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之二十武漢重啟
4月8日,封城第77天,武漢重啟,客運、高速、火車、機場離漢通道解除管制,全面開通。
凌晨零點,武漢地標之一——百年江漢關的鐘聲敲響。直播視頻里,渾厚的鐘聲伴著不眠的人們興奮的歡呼聲,看得人眼眶濕潤。
長江沿岸,黃鶴樓、龜山電視塔、長江大橋、各高樓大廈、眾多立交橋被一一點亮。武漢三鎮燈火璀璨,漂亮極了!
燈火通明的武漢各高速站口,隔離關卡被移開,開始放行離漢的車輛。等候多時的車輛一輛又一輛,魚貫而出,幾乎沒有停歇。
火車站正式開通運行,旅客依次檢查體溫,出示綠碼,進站上車。預計8日當天將有5萬多人離漢。
其實,首批離漢的大多是這些日子被困在武漢的外地人或者是在外地工作春節前回漢探親的武漢人,近千萬武漢居民仍在小區里有限制地活動。
前些日子,武漢各地相繼發現一些無癥狀感染者,一些小區被取消」無疫情小區」,又重新啟動封閉式管理模式,進出社區都要查證件刷健康碼。
父母住的小區仍是無疫情小區。但小區居委會還在不斷地每天用喇叭廣播、在微信群留言來提醒大家: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請各位居民除工作生活必須出門以外,不出門、不串門、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恐慌、早發現、早報告、不信謠、不傳謠,堅持就是勝利,不要讓無數人的努力功虧一簣!還勸告65歲以上的老人不要出門。
最近一個多月的居家採購生活,讓爸爸已成了一名熟練的網購者。除了食物,一些生活必需品也開始從網上訂購了。送貨的時間也越來越快了,爸爸隔幾天就要去小區大門口拿快遞。那天的物品被放在小區里的快遞箱里,這才發現快遞員可以進小區了。
前幾日,父母樓下小街的早點鋪子陸續開門了。這些鋪子的主人大多是鄰近省市的外地人,封城前幾日回老家過年去了,往年正月十五前都會回來營業。今年自3月底開始回漢,店鋪清潔消毒后,先後開門營業了。每天早上,卷連門半開,只外賣,不堂食。但邊走邊吃,在路邊站立著吃,這對於正宗的武漢人來說,真是小菜一碟,甚至是一種樂趣!
媽媽每天從樓上看著樓下漸漸熱鬧的早點鋪子,看著人們手中一碗碗的熱乾麵、糊米酒、豆皮、面窩、小籠包,不停地感慨這市井武漢的特色過早畫面,但還是忍住不讓爸爸下樓去買早點。
4月8日後下沉幹部和志願者都要撤走。小區仍然由原來的工作人員管理,居民憑綠碼進出。
各省援漢援鄂醫療隊陸續從武漢撤離,目前僅剩下500精英醫護還在幫助救治重症患者。有五個從東北吉林援漢一直留守到現在的護士長,在離漢前終於忍不住提出想看看聞名已久的黃鶴樓。武漢各部門協調安排后,特批她們臨行前登上關閉了兩個多月的黃鶴樓,參觀了武漢美麗的夜景,以此感謝這些為武漢拼過命的白衣天使們。
從封城至今一直在武漢的副總理孫春蘭前幾日去視察了武大。武漢有國內最多的大專院校學生。大學何時恢復上課和怎樣維護正常安全的校園環境,也是武漢重啟后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今天的武漢微信群里,大家都很興奮也很冷靜,相互還在不斷提醒:現在最好不要隨便出門,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更不要隨便出漢出省,雖然喊著武漢加油,但外地人民還是談武漢色變。武漢解除封城后的第一個14天甚至第二個14天才是真正的關鍵!
重啟需要慢慢地才能恢復一切如常。對於還要繼續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來說,不管今後的日子如何,解封還是對被封城整整76天的武漢人意義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