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命題----先秦諸子百家系列47

作者:宅中老查  於 2020-9-21 22: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莊子·秋水篇》記載一個故事:莊子有一個朋友名叫惠施做了魏國的宰相。莊子去魏國都城去看望他。惠施很緊張,他風聞莊子來,魏王很可能用莊子為相。惠施擔心被莊子取代,立刻下令全城搜捕莊子三天三夜,防止他見到魏王。莊子卻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惠施很是驚愕。莊子卻不緊不慢地對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鳳凰,你知道嗎?從南海到北海去,非梧桐樹不棲息,非竹子不吃,非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鳳凰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恐嚇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恐嚇我吧?」

莊子不求仕途,對惠施很鄙視。與莊子相比,惠施就是一個追求陞官發財的俗人了。但就是這樣一個俗人卻有不俗的一面,惠施提出了十個命題。

第一個命題是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 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意思是說宇宙是一個大的整體,可以稱謂大一,大一最大,沒有外部。萬物都是由一種叫「小一」的東西構成。「小一」最小,「小一」內部沒有任何東西。那時還沒有分子,原子等概念,惠施說的「小一」相當於分子。

與之關聯的一個命題是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 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這同樣是一個哲學命題,意思是說大的相同事物與小的相同事物相比有差異,這種差異叫「小同異」;但是萬物都是相同的,也都是相異的,這叫「大同異」。「大同小異」這個成語就出自這裡,這個成語的意思也含糊地體現了這個命題的含義。比如有一句俗話「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就是畢同畢異,幸福是相同的,不幸是相異的,這就叫小同異。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這些自然現象就是大同異。

還有一個命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這個命題是針對墨子對「平」的定義而發的。前面提過墨子對「平」的定義是「同高也」,就是一般高。按照人們的常說,天高地卑,山高澤低,但惠施從他的大宇宙觀,即從「大一」這個觀點上看,天與地一樣卑,山與澤處於同一水平。

還有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太陽一出來就意味著將要落下,物一生成就意味著將要死去。

惠施能言善辯,名家都是能言善辯,故又把名家稱為辯者。除了惠施,辯者還有宋鈃鄧析、慎到、彭蒙、尹文、魯勝、呂才、葉適、傅山、程智等人。

辯者的論辯命題也是花樣百出.比如「犬可以為羊」。此辯者稱,名是人命定的,動物本身並沒有名,你怎麼就認為狗就該定名為狗吶,狗也可以定名為羊。

「龜長於蛇」。通常認為蛇比龜長,但這是從形體上看,如果從壽命上看龜就比蛇長。

「飛鳥的影子未動也。」人走影子也跟著走,但此辯者稱影子未動,影子一直與形體保持靜止,所以未動。

「山出口」。這是說山本來是沒有名字的,山的名稱都是出自人口。

「白狗黑」,這是將黑白顛倒的一個命題。

還有很多命題,比如「雞三足」,「馬有卵」,「輪不碾地」,「殺盜非殺人」等等。

這些命題在今天看來都有缺陷,我們沒有必要逐一進行反駁,再者用今天的哲學觀點去批評這些立論的片面性或狹隘性,機械性等等,我認為是不恰當的。我們只有感嘆,感嘆我們先人的思維是多麼奔放。這些立論已經把存在與意識分離,如果任意發展下去,很可能演變成唯心主義哲學,再不濟也會發展成為一門邏輯學。然而可惜的是這些立論被斥責為奇談怪論受到頻頻打擊。儒家批評這些怪論攪亂了名分,道家譴責其偏陋,陰陽家斥責其荒誕。墨子、莊子、荀子、還有鄒衍等人都先後對名家予以毫無情面的批評。莊子對公孫龍、宋鈃慎到、彭蒙、尹文等人學說逐一進行點評,批評他們缺漏,偏僻,粗陋。莊子的批評等於嘲笑,譏諷,嘲諷之後並沒有給名家指出一條出路。莊子的做法是「見死不救」。荀子則不然,他對名家進了系統性的分析和批判,指出了名家的「問題」所在,同時也為名家指出了一條「生路」,但正是這條「生路」把名家帶進了死胡同。那麼荀子是如何批評名家的?又給名家指出了一條什麼樣的「生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14: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