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全民免疫

作者:Smilingsnow  於 2022-12-31 13: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日誌|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6評論

                                     全民免疫

(一)

十二月中旬,和居住在武漢的父母通話,得知他們都病倒了,發燒、咳嗽,全身無力。

至此,居住在加拿大的我們一家,美國的親人,以及武漢的父母和親戚們,在這一年裡,從西半球到東半球,整個家族幾乎無人倖免的全都中了新冠Omicron的招,陽過了。

三年前的2020年初,武漢封城76天,我遍布武漢三鎮的幾十口親戚們沒有一人染病,平安度過。這兩年,國內各地疫情此起彼伏,武漢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要求居民天天查核酸保持綠碼,才能自由出入各種公共場所。雖然讓人不厭其煩,牢騷滿腹,但武漢一直是相對安全的。

今年十月份開始有零零星星的認識的人染病的消息傳來。各生活小區相繼封控管理,父母居住的養老院更是一直嚴格封閉管理。後來大家吃飯也不能去食堂了,各種集體活動也取消了。

十二月初,在武漢的同學和親戚們紛紛發燒咳嗽核酸陽了病倒了,壞消息不斷地傳來,連一直封閉管理的養老院也沒能倖免。

養老院的護工們又開始穿上了防護服。儘管老人們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裡基本上都全天待在自己的房間,但疫情傳播得很快。

128日,在一片要求放開管控的抗議聲中,政府公布了新十條政策,各地全面放開。以前養老院每日必做的核酸檢測不需要做了,也沒有足夠的人力去做了,是不是陽性也不重要了,只要老人發燒咳嗽,就吃藥,打吊針。病重的則隔離到頂樓集中治療。

養老院發燒的老人和護工很多,每天都有三四十人需要打吊針。養老院的護士護工、廚師、工作人員全都忙不過來,人手不夠,每日的下午茶、自由娛樂活動時間都取消了。只勉強維持著簡單的水平下降的一日三餐。而護工們被傳染上后,打幾天吊針,再繼續堅持工作。

爸爸從1213號開始發低燒,自己吃了泰諾,連睡三個下午後,不發燒了,但一直咳嗽,還有清痰,食欲不振,全天幾乎不吃飯。

很少生病的爸爸以為和陽過的我們一樣熬幾天就好了。在我和媽媽的一再要求下,找養老院的醫生看了,這才在咳嗽七八天後開始在自己房間里打頭胞吊針,吃養老院醫生開的葯,還有止咳糖漿。打了一周吊針,癥狀減輕了很多。

媽媽是在爸爸發燒三天後開始不舒服的,嗓子疼,頭幾天也是一直在自己吃泰諾。可能是媽媽每天吃的冶療心臟病高血壓的葯都有消炎的作用,媽媽的癥狀相對較輕。不發燒很少咳嗽,只是嗓子疼,難受。而且常年生病的媽媽一直在強迫自己按時吃三餐和多喝水,所以看上去氣色尚好,還能和我長談。但因嗓子疼不見好轉,又是長期體弱老人,也被醫生要求打了幾天吊針。

似乎是一夜之間,病毒傳遍了大江南北,多倫多的華人朋友和同事們在國內各大城市的父母家人們幾乎全都發燒咳嗽核酸陽了。

到了十二月底,在武漢的親戚們基本上全都病了,只是癥狀的輕重不同。尤其是老人們,癥狀都比較重一些,而且大多持續一二十天都不見好轉。

因為買不到發燒感冒咳嗽的葯,網上各種土方奇方頻出,黃桃罐頭、梨子花椒水、蒸橙子,煮黃豆汁,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退燒藥布洛芬被推上了神壇,一葯難求。據說武漢有些地方開始給每人發6顆布洛芬,分發到居委會。

這個半年前還不被中國大多數人熟知的布洛芬,誰知道是不是下一個蓮花清瘟膠囊?

網上又開始出現各種吐槽、報怨和爭議,比較中西方的疫情政策,爭論管控與放開的時機與政策,吐嘈中國的疫苗,流傳各種治病良方偏方。

遠在加拿大的我對父母的病情無能為力,只能用自己陽康的經歷去安慰他們,給他們一點點精神上的支持。


(二)

這三年疫情期間幾乎天天上班的我,和居家辦公的高薪者或者因各種原因拿政府疫情補貼的人們,或許,從心情和心態上是不太一樣的。

三年前,疫情剛開始在歐州大肆傳播的惡劣形勢下,英國的衛生大臣提出了全民免疫的概念,被全世界政界與媒體炮轟。可後來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的實情就是放棄了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在疫苗還未普及的時候就已經慘烈地渡過了第一波疫情。

而如果不是因為加拿大的總理夫人去歐州開會被傳染了新冠,總理果斷地一紙令下,加拿大全國從2020年的312日開始全面封控,不知當年的多倫多是不是會像幾個月後的紐約一樣病毒泛爛而又依舊生機盎然?既是天堂又是地獄。

但無論如何,當年嚴格封控下的上班簇,還是在小心翼翼的生存環境中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安全感。

整個2020年,因為加拿大和安大略省政府的嚴格管控,還有公司強制性佩戴口罩的政策,直到聖誕前夕,我上班的公司里才出現了有兩個陽性患病的通告。當時的政策是患病者和密接者都需要隔離一至兩周,再憑核酸陰性證明回崗上班。當然,這兩周是可以拿政府發放的Covid-19 特殊補貼的。

2021年全世界疫情很嚴峻,起起伏伏,安省和多倫多的防疫政策開開封封,已記不清更改過多少次。實施了嚴格的疫苗接種措施,出入任何公共場合都需出示兩次疫苗接種證明。

公司里相對太平和安全,又也許只是因為公司里不再發布員工得新冠的通告,我不知情而已。這一年我知曉的感染者更多的是女兒的同學和朋友,或者其他的年輕人,而且大多數是去美國得的新冠,但年輕人們似乎並不在意。而且在見識過眾多的輕症和更多的陽康者后,人們出行旅遊或聚會的膽量更大了。

2021年的聖誕節起,公司里就開始零零星星傳著有人得病的小道消息。到了2022年三月底,得omicron 的人突然一下子多了起來。這時的多倫多已處於半開放狀態。

在保護個人隱私的自由世界里,是不能隨便議論是誰病了,更不能直接詢問當事人病症是什麼,如何治療隔離的,怎麼痊癒的。公司更是多次發郵件通知強調這一點。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八卦,有滿天飛的小道消息。

有人沒來上班,不確定他是在家上班,還是在休病假?病了?是新冠還是其他疾病?陽了回來上班,轉陰了嗎?會傳染嗎?和他接觸有危險嗎?

一切的疑問都沒有肯定的答案,要從八卦和小道消息中猜測。而謠言和小道消息讓各種信息更加地混亂和人心惶惶。

公司里不時從某處傳來咳嗽聲,和同事交談經常聽到啞聲和鼻音。

但哪怕有人在你身邊咳得快要暈倒,然後一臉鎮定地告訴你他只是感冒了而已,你也不能詢問他的病因詳情,只能淡淡地來句「Are you ok」, 然後悄悄用手掐緊了鼻樑上的口罩夾片,默默地走開。

以至於今年6月中,在多倫多全面解封的前夕,當我看到眼前的Covid-19 自測棒顯示陽性時,竟然沒有一絲三年前的那種緊張和害怕,只仿若一枚久埋的地雷終於爆了,那是中招后的一種釋然,意料之中: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

幸運的是,我的癥狀不算太嚴重,沒有發燒,只是嗓子如刀割般難受,說話的聲音啞啞的,口裡發苦,吃了泰諾,在床上躺了幾天。前前後後折騰了約兩周才感覺到自己恢復了一些元氣。

這時政府的政策已經從自我隔離五天縮短為三天就可以回崗上班了。但陽過的人都知道,三五天是轉不了陰的。五天就轉陰說明你早在五天前沒測的時候就已經陽了。可見平日里我們周圍有多少正陽人

我不清楚自己是何時何地感染的,想來大概率是在公司組織的BBQ時被傳染的。

不幸的是,我很快傳染了全家人。還在沒有癥狀又不自知的情況下無意中傳染了朋友。

我請了五天病假后,又居家上班了五天,隔離了兩周才回到四面咳聲的公司。但老公只在家休了三天後,就被公司一通電話催著上班去了。

朋友連續高燒三天,吃泰諾也退不下去,打電話給家庭醫生和急救中心,被告之要自我隔離,不要出門,不要來診所。沒有開任何處方葯,沒有任何檢查。讓人無語也無可奈何。好在五天後終於退燒了。但病毒已傳給了全家老小。

在多倫多的熟人一個接一個地病倒。大家在微信群里交流各自的病情和自測自治的經驗,相互鼓勵打氣,陪伴著逐漸康復。

我和同事朋友們都是在家用Covid-19測試盒自測為陽性的。像我們這種自測陽性的患者,是不包括在政府統計和公布的新冠數據里的。

今年夏季,多倫多徹底全面開放,各種體育娛樂活動比賽聚會全部恢復。到了十月的感恩節,十一二月的聖誕季,各種聚會更是達到了三年的頂峰,幾乎恢復成疫情前的狀態了。

十二月初,在世界盃的狂歡聲中,在武漢的親朋好友相繼病倒的同時,我們公司也是突發疫情嚴重。十幾位長期居家辦公的同事因一次培訓聚集而先後得了Covid-19,而另一些人因聖誕前的一晚party而紛紛咳嗽生病請假。以至於人事部又一次發郵件呼籲自我感覺不適的人居家辦公或請假,上班的人盡量佩戴口罩。

根據政府的防疫政策,現在測試陽性的人也不用自我隔離,可以照常上班。所有的疫情福利補貼也早已取消。

在巳經逐步恢復正常生產和生活狀態的多倫多,現在還沒有陽過的人真是如大熊貓一樣珍稀。不管是自測還是不測,不管是新冠還是流感,每個人都見識過身邊的人陽過,陽康,甚至重陽過。大多數人都沒有造成重症,見多了,親歷了,也就無畏了。

聽著公司各個角落時不時傳來的或輕或重的咳嗽聲,每個人都已經可以做到面不改色,熟視無睹了。

政策和制度都只是一種免責的條款。相比正常的生活,沒人再在乎這個折磨人的病毒,從政府到個人,全員躺平地接受一切後果。


(三)

近日中文網上流傳著一個關於疫苗的段子:

疫苗的作用首先是免疫,如果打了疫苗還能感染,感染以後到重症時才能起到緩解和保護作用,那就不應該叫疫苗。

疫苗的作用就應該像套,戴著它為的就是不懷孕,而不是為了做人流的時候不那麼庝。

所以說,這幫磚家不光是蠢,還他媽壞!

這段話據說是王朔說的,真假不知道,但的確犀利,一針見血。也成了很多人吐槽國產疫苗的引用語,爭搶著要打美國輝瑞的疫苗。

其實,在美國和加拿大,打了輝瑞疫苗的人一樣得Covid-19,得兩次三次的人也比比皆是。在多倫多,我身邊陽過的人們,哪一個沒有打過兩針疫苗?Pfizer-BioNTech輝瑞的,Moderna莫德拉的,其中還不乏打過三針四針的。

不知道國內的人們在知曉這樣的實情後會不會多了種失望?

這三年病毒不斷變異,從2020年初發現新冠病毒至今,已經經歷了阿爾法(Alpha)、貝塔 Beta)、伽馬(Gamma)、德爾塔(Delta),以及如今傳染性極強的奧密克戎(0micron)多個變異體。且不說病毒的變異導致接種的疫苗失效,就是當初大規模的強制性接種輝瑞疫苗也是在臨床實驗數據並不完善的緊急情況下特批准許的。

2020年初的武漢封城沒有錯,如今各國的全面放開,恢復經濟恢復正常的生活也是必然的。可怕的是一成不變的教條,是一種極端到另一種極端的突變,是把治病防疫利益化的組織和制度,是沒有審時度勢地調整政策,沒有科學地對待最終人與病毒共存的自然規律。

這三年裡,見過太多的翻手覆雲,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河東河西的轉變周期從俗語的三十年縮短為如今的三年,疫情初時的抗疫英雄如今被人懷疑指責爭議不斷,當初溫暖人心的醫生護士成了如今被人嫌棄的大白,救命的核酸檢測成了無良心者的謀利手段。

這三年裡,文化和觀念的碰撞,科學與謠言的較量,正宗醫學和民間偏方的拉鋸,政治和資本的推波助瀾,無一不讓人眼界大開,嘆為觀止。

中國的政策朝令夕改,層層加碼,防疫抗疫的結果與官員頭頂的烏紗帽相連,人心惶惶;核酸檢測、隔離制度與可觀的政府補助金額變成了一些人發財的機會,救人的措施成了無良的產業鏈。

加拿大政策的制定首先顧慮的是免責。就如加人從小就熟知的幼兒園、託管中心、學校、夏令營組織集體活動之前,家長必須鑒的免責協議一樣:參加活動產生的一切後果自負。至於政策措施公布后,具體的實施與執行,那是另一回事。沒有官員會被結果牽連,也不會有任何人真正關心和負責。

世上本沒有救世主。

國情不同,文化不同,觀念不同,作為平民百姓的工薪簇,無論何時何地,一切只能隨大流聽天命求自保,無可奈何也無能為力。

嚴苛與冷漠只是兩個極端,沒有誰比誰更好。沒有哪個政策哪個制度是真的完美,也沒有誰真的戰勝了病毒,人類和不斷變異的病毒最終是要妥協共存的。

當北美和歐洲敞開國門,對疫情不再防控時,當世界盃在卡達狂歡時,中國處於嚴控狀態。而當中國宣布將從202318日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強制隔離時,西方開始了對中國的入境管理和核酸檢測。中西方的步伐始終不一致。

作為移民,這種娘家和婆家的不和諧甚至對立是我們最為痛苦的事情。

世界和平不僅僅指的是沒有戰爭。自由也不僅僅是行動或言論上的暢行和暢言。就如同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性格的人和家庭關係,什麼時候,東西方文化能和諧交流包容,各種政策體系能和平共處發展,這個世界才是真的自由博愛和包容的,人類才是幸運的。

虛偽也好,無能也罷,事實就是,從2019年底至2022年底,整整三年,全世界的疫情終以心照不宣的全民免疫而全面放開了管控,可能,就要結束了?

可這個全民免疫並不是全民接種疫苗免疫,而是真的病毒性全民免疫。

三年的疫情,是一場人類共同的災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疫情的試驗品和犧牲品。

又到年尾了,真心地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新年快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2-12-31 22:28
您的文章讀起來舒服,描述細緻,層次清楚,觀點也能看得懂。簡單的說幾點 ---

1)關於疫苗,剛看到這篇文章對不同的疫苗作了較為全面的比較。您可以看看是否感覺客觀 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22/12/30/1143696652/chinas-covid-vaccines-do-the-jabs-do-the-job

2)關於政策和制度,當影響了每個人的生存生活質量(程度不同)和產生大幅度社會效應時,特別是互為影響時(全球化,地球人概念),一定會有比較,分析和批評。如果這些思維和表達的活動能夠具體,細緻,客觀(以事實為依據),分析因果關聯,找出問題所在並相應的解決方法,也許就更能實現您希望看到的 【什麼時候,東西方文化能和諧交流包容,各種政策體系能和平共處發展,這個世界才是真的自由博愛和包容的,人類才是幸運的。】但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一黨專政的制度里不允許人們自由表達政府不想聽到的,關於現實問題的觀點。這是制度的根本區別。您生活在加拿大,才有可能得到這種平等表達的權利和機會,可能達到共識的方面就深入,不可能共識的觀點也能共存。這是現代文明和諧的基礎?

3)【當北美和歐洲敞開國門,對疫情不再防控時,當世界盃在卡達狂歡時,中國處於嚴控狀態。而當中國宣布將從2023年1月8日取消入境后全員核酸檢測和強制隔離時,西方開始了對中國的入境管理和核酸檢測。中西方的步伐始終不一致。】

基本屬實。 是否說明以下:既反應出不同觀念,制度和方法不僅在哲學價值觀層面的應用,即決策的依據方面不同(抽象意義和絕對意義上的參照標準), 也反應出相互影響的程度變化(相對意義)。因此,綜合導致決策錯位的現象,同時反應出產生不同現象的本質因素區別。

4)您多處提到免責二字。 【政策和制度都只是一種免責的條款。】 是的。這正是平等哲學觀在制度設計以及立規立法立策過程中的方法應用。 管理階層與被管理階層在具體事項中牽涉到影響程度時的方法共識。就連使用網站也有 terms and conditions 的雙向認同的免責簽字,稱為契約精神和實踐,不同於極端不透明的政府單向決策發號施令,或者等級觀應用中容易產生的勉強,強制,壓迫的方法。
回復 紅杉 2022-12-31 23:15
俺家在武漢的人也羊了
回復 jchip 2022-12-31 23:27
地球人不肯一起犧牲2個月把病毒捂死,1聲嘆息。
回復 Smilingsnow 2023-1-1 01:14
浮平: 您的文章讀起來舒服,描述細緻,層次清楚,觀點也能看得懂。簡單的說幾點 ---

1)關於疫苗,剛看到這篇文章對不同的疫苗作了較為全面的比較。您可以看看是否感
謝謝!
回復 Smilingsnow 2023-1-1 01:15
紅杉: 俺家在武漢的人也羊了
希望你的家人早日康復!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回復 紅杉 2023-1-27 09:08
Smilingsnow: 希望你的家人早日康復!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謝謝!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2: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