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鄭莊公初霸春秋,第五章鄭衛之怨

作者:宅中老查  於 2022-2-23 05: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春秋史話

原來京城大叔跑去共國變成了共叔段老實呆在那裡不再鬧事了,可是他的兒子公孫滑卻不甘失敗跑到衛國請求出兵幫助父親再奪君位。公孫滑這個名字是從他祖父論起而稱呼的。國君的兒子稱公子,孫子稱公孫。公孫滑是鄭武公的孫子,故稱公孫。他的父親是鄭武公的兒子故稱公子段。這樣稱呼說明他們兩人還沒有自己的氏號,等公孫滑兒子那一代便以段為這個家族的氏名,此時只能稱公孫滑。按說公孫滑當時也就是個十五六歲的毛孩子不能說動衛國出兵,但衛國人對鄭國早已耿耿於懷。

衛國人是眼看著鄭國是如何吞滅那些小國的。那些小國有的跟衛國很友好,有的還依仗著衛國,誰能料到不到幾年的時間一個個被鄭國滅掉。衛國人看著都膽戰心驚。對鄭國的建立,衛國人不能不提高警覺,不知道這個新興國會再使出什麼狠招,是否會殃及衛國。

衛國和鄭國南北相鄰依山帶水,按說應該友好相處,因為兩國有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被儒家夫子們謾罵的所謂「鄭衛之聲」。鄭衛之聲在春秋時代可以稱得上一種流行音樂,衛國是這一流行音樂的開創者,在鄭國未建立之前其靡靡之聲就流行多年,鄭國由於與衛國接壤,淫聲款曲很輕易地就傳了進來。所以《詩經》中鄭衛之風多情詩。比如鄭風中「野有蔓草」,「出其東門」,「子矜」,「褰裳」,「女曰雞鳴」等都是描寫男女相愛偷情私會的詩。衛國的情詩更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鄭國人對衛國的淫聲款曲情有獨鍾,衛國人並不因此而對鄭國產生好感,看來流行音樂不能成為搭建兩國友好的橋樑。衛國近三代君主對鄭國人都沒有好感。衛武公在周幽王那場大災難中曾與鄭人一起出兵救難。衛武公因此被周平王提升了爵位,由侯爵上升到公爵,表示出周王對衛國的偏愛。鄭桓公死於此難中,衛武公並沒有因此對鄭人多幾分敬重。衛武公去世,兒子衛庄公繼位。這時鄭武公護送周平王東遷,緊接著就忙於建國。衛庄公親眼目睹鄭國是如何建立的,心中無限感慨。衛庄公去世,衛桓公繼位,在此前後不到三、四年,鄭武公去世,鄭莊公繼位。衛國真正開始對鄭國提高警惕是從衛桓公開始。衛桓公與鄭莊公兩位君主從各自繼位的那天起就沒有給對方好臉看過。因為衛國一直擔心鄭國再這麼打下去的話,自己的附庸國滑國就極有可能併入鄭國版圖。如果這樣的事發生,那麼就會嚴重威脅到衛國,用現在的詞來講就會觸及到國家的核心利益。後來鄭國和衛國正是因為滑國而發生過衝突,其嚴重程度引起周王室的干預。衛桓公考慮到這點時刻提防著鄭國,同時也想找個機會敲打一下這個強鄰,但苦於沒有借口一直沒有動手。誰料到天上掉下個大傻子,公孫滑主動上門借兵求助,衛桓公豈能錯過這個難得的良機,立刻出兵討伐鄭國,攻取了鄭國的東北邊城廩延。

廩延曾是共叔段謀反時的勢力範圍,衛國輕取廩延,其意一是做給公孫滑看,看看我是在幫助你,收復了你原來的失地。第二個意思就是嚴重警告鄭國,我衛國不是好惹的,你的城池可以被我輕而易舉地攻佔。

鄭莊公萬萬沒有想到衛國攻佔了一座城邑。「這還了得,衛國人也太膽大妄為了,必須予以反擊,讓衛國人知道我鄭國人不是好惹的。」祭仲對鄭莊公說。公子呂也嚷嚷道:「必須還擊,讓衛國人嘗嘗我鄭國人的厲害。」鄭莊公說:「別著急,待我去王室借兵再討伐衛國。」公子呂說:「還用得著借兵嗎?我們自己就可以打敗衛國。」鄭莊公說:「你不懂。」

從這次衛國出兵攻伐鄭國這件事上鄭莊公已經看出衛國對鄭國早已懷恨在心,否則的話不會那麼輕易地被忽悠出兵。如果單獨反擊,那麼衛國再還手,一來一去沒完沒了,所以必須讓衛國人遭到痛擊,而且是合情合理的痛擊才可讓衛國徹底服輸不敢肆意妄為。故此鄭莊公想請來王室軍隊,借王室的力量壓制衛國。

祭仲很快明白了鄭莊公的意圖,他又建議請魯國參戰。祭仲是鄭莊公的首輔大臣,也即鄭國的執政大臣,老謀深算,是鄭莊公最主要的出謀劃策者。鄭莊公後來能稱雄稱霸多有祭仲的謀划。鄭莊公說:「魯國恐怕不會參戰?現在的魯君較為溫和,再說他只是個攝政君,恐怕不會同意出兵。」

攝政君即是代理君主,而為非正式國君,魯國現任國君為何只是個代理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4: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