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五日游散記(之二)
東京城市一日游city walk
(一)淺草寺(Sensoji)
淺草寺(Sensoji)是東京最古老的佛教寺廟。每年有無數參拜者來訪, 供奉的是聖觀世音菩薩。
早上乘地鐵到淺草站(Asakusa)下,順著標識走不遠,就看見馬路對面一座古色古香的門樓。

有好幾個日式傳統服飾打扮的人舉著廣告牌,用中文或英語上前詢問我是否要坐人力車。乾脆拒絕之中,恍如來到了n多年前的旅遊景點。
過了馬路,入眼的便是門前懸挂的那盞巨大的燈籠,上面黑底白邊的「雷門」二字,十分醒目氣派。據稱這燈籠高3.3 米,重達100公斤。連左右兩旁威風凜凜聳立著的雷神和風神兩尊雕像都有些暗然失色,讓人忽略了。

雷門前遊客絡繹不絕。站在雷門下,可以看見一條熱鬧的小街。這就是日本最古老的商業街仲見世通(Nakamise shopping avenue)。

這條長達250米的街道,是從雷門到淺草寺主樓的必經之路。不知是我們去得早還是有其他原因,入口處有一些商店都沒有開門。
一家連一家的小商鋪,出售著五花八門的小紀念品、工藝品和美味小吃。東京知名的特產雷米糕和人形燒小吃店前擠滿了遊客。日本街頭沒有人邊走邊吃,買了食物的顧客一般都會在店旁站立吃完再走。
沿著青石板路,我們買買吃吃走走,終於走過熱鬧小街,看到路兩邊的求鑒亭子,一股線香的氣味撲面而來。
再往前走就是淺草寺的寶藏門了,這裡也掛有一個大燈籠,上寫著「小舟町」。二層樓的寺門上面淺草寺三個大字金光閃閃,很多遊客在此樓前拍照留念。
樓旁邊有座五重塔,據說最上層存有斯里蘭卡傳來的舍利子。我們沒有進入。

淺草寺不需要門票。香火多少隨意,寺廟本堂前可以燒香、投幣、點蠟燭祈福。還有很多求籤點,100日元(円)/簽。
我們在樓前捐了香火,入殿拜了觀音,求了簽。正殿里供奉的聖觀音和我們常見的觀音菩薩有點不太像。
往盒子里投入一個100日元的硬幣,拿著一個小鐵罐搖幾下直到搖出來一個標有數字的木簽,再按號從一排類似中藥櫃的抽屜里取出紙質解說簽。簽是一首五律詩,雖是日文但全是漢字,看了能猜出個大概意思來。
我們一連三人抽到的都是凶簽,出行健康都不利。這個結果頓時讓人心中一涼,有些掃興,沒了剛才的遊玩興緻。鑒桌旁的架子上有幾排細棍,上面綁了很多紙籤條,據說這樣可以祈福去驅散霉運。我們把簽紙折成細條綁在細棍上,轉頭又到角落裡的售貨櫃檯上,一人買了一件開過光的檀木手環或香薰掛件,立馬戴在手上或隨身口袋裡。據說這也是凶簽化解的方式之一。
(二)東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
在淺草寺,捐了香火,拜了觀音,求了簽,買了避災符,離開滿街滿巷精巧糕點美食的誘惑,朝著不遠處的高塔方位,步行幾分鐘來到運河邊的小公園,隔岸遠望東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


這個於2012年建成的高塔,高634米,是世界第一高塔。據說這個數字的讀音對日本人來講,會讓人聯想起舊國名之一的武藏國。而東京晴空塔所在的地區也正是曾經的武藏國。
晴空塔也可以買票在高層瞭望台觀景看日落。如果再逛一逛塔下的購物中心和美食街,可能需要半天時間。我們這次沒有安排這個行程。
(三)東京車站(Tokyo station)
日本的地鐵交通十分發達便利,涼爽的東京車站(Tokyo station)地下街道,四通八達,各種日本特色濃郁的糕點商店、咔哇依的玩偶店,每個商店都不大,又堆滿了琳琅滿目的小商品,有些門前還排著長隊,人擠人更顯得人氣十足。動漫人物街的「東京站一番街」,Hello Kitty 和Pokémon 店裡人頭攢動。引人胃口大開的美食街,有各種盒裝便當任選。很多餐館前都排著長隊,幾乎全是年輕人。




在這個地下商業街購買日本游的伴手禮品,非常方便。只是,擁擠的人流,相似的小店,處處排長隊的美食街,讓人在這個地下街里頻頻迷失了方向。
我和兒子都不喜歡吃壽司。這次日本行我們沒有計劃吃壽司,日式炸豬排飯就成了我們的首選。東京以炸豬排聞名的餐廳很多,大多需要排隊等候,有的還需提前預定。
在地下美食街的一條小巷子里,終於找到了我們備選名單上的一家網紅餐廳:矢場豬排。

店面不大,門口有幾十人的長隊一直排到小巷深處。牆上隔一段就有牌子標註此處等侯約10分鐘或15分鐘,很是貼心。店門口有人出有人進,井井有條,翻桌速度很快。
有店員拿來一迭菜單,給前面幾位顧客挑選。有不同口味的套餐,每份大約都在1500-2000 日元。一會兒又有人來記下每人的訂單。
很快,有專人領路帶我們進店坐在牆邊角落的三個連座上。桌椅是固定的,座位很窄,兒子幾乎是擠進去的。桌上有一條隔板,中間有窄擋板遮擋住視線。同時間對面坐下來一對母女,看行為穿著感覺像本地人。
沒有店員再次詢問,剛坐下,我們點的不同套餐就被準確地送到了各自面前,一張收費單也被輕輕地放在桌邊。
我們埋頭品嘗美味的炸豬排飯,輕聲交流著不同的口感和喜好:柔軟的肉質包覆酥脆的炸衣,配上特製的醬汁,外酥內嫩又多汁。

無意中,我的餘光透過桌中的擋板瞥見對面的母女倆吃飯的身影:背部挺得直直的,雙臂緊貼身體,低頭端起碗送到嘴邊,靜靜地咀嚼著。整個吃飯過程中,動作一板一眼,又安靜又看似有些拘謹。
我自認為我的餐桌禮儀還是不錯的,但在日本的幾次就餐,我都只想再悄悄些再輕輕些,以免顯得扎眼或醒目。
從進門到付賬出門,店員和我們幾乎沒有語言交流,憑著微笑和手勢,安靜快速地完成了這次餐食交易。
這種分工合作、這效率、這美味,不愧是網紅店,倒是很適合我們這種行程緊湊的遊客。
出了迷宮式的地下購物街,我們來到東京站丸之內車站廣場(Marunouchi)。莊嚴氣派的車站建築,前面一片大廣場,被一圈高樓大廈包圍著。車站傳統的紅磚外牆與鋼筋水泥和玻璃帷幕呈現強列對比,和諧共存,頗具特色。廣場前來來往往的人流,推著大小行李箱的眾多遊客,代表著這個車站的重要與繁忙。


(四)皇居東御苑(East Gardens of The Imperial Palace)
午後我們穿街過巷,看看東京的街頭景色,步行來到皇居東御苑。
皇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地方,需要提前預約才能定時參觀。
我們去的是皇居東御苑,全天免費對公眾開放。

從大手門進入,這裡有江戶城石牆遺迹、護城河,有小竹林、小池塘金魚假山泉水,還有大片的植物園。
只是這個季節全是綠色,沒有五彩的花卉,沒有櫻花,並不是最美的景色。






不知是天氣炎熱的原因還是一向如此,下午的苑內,遊客十分稀少。園區很大,我們在酷暑和暴晒中,走走停停看看,大約三小時,也沒有逛完整個園區。
也許是我們來的這個季節不對,也許是酷暑降低了遊玩賞景的熱情,見識過中式園林的精緻秀美一步一景,頤和園的奢華和大氣,領略過加拿大的好山好水好寂寞,對我來說,這個皇居園區非常乾淨整潔,非常寧靜,也足夠大,只是有些平淡和無趣。
(五)銀座商業區(Ginza)
銀座是東京最奢華的商業區,號稱「亞洲最昂貴的地方」。
幾條大的商業街上,各式各樣的高樓比鄰而立,眾多國際品牌的百貨商店、精品店、餐廳和咖啡館,大大小小的Logo醒目閃爍,提醒著行人這裡的繁華和高奢。


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流,緩緩前行,window shopping 掛掛眼科。
進入銀座最大的購物中心 Ginza Six 大樓,隨意逛逛。在六樓有一個鳶屋書店,是東京最大的新生態書店,很有特色。

坐電梯上到屋頂的空中花園。中間一個噴泉式小廣場,旁邊圍繞著茂盛的各種樹木綠植,還有石椅木凳讓人小坐一會。在這麼繁華喧囂的商業街里,有這麼一處鬧中取靜的休息場所,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大片的綠蔭涼爽宜人,在盛夏里一下子就讓人心曠神怡。


沿著四周的木板或青石板路走一圈,隔著落地玻璃圍欄,看看白天的東京全景,遠眺兩大高塔—-東京晴空塔(Tokyo Skytree)和日本塔(Tokyo Tower)。


(六)新宿(Shinjuku)
乘地鐵去新宿,見見有點不一樣風格的東京。
新宿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這裡的人們似乎少了些拘謹和剋制,多了些生動和煙火氣息。

燒烤小吃一條街,一個個小門店緊緊相連,狹窄的小巷裡掛著大小燈籠招牌,有些傳統復古風格。頭頂凌亂的電線,路邊的雜物,透過窗戶看到店裡面的吃客們在狹小的空間里喝酒擼串,這場景很像是關起門來的大排擋。

離開這條街,我們找到一家網紅日本拉麵館。很小的門面,到的時候沒有什麼人排隊。掀開帘子,十幾個人圍著島台在安靜地吃面,三個青年人在島台里收票、下面、收碗、清桌,不急不忙。
店裡沒有等候的地方,在進門處牆上的小屏幕上點單完,就靜靜地站在吃客後面等候。我覺得有點尬,不知道眼睛該往哪看。
很快就有了座位,上來一大碗面,裡面滷蛋肉筍等配料豐富,但這個麵湯太粘稠,吃著有點膩口。相比而言,遊玩一天的疲勞之下,我更喜歡蘭州拉麵式的清爽味濃的湯湯水水。兒女們把面都吃完了,我只吃了半碗,實在吃不下,看著其他客人們的空碗,很不好意思地說聲抱歉離開。這也是我在日本唯一一次沒有吃完的餐食。
出來時,窄小的門口還排著十幾人的等候隊伍。
我們在日本的這幾天,天氣晴朗,氣候炎熱。連續幾天達到了36°C高溫,酷熱和防晒,讓city walk十分辛苦,狂飲冷飲。日本的飲料以大麥茶居多,各種不同味道的飲料都會品到一絲麥香味。相比北美,日本的自動售貨機里的冷飲不夠冰,雖然很健康,但喝了總是感覺不夠解渴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