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什麼是道?----先秦諸子百家系列16

作者:宅中老查  於 2020-5-27 22: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9評論

老子這個人搞不清是什麼時期的,但《道德經》這本書是什麼時期的還是可以弄明白的。根據《道德經》的內容判定,《道德經》這本書最早編寫於孟子之後。因為《道德經》裡面有大量的批判仁義的章節。「仁義」是孟子的首先提出來的,批評者肯定是在發明者之後。那麼《道德經》一書一定晚於《孟子》。孟子的生卒年是有確鑿的歷史記錄的,生於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孟子出生時,中國的歷史已經進入戰國時代近百年了。戰國時代是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孟子成名他的觀點遭到各家評論批評是在孟子去世后的事了,孟子於公元前289年去世。那麼批評他的學說也必定出現在公元前289年之後,這時已經是戰國中期,快要進入戰國晚期了。所以說《道德經》最早產生於戰國中期,如果老子是和孔子同時代的人,那麼《道德經》就不是老子寫的。如果是老子寫的,那麼老子就是孟子之後的人,這游是個歷史懸疑,至今也無法肯定。或許《道德經》是後來的什麼人根據老子的思想整理出來的。《管子》一書就不是管仲寫的,是後人整理編撰的,《黃帝內經》《黃帝四經》也不是黃帝寫的,是後人托黃帝的名編寫的。《道德經》這部書也可能是後人編寫的。不論是誰編寫的,《道德經》是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還是看看這部經典古籍到底寫了什麼。

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就是「道」,這是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當然也是《道德經》這部經典最重要的部分,那麼請問「你知道嗎?」今天這麼問就是一句很常見的一句問話,將「知道」作為一個詞語問對方是否得知了某事,但在二千多年前,「知道」這個詞本身就是個問話,「知」是動詞相當於現在的知道,知曉,「道」是名詞,指的就是道家的道,意思就是你懂得道嗎?你了解道嗎?

莊子將對「道」的理解分三個層次,分別是知道,安道,得道。「知道」是最低層次,但就是這個最低層次絕大多數人也是無法達到的。至於安道,德道之人比那鳳毛麟角還稀少。

「道」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難求?我們也只能從《道德經》里尋求一番它展現出來的表層意思。因為「道,不可道。」「道」是不可說的,說出來的「道」就不是原來的道啦,但不說又怎麼知「道」吶?還是勉強而說吧。

《道德經》原來稱《德道經》,不分章只分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分為81章,《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稱《道德經》。雖然分道和德兩大篇,但並不是道篇只說道,德篇只說德,而是德中有道,道中有德,除了德和道外還有其它內容。

對於「道」的解釋,《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一個很明確的定義,其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可以為天地母。這不是混沌初開嗎?我們有這樣的神話: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夭,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輕者為天,重者為地,道就是混沌初開的樣子。混沌初開,有了天下。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一切都是從無到有,無中生有,道就是這麼來的。

道沒有名字,我們人類強為它取名叫「大」,取字叫「道」。這是按給人取名字的辦法給天地之母取名字。古人有名有字,所以為天地的母親也取字取名。但這個名字卻是強加的,「道」本身是不是應該叫道,人類也不清楚,因為「道」這個名字是我們強加給它的,所以「道」這個名字不能象給人取名字那麼有固定而明確的含義。

道是它的字,大是它的名。按照古人取名字的方法,字的含義必須與名相符,所以大和道含義相符,我們也可把道稱為大道。

大道就是天地的母親。

我們再看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這個天地母就是一,一生出二,就是天和地,天為陽,地為陰,天和地陰陽二者相合生出三,產生萬物,大千世界由此而有。

再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段話,大道是效法大自然的一種存在。自然就是一年四季,風雨雪霜,山川平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從這些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自然中找到其固有的規律就是大道。

仔細看這幾段話,我們感到有些困惑,老子對大道的解釋並不是前後一致的。道是天地之母,道還要效法自然,大自然難道不是道生出來的嗎?一生二,二生三如此產生的嗎?這不是有點矛盾嗎?所以有專家說老子的 「道一身兼數職,既是宇宙本體,又是萬物之源,同時還是客觀規律。」所以玄之又玄。

我們對道的認識理解不能上升到玄而又玄的神秘莫測的無上境界里去,我們只能把道看成是自然規律。這個自然規律包括天的自然規律,地的自然規律。因為大道生出天和地,所以大道分為天道和地道。大道就是天和地總的自然規律。這就是我們可以理解的「道」的含義。如果探尋「道」的最初本意天地之母,那麼可能要歸咎於宇宙的起源這類問題了,我們還是把道的含義放在由大道分出的天道和地道上,也就是自然界運行的規律上,這樣還可以使人理解。

道就是自然規律,懂得這個自然規律就是得道,所以《道德經》最開始就叫《得道經》,是得,不是德。「德」字,古訓就是「得」字,《道德經》多數版本,比如敦煌版、司馬光版等等裡面有些段落就是把德,寫為得,後人改為德。德這個字底下有個心字,得到就是從心裡獲得,所以後人把「得」改為「德」,得道就成為德道,反過來就是道德。西晉竹林七賢中的劉伶特能喝酒,寫了一篇《酒德頌》,酒用什麼德,其實就是寫自己喝酒的心得,心得就是德。

所以道德的原來本意是指懂得道。得道之人就是有道德的人,這裡的道德與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德含義截然不同,沒有人性善惡品質好壞的意思,僅僅是指領會天道地道自然規律的人。

把道德當成一個人的品性,這是出自人道。前面引語說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這是說有大道,天道,地道,還有人道。什麼是人道,在講儒家的時候已經說了,人道就是根據天道地道制定的人的行為規則。儒家所講的道德就是指懂得人道的人,這就涉及到了人性的善惡品質,所以有高尚低劣之分。

老子的道德里難道沒有一點人道的含義嗎?沒有。老子主張回歸自然,去仁,去義,去禮,去智,而這四點恰恰是儒家的人道內涵。在這特別解釋一下,常常有人把仁義道德並提,分不清彼此的含義,所以有必要說明一下。儒家的道德是指一切品德,包含儒家的五個最重要的品德觀念,即仁義禮智信,也就是五常。除了仁義禮智信五常外還有中庸之道,其它的修身之道等等。全部掌握了這些道德並以身行之,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少了幾項,甚至是不具備任何一項就是缺德。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沒有一個人具有全部的道德,有三兩個也就很不錯了,所以現在的人普遍缺德。在這種普遍缺德的情況下,能有點良心善意,雖然談不上道德高尚,但能做到這點也是難能可貴了。

老子的道德與儒家的道德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老子的道德重點放在自然之道上,但為何玄而又玄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宅中老查 2020-5-28 06:29
回復上面:我只是闡述自己的觀點,談不上標新立異,再說這也算不是什麼標新立異,多家觀點百家爭鳴本家如此,非常歡迎提出反對意見。至於你提到那個尹喜墓,我還真不知道還真有,不過誰願意信就信吧,反正我不信。現在中國文化精髓早就消失了,盡弄些亂七八糟的假的的東西出來唬人,騙錢。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20-5-28 06:43
道法自然,這句話重點在於搞明白甚麼是自然。
自然是本自而然,即自體自性本來就如此,就這個樣子,沒什麼原因、源頭可以糾結的,不是個與天、地、人並行的物,不是現代西方文化傳到中國后的那個自然界的自然。那麼什麼是本自而然?道!所以,道和自然在這裡是同義詞,平等的,與天地人與道的關係不是同層次的關係。
道不是自然規律,道是自然規律之本源。自然規律是道的表現形式而已,人依靠後天的教育,邏輯,推理,哲學等等,對道的最高認知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規律現象,也不可能完全認知自然規律,更不用奢望掌握自然規律,因為自然規律無窮無盡,而且層次也是無窮無盡的。
知道,識道,用道,與道合一,終歸與道,是聖人之學。道德經對一般人來講,就是知道,識道,最高做到行思與道不相違背之地步,已是人生命之大幸,帝王能做到合道而治,這是天地萬民之大大幸。所以,道德經里用大部分篇幅,講社會人生怎麼樣做才是合乎道理----大道之理、之規律。
把道德經和先古文化中的這個根本宗旨拋棄,轉而研究文字學,以現代詞語義反過來,去定義先古經典,是後世人,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大誤區,至於中華文化的真正精髓被掩蓋,被拋棄了。
可惜,可嘆,可悲!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20-5-28 06:48
宅中老查: 回復上面:我只是闡述自己的觀點,談不上標新立異,再說這也算不是什麼標新立異,多家觀點百家爭鳴本家如此,非常歡迎提出反對意見。至於你提到那個尹喜墓,我還
如此,我覺得,嚴謹一點,應該把至少另一個觀點,也是歷史傳承的主要觀點闡述一下,是不是文章更具說服力?
尹喜是中國道教的文始真人,您查查。
語不驚人是不休,我倒不是說您,是對現在的文風的一種感慨,因為中國學術界,現在數百萬的學者為了出論文,淨出些離經叛道的東西。
回復 宅中老查 2020-5-28 09:39
對尹喜,我不了解,對道教我更不了解,其實也不想了解,道家與道教是兩碼事,我對道教沒興趣。
回復 宅中老查 2020-5-28 09:44
你說的對,道不是自然,但卻來自自然,關於這點我將在下一個節講。非常感謝你能發表不同意見,只有不同意見相互討論,才能探討出新的東西。多謝。
回復 宅中老查 2020-5-28 09:47
現在國內的學術的情況,你可能比我了解,我對中國學術了解不多,不知他們怎麼標新立異,或是花樣百出,我談的都是我自己研究出了的東西。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20-5-28 23:17
宅中老查: 你說的對,道不是自然,但卻來自自然,關於這點我將在下一個節講。非常感謝你能發表不同意見,只有不同意見相互討論,才能探討出新的東西。多謝。
道即是自然,自然即是道,是一義,道是一切萬物之源,自然是道的顯像表現形式,道表示本體性,自然是以現象彰顯道的特性。
道來自於自然似不通,1把道當成被生之物。2,把自然看成萬物之源,與道德經和所有中國古典經典相對立。

尹喜的存在是老子和道德經年代的有力參照物,您不瞭解一下可惜。
要解釋中華文化至高至深至根至源,至歸的"道"字,道家似不存在,老子也不被稱為道家,而道教的思想和理論實踐,則來自與道,不瞭解道教文化,,是不可能解釋完美的,道這個字可以說是中華萬源之根,道教是本土以道立教化的最代表本源文化的樣本,解釋道怎可以跳過?
其它仁義禮智信法陰陽兵匠……都是細枝末節,每個人隨意解釋,無可多辯,因為是基於個人的經驗和能力對社會現象的力所能及的研究,唯獨道這個字不一樣。
道,要是不能研究d的更準確和接近原義,那其它都不好說了。
建議研究古文化,從道入手,否則,後面的歧義會越來越大。
回復 宅中老查 2020-5-29 01:14
我對道教不了解,無法從道教的角度去解釋「道」,看得出你在這方面很在行懂得多,如果你要是寫出來將會使很多象我這樣人受益,我也可以補補課。
回復 Polar_bear 2020-5-29 02:45
說了半天,沒有搞清最基本的概念。老子談的道,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自然的,那叫做「規律」,另一部分是關於社會的,那叫做「規則」。關於自然的規律,在伽利略和牛頓之前,確實不可道,之後,便愈來愈可道了。關於社會的規則,在西方社會,已經可道了幾百年了,但在中國,還是不可道的。所謂不可道,一種是因為不知道而不可道的,另一種是雖然知道,但是不敢道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4: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