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合格的父母,都是老戲精

作者:悅然心動  於 2018-7-5 11: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每次帶娃兒回國,和國內同齡的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話題無論多麼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最後總是如同鬼打牆一樣回到教育的問題上。說來也怪,一談到小孩,剛才還互相不鳥、聊啥啥尷尬的中年人,立刻像失散多年的親人一般,同仇敵愾、對泣牛衣。育兒話題,在飯桌上從來都是能迅速拉近距離的社交佳物——彷彿男人的美酒,女人的美劇。

前幾日,才參加了一個飯局,聽聞不少關於教育的高論,頗開腦洞,故為記之。

朋友A先生,和大多數中產家庭一樣,過去數年來一直辛勤督促娃兒練鋼琴、學奧數。A先生工作忙,所以平日多是A太太陪娃兒。不知道是娃兒毫無天賦,還是母親要求過高,每次練鋼琴學奧數,A太太總要咆哮到青筋直爆,弄得全家雞飛狗跳,日月無光。A先生不勝其擾,一旦孩子開始練琴做數學,必定借故出門躲避,在咖啡館里求得心靈寧靜。

這麼溫馨地教孩子學琴,其實只是人類美好的理想這麼溫馨地教孩子學琴,其實只是人類美好的理想

飯局上,A先生乘著老婆沒來,向大家抱怨:遙想當年戀愛之時,太太一直脾氣溫順,人畜無害,不知為何一旦為人父母之後,便性情大變,依人小鳥化作河東吼獅,動輒暴跳如雷。對於妻子這樣的人設轉變,A先生有點無法接受。

做投資的B先生深有同感,他向A先生解釋說:戀愛乃是婚姻的前戲。結婚呢,就是簽署股權協議,正式訂立合作關係。唯一不同的是,婚姻這個公司,並非責任有限公司,而是責任無限大,不但內部人事複雜,員工之間惡性競爭,而且基本上沒希望跳槽。最要命的是,當前大部分公司經營環境相當惡劣。一旦生子,妻子的全部注意力,必定轉移在娃兒身上。這時,老公就成了濾過的藥渣,用過的夜壺;不再是欣賞傾訴的對象,只淪為掙麵包的機器,不中用的助理。結果呢?是愛人成仇敵,蘿莉變婦女;在這個時代育兒,有母性的,則沒人性。只有這樣,教出娃兒才能適應時代。所以婚姻,乃是第一反人性的制度。

結婚是股權協議?結婚是股權協議?

讀過博士的C太太不以為然,反駁說:說到婚姻,哪裡輪得到你們這些男人吐槽?沒有婚姻,男人能吃到熱騰的飯?有說要就要的性生活?還能找到軟柿子來出氣?婚姻分明是男人享福的門道,低風險的固收好吧!馬克思早就說過,女性在婚姻中,從來都是受壓迫階級。生育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旁氏騙局。生娃之前,親戚朋友都說,生吧生吧小孩多可愛!公婆爸媽都說,生吧生吧咱們幫你帶!可真正生了之後呢?只有你一個人深夜裡換著尿布,絕無一人前來幫忙。婚姻啊,說到底,受騙的都在局裡面後悔著,可面對局外人,絕不會吐露半點真相,只會誑騙你趕快上賊船。唉,自己那時也是年幼無知……

無處不在的旁氏騙局無處不在的旁氏騙局

B先生聽了,搶白說:也別把女性說得這麼凄慘。其實說起來,最悲催的還是孩子。剛才A先生說他受不了太太的教育方式,可以離開家,逃到咖啡館。可是孩子呢?孩子能逃離嗎?小孩子情緒失控,大家說要有人管管。可大人情緒失控,誰來管管呢?可以說,有多少情緒失控的母親,背後就有多少受盡摧殘的娃兒。做父母最沒道理的是,誰想做都能做,完全不需要考試拿執照。生小孩之前,也沒個人問問娃兒願不願意被出生在這個家裡。不合格的父母,比比皆是。可是,有誰被吊銷了做父母的執照了呢?真正的問題,不是婚姻,而是這個育兒的制度啊!

A先生聽了不自覺的點點頭。這時,學過教育心理學的D太太勸他說:既生之,則安之。你不就是因為老婆推娃過度不爽嗎?其實,教育小孩,不必那麼焦慮的。我建議你太太啊,不要總是威壓,要和小孩子當朋友,平等待他,教育效果才會好。D太太怕其他人聽不懂,特地從哲學高度解釋道:人們總說,愛情和親情偉大,可其實呢,這兩種感情,偏偏都必須上升到友情的高度,方能真正顯得偉大。你看啊,朋友聚會上互相不睬一眼的,往往是夫妻;能與你整夜促膝暢談的,有幾個是你的父母?能成為朋友的夫妻,方是真愛情。宛若兄弟的父子,才是真親情。

這一番勸說充滿正能量。眾人聽了,紛紛嘖嘖稱嘆,引為高論。

A先生嘆了口氣說:你們說的我都知道,可是,父母子女之間,哪裡是那麼容易當朋友的?沒娃兒之前,我也曾受自由教育理念的毒害,一直妄想著和孩子做朋友。可當了爹才發現,孩子年紀小的時候,這朋友哪裡是那麼容易做的?一方面,孩子有時需要的是一個偉大的父母,而不是一個普通的玩伴。另一方面,朋友總要勢均力敵、旗鼓相當才有得做吧。背景相差太遠的友情,總有些施捨的嫌疑。說到知識、能力、情緒控制,小孩子怎麼可能和父母平等?那些說什麼讓父母把孩子當朋友的,恐怕有點虛情假意,全是套路。

D太太聽了倒沒生氣,反而說道:對呀對呀!教育說到底,不就是套路嗎?這有啥奇怪的?歐美有一種教育理念,就是把教育,當作一種類似舞台表演的行為藝術。所謂:「教子如戲,全憑演技」。我以前在美國學教育的時候,聽過哈佛一位教授的講座,深有體會。他說啊,教育和表演,其實並無二致,都是博大精深的行為藝術。對於教育者來說呢,無論你心裡想的是啥,情緒有啥不爽,到了孩子面前,都必須拋在腦後。重要的是,調整呼吸,肅穆儀容,按照既定的腳本,固定的程式,心照不宣,含情脈脈的表演起來。

教子如戲,全憑演技教子如戲,全憑演技

D太太接著說:就拿教小孩做數學來說吧!青筋直爆,非打即罵,肯定是學不好的。你必須用一種「正面教育」的辦法,就是用鼓勵的辦法,來告訴孩子,什麼是應該做的,而不僅是用「負面教育」的方法,用懲罰來告訴他,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比如,就算這次考試孩子還是不及格,但是如果比上次高了一分,你還是應該熱淚盈眶地抱住他親個不停,告訴他媽媽多麼為你驕傲。為什麼這樣做?因為:

每一次身體力行的身教是表演,語重心長的言傳更是表演。父母和一個在舞台上表演莎士比亞戲劇的演員,沒啥本質的區別。他們的目的都是按照預定的腳本,通過精湛的語言,和收放自如的行為,來改變觀眾和受教育者的情感和觀念。換句話說,給觀眾催眠,和給孩子洗腦,完全是一回事。現在叫做「控場」。教育者必須對自己的表演,有深刻的體察,和自如的控制。如果他準備不充分,投入不盡情,發揮不得力,這表演有失敗的可能。這時候,孩子們喝了倒彩,你能責怪觀眾嗎?

做投資的B先生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對呀!何止育兒?做投資,不也是一種舞台表演,一種行為藝術嗎?現在創業搞路演的,哪個拼得不是演技?之前有一位叫做某布斯的,不就是用這個邏輯,憑著一百多套PPT,帶著人群一起在舞台上喊:「一起為夢想窒息吧」!結果呢,他實現夢想了,其他人窒息了。他這何止是老戲骨,分明是當教育大師的料啊。

準備窒息吧準備窒息吧

D太太皺皺眉:別老說這麼負面的例子。把教育當作表演,還是可以有正面的效果的。歐美有一種自由式教育的傳統,現在大家把它叫做博雅教育的。博雅教育的特點呢,可以說是讚賞教育。要發現被教育者的優點。一但發現呢,立刻要上綱上線,無限放大,點撥提拔,循循善誘。比如,在大學里,就算有學生上課時說「我覺得癌症是由上火引起的」。作為老師,你這時要開始表演。最好微微點頭頷首,略做沉思狀,娓娓道:「恩,這是個很有趣的觀點,你能不能進一步闡述一下理由呢?」這當然不光是為了讓學生的期末考評給點高分,更重要的,是為了激發他們的探索的激情和學習的自信。

同樣道理,為人父母,就算小孩子再幼稚再滑稽,讓你此刻心裡直罵:這小子在胡說些什麼?真特么太蠢了!可是在臉面上,必須如同在表演莎士比亞的戲劇一般,做出與他們同樣驚喜的表情,興奮地喊道:「哇!這真是太有意思啦!你真是太棒啦!」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孩子們繼續探索,繼續提問,繼續思考。孩子們學習的多巴胺沒有被調動起來,就是父母的表演失敗了。

C太太在一旁打趣說:你這樣的表演,可比現在好多一部戲拿六千萬、還記不住台詞的演員,演得好多了呢!至少還真能教育小朋友。

A先生這時已經被D太太洗腦,也喃喃地跟著說:明白了!合格的父母,都得是老戲骨,對吧!如果說,教育的目標,是讓小孩快快變成大人,那麼,教育的過程呢,就是讓大人暫時成為小孩。對不對?

D太太滿意的看著他說:對的!只不過呢,合格的父母,是一個混入小孩堆里的姦細。他必須有些虛偽造作,他必須模仿孩子們的思維,特意與孩子們平等的交朋友。這一場反間計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儘快脫離小孩的狀態,像成人一樣行動和思考。確實,合格的父母,在用心良苦的上演一出《無間道》。只是,當卧底的日子久了,假戲真做,他們有時會入戲太深,難以自拔。最後,這些行為藝術家們也不知道是自己改變了觀眾,還是被觀眾改變了自己,結果忘記了自己是在表演。

為人父母,永遠在舞台的聚光燈下為人父母,永遠在舞台的聚光燈下

大家聽了這番話,紛紛喝彩;果然是喝過洋墨水的,理論高度不同。

這時,喜歡讀歷史的E先生緩緩的說:其實,這套教育理念,也不是什麼歐美的新東西。咱中國古已有之。古人早已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就和教育小孩子一樣,你在台上表演,讓小孩跟著你指揮棒轉就好了,可不能讓他們知道,你其實是在耍他們。

A先生說:咱中國古代那是統治哲學吧,叫做君人南面之術,不是教育科學……

E先生有些得意地說:這你就不懂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教育就是政治,政治就是教育。不然,為什麼當官的都被叫做「父母官」呢?與其說「教子如戲,全憑演技」,不如說「做官如戲,全憑演技」。

E先生有意把頭偏向在國外學過教育的D太太:你們太不自信了!說不定那些國外的教育理論,正是向咱中國學的呢。你要是熟讀《論語》就應該知道,君臣關係,就是父子關係的自然延伸。子女呢,就是父母的民眾,民眾呢,就是官府的子女,所以乾脆連起來叫做「子民」。拿韓非子的話說,老百姓就是嬰兒,你能指望他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不可能的。小孩子才不知道要什麼!所以必須要有像父親一樣的君主加以指導,加以關懷——這叫做「君父」。古代做官的最高境界,正是「愛民如子」……

B先生這時笑著插嘴道:中國古代皇帝關心的,恐怕還是搜刮民脂民膏吧!說什麼「愛民如子」,不過逢場作戲而已,要是當了真,還就入戲太深了。說要把老百姓當作子女的,我都不知道這是在污衊政治,還是在挑唆親情。

愛民如子一下愛民如子一下

C太太這時也難得地同意了一回B先生,說:不錯,同樣都是飆演技,如果政治家把演技用在教育上,恐怕多少還對社會有些實效。

E先生漲紅了臉說道:教育子女和治理國家是兩回事嗎?你在國家上碰到的問題,哪一個在家庭里不會碰到?回到A先生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啊。他一聽到老婆教小孩彈鋼琴暴跳如雷就頭疼。這是什麼問題?這是個行政管理的問題啊!在古代,這叫做政出多門!A先生你在家裡說了不算啊!成功的教育,和高明的政治是一樣的。政權不統一,小孩也沒法教。A先生,你應該首先搞定老婆,統一意見,讓她聽你的。

A先生笑著說:我老婆比較強勢,脾氣不好,我搞不過她……

D太太這時若有所思地說:別說,我現在想了想,搞政治和搞教育還真的蠻像的。比如說,父母之間,就算意見不統一,也絕不能表現在小孩面前。父母之間的矛盾一旦給小孩子覺察到,他們就會趁機利用,教育效果會大打折扣……

E先生一拍桌子說:所以說啊,無論國家內部有什麼分歧,面對老百姓,怎麼能不團結一致,維護威信呢?不然,一定被刁民利用。早就說過西方的教育理論,哪兒有咱中國的高明……

A先生又笑著說:哎,我演技不夠,和他媽媽鬧矛盾的時候,在小孩面前總是裝不出和諧團結的樣子來,挺難搞的……

E先生說,對啊,說到底,國就是家,家就是國。就應該一個人說了算。搞那麼多意見,肯定亂套……

C太太忍不住說:也不能一概而論。在我們家吧,還是比較民主的。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表達意見。我們給小孩子充分的選擇權和自由。孩子每天穿什麼衣服,讀什麼課外書,都讓他自己決定。我們想培養的孩子,是獨立、負責、會思考的,可不是那種只會服從的……

E先生這時不屑的說:什麼家庭民主,我看是溺愛小孩,缺乏教養的借口而已。做給別人看看,用來吹噓自己教育理念如何先進,如何與國際接軌。你家裡每月預算開支多少,小孩上不上大學,你會聽小孩子的嗎?哦,問了小孩一句「買雪糕還是買冰棒」?就算是民主了?這民主也太容易了吧。依我看,家庭民主,都是小孩上了名牌大學之後,回顧育兒經驗時的創造性想象,未必真的在家庭歷史上出現過。不過呢,歷史總是勝利者寫的。這幾年育兒讀物賣得好,大家都說自己家裡如何民主、如何平等。說到底,這些個作家父母,都是老戲精而已……

學教育的D太太此時已經按奈不住:那不用研究教育方法了是不是?小孩子不聽話,按在地上讓父母官打屁股好了對吧,多省事……

E先生毫不示弱:育兒對於父母,就像呼吸、吃飯、走路一樣,能算專業技能嗎?說得頭頭是道的教育專家,自己的子女未必教育得好;真正的成功人士呢,父母倒沒幾個是學教育的……唉,B先生,你投資做得這麼好,爹媽是搞教育的嗎?……

A先生看著桌上幾位快要吵了起來,趕快打圓場說:各位說得都對…… 我原來以為育兒,都是家裡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沒想到啊,今天才知道裡面門道這麼多!各位真是博古通今,學兼中西,讓我好佩服。來來來,我先敬各位一杯!

大家紛紛站起來附和著說:是啊是啊,搞教育,真是「高手在民間」呢。

A先生說:不錯不錯。我看啊,在座的各位父母,都是老戲骨,大家都能得奧斯卡表演終身成就獎呢!

於是,大家哄堂大笑起來。這一團和氣,讓我也跟著笑了起來,似乎忘記了飯局上這一場討論,是如何開始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3: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