而撤軍全在於來犯敵軍的來犯動機。動機溫存,無有掠土侵地之意,來犯之軍可能就會
「含情脈脈」地離開,給被圍困之人一線生機。比如象後來的楚對宋的圍困就是這樣。但若是來犯之敵懷有侵佔之動機,那麼就會很快地越過圍城勸和等浪費時間的程序直接進入到最後的攻城階段。此時的鄭莊公就是懷有這樣的動機,繞過中間環節直接採取最後步驟攻城。齊國人看明白了,魯國人也心知肚明,所以攻城戰只有鄭國人最賣力氣,拚命往上沖。
首當其衝的是穎考叔,只見他舉著國君的大旂率先登上了城牆,眼看著就要一步登上,突然往後一仰,跌落下來,摔在了地上。原來子都在下面放了一支冷箭,將穎考叔射落下來。穎考叔就這樣因為與一個美男子發生爭持而被報復射死了。象子都這樣心胸狹窄,背後放冷箭的人在春秋時代非常少見,僅此一例。報復或是報仇是那個時代男人的一種情懷,但象子都那樣的報復法實在是可恥,乘攻城之機射殺自己人從而造成被敵人射殺的假象,這一招也太毒了。
穎考叔倒下去了,旁邊的一員大將迅速拿起穎考叔手中的大旗登上城牆高喊:「國君登上來啦。」一聽國君登上城牆了,兵士們奮勇攻打,小小的許國被攻破了。
許國被攻佔,許國國君許庄公逃奔衛國。齊、鄭、魯三國國君進入許國公廷,商議許國存留問題。鄭莊公將如何對待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