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
之
普通人的聲音
自從開始關注武漢的疫情以來,我每天越來越多的大量時間都被相關的信息佔據。既有央視新聞,也聽多倫多的英語新聞,既看官方發布的文件,也看網上和各種論壇中的小道消息,還有微信群朋友圈裡的各種文字和視頻,試圖在爆炸般的信息量中判斷著真偽,找尋著真相,在各種專家學者的疫情分析和預防指導中擔憂、懷疑和恐慌,在無助和無奈中滿懷希望。
封城的當天,我沒有聽到從上到下任何一級官員對武漢病情安慰、統籌安排、鼓舞人心的聲音,只有冷冰冰的交通管制的封城禁令。所以在除夕夜,當我聽著央視主持人們聲情並茂的詩朗誦,看著身著白色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奔跑穿梭宛如災難電影般的救人場景,聽著網上武漢病人哭訴求醫的聲音,我仍然有著武漢被拋棄了的凄涼感覺。我沒有看完晚會上那個唯一和武漢有關的節目。我寧願在小品尷尬的笑鬧聲中掩蓋著自己內心的恐慌和不知所措。
全國各地的醫療救助,物資援助,火神山醫院的建設神速,醫護人員的奉獻,治癒病人的感激,看央視新聞確實帶給人無窮的正能量,滿滿的溫暖。每當我心情壓抑、恐慌,無法言表的時候,看看這些,的確又對明天充滿了希望, 心情好了許多。
但我看得更多的是網上各種各樣的文字圖片和視頻,那裡真實和謠言並存,既讓我看到了人性的醜陋和邪惡,也看到了善良和溫暖。
元月27日,封城第五天,朋友圈裡出現了一小段視頻:武漢數萬人相約晚八點開窗齊唱國歌。儘管第二天被專家們緊張喊停,怕造成傳染。從小生長在武漢的我知道,那是大大咧咧的武漢人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在前所未有的封城的壓抑和恐慌中,在各地人們嫌棄的目光中,發泄心中的委屈,給自己加油打氣的聲音。
在封城最艱難最壓抑的第一個星期里,幾個年輕的武漢音樂人錄製了一曲《武漢伢》,在網上流傳:綿綿細雨中,那些熟悉的街道清冷的讓人心慌,輕輕吟唱的旋律中帶點熟悉的漢腔,聽得讓人淚奔:我的城市生病了,我卻依然愛他。
一位年輕的武漢志願者拍下了幾集視頻短片:《武漢封城日記》。沒有明星,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只有陰冷的雨天、無人的街道,聊天般的旁白,簡簡單單地記錄著武漢封城后的普通人的各種生活狀態。那位用輪椅推著出院的老伴步行三小時回家的老爺爺,深深地感動著我。想起了我年邁的父母。看得人心裡難受,心底里卻又湧上一絲溫暖。
高中老師不幸患上新冠肺炎病逝,他的兒子撰文講述他染病求醫的經歷,平淡述事,卻透著濃濃的悲傷和無奈,在各個熟識的人們微信群中不斷轉載。沒有追悼會,這就是特殊時期的深深哀悼。
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網上那些陌生人的文字故事。不幸患病的大學生求醫治療的經歷,讓我對病毒不再那麼陌生和恐懼。父母患病後,在孤獨和恐懼中快速長大的膽小的女孩,讓我深深同情的同時有了面對災難的勇氣。一家連鎖便利店的年輕老闆在封城期間堅持營業,給附近小區的人們配送食物蔬菜和各種生活必需品。他日記里瑣碎的生活記事讓我對父母親人們的擔心放輕鬆了許多。我年輕時喜愛的漢派女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記,更是帶給我深深的震撼和思考。
還有網上各種調侃的段子,武漢人不信邪、不服輸的市民氣,樂觀積極的心態,給大家無聊和無奈的居家隔離生活帶來了些許輕鬆和快樂。
生活的艱辛和不易,讓我們更加現實,也更加勇敢和努力。
這一個多月來,我一直想把心裡的悲哀與感動、不解和疑問、恐懼與憤怒寫出來,卻因種種顧慮和波動的情緒一次次放棄:怕因武漢人的身份遭人嫌棄, 怕內心的悲傷和恐懼給文字輸入過多的消極情緒,怕失去對明天的希望。
當聽到越來越多認識的人染病,當同學微信群被封,當家人住的小區有了新冠肺炎病人逝去,當父母家的樓棟有了第一例疑似病例,當意識到病毒離我的親人朋友們越來越近,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已經不可避免地深深地被捲入到了這場災難之中,我終於提筆完成了那篇流水賬似的文章《我的家鄉》,只為記錄下我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聲音。
今天武漢已經封城二十三天了,武漢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達3萬七,全國累計已達6萬6。
疫情還沒有很好地被控制,我還會繼續寫下去,只是希望這後續會越來越短,儘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