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
(黃召20180426)
《中華文明》系列是我們易家推出的關於中華文明誕生、發展和未來展望的系列文章。
什麼是中華文明?「中」字從何而來?這得追溯到上古的蒙昧時代,在蒙昧時代華夏先民機緣巧合地獲得了一塊適用於耕種的土地,從而進入了農耕時代。農耕帶來的充足的食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土地成為了人們非常重要的資產,直至人們所有的生產活動都只能圍繞著耕地進行。進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被耕地約束,他們整個人生的活動軌跡不管向哪個方向擴張,最終都只能回到以耕地為中心的中心點。所以中華文明的中字來源於上古的農耕時代。(或許有人會質疑:古人居住洞穴,洞穴也是古人活動的中心點,為什麼洞穴時代不能發展出中華文明?首先洞穴時代太過原始。其次是洞穴空間有限只能解決一個小家族的生活問題,洞穴在解決了小家族的生活問題的同時也限制了家族成員的發展。農耕卻是可以在耕地的周邊不斷擴大耕地面積,使一個族群不斷壯大,最終發展出一個文明。)
上古的農耕時代帶給人們的變化不只在於生活方式,甚至連思維方式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那個時代誕生的河圖、洛書用最簡單的星星點點圍成的圖案記錄了先祖們對世界的最初概述。這樣的概述是先民在哲學層面對認識世事和發展規律方面的表達。(河圖洛書最終演變成了易)
「中」字最初是以空間理念而存在的(人們的活動範圍),所以它首先催生的是空間範疇內的河圖與洛書,後來「中」字發展成為哲學時,它的理念運用到了各方各面。在人們的處事方式上,它催生了中庸。在人們的醫療方面,它催生了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