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論公知的消失

作者:koolaid  於 2018-5-10 19: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曾幾何時,公知與小鮮肉一樣,成了一個負面的名詞。過去,我們可以在媒體上經常看到一些文章或節目,作者發表了一些不那麼主流的意見,有些引起了廣泛的共鳴,有些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因為他們討論的題目,往往與公眾關心的社會問題有關,所以,發聲者被人們稱之為公共知識分子,簡稱「公知」。

最初,公知還是一個中性的名詞,雖然很少有表揚讚賞的意味,但起碼不那麼負面。對一些公知引起的話題,人們還能在媒體上充分地討論一下,或者是激烈地爭論一下。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種平等理性的討論越來越少了。在一些媒體上,不論什麼人,不論聲名卓著,才高八斗,還是平頭百姓,升斗小民,只要發表的意見與主流不符,人們便把一頂「公知」的帽子扣上去,根本不與你討論所發表意見的對錯,是數據有誤,立論偏頗,還是邏輯混亂。

在網路環境里,人們難免要展開意見交鋒。而意見交鋒一旦形成,有些人往往不是從理性的分析出發,而是立即搶佔道德的制高點,先把對方推下「賣國」,「漢X」的坑裡,然後自己就可以掌握話語權。而被推到坑裡的人,便無還手之力和招架之功了。有的時候,站上道德制高點或擁有話語權的人,往往還可以抓住別人歷史上和生活上的小辮子,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從此讓人在論壇上銷聲匿跡。這也是為什麼「公知」越來越少的緣故。

公知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民國時期,最著名的公知,應該算是魯迅吧,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有獨立人格的硬骨頭。連共產黨也把他封為左翼文人,雖然他把真正的左翼文人斥為四條漢子。

中國歷史上不乏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文人或者說公知,是構成這種時代的基本要素。唐朝的中國可以說是當時地球上最發達的國家,也是文人騷客多如星辰的朝代,他們為開元盛世增添了光彩,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瑰寶。歷史大浪淘沙,那些帝王將相,頂多留下個名字,有的連名字也湮滅了,可是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吟唱的佳句名篇。

所以,不論什麼年代,是戰亂頻仍還是太平盛世,公知始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群體。美麗的森林需要有鳥的歡叫,清澈的河裡需要有魚兒在暢遊。化工廠排出來的水再清澈見底,如果沒有魚能存活,那就只能說明水質被污染了。

公知的存在,說明人們還有自由思想,自由表達的空間。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6: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