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納智夫:談中國房產中介 vs. 美國房產經紀人的區別

作者:海納智夫  於 2018-3-3 14: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筆者工作中時常被客戶問及美國房產經紀人是不是等同於國內中介?這裡說一下兩者區別 

美國房產經紀人 vs. 中國房產中介

經紀人與中介不單單是名字上的差異。與中國中介門店裡面穿黑西裝,白襯衣的年輕小夥子與姑娘不同,美國的地產經紀人平均年齡是57歲,從業時間15年,92%的經紀人有大學及以上教育。房產經紀人和中介是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美國的房產經紀人與房產經紀公司之間是合作關係,不需要坐班,獨立開展業務,依靠個人的口碑獲客。

無證中介 vs. 經紀人執照

國內中介行業准入門檻低。2014年,中國的房產中介從業人員超過100萬,而在註冊期內的房地產經紀人只有9840個。也就是100個房產中介人員裡面,只有不到一個是持證上崗。美國的國家經紀人協會也有100多萬會員。房產經紀人從業都要持有效執照。以筆者所在洛杉磯地區為例,要成為一名房地產經紀人sale person,首先必須上三門指定的課,然後通過房地產經紀人考試方可取得執照。取得執照的經紀人還要定期參加測驗考試,接受再教育,以保證房地產經紀人的專業水準和服務質量。

房源信息 vs. 交易顧問

在中國,中介最大的價值就是房源信息。因為地產網站上面的大量二手房源都是虛假信息,是房產中介用來獲客的手段。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美國的經紀人的一大作用也是提供房源信息。現在,經紀人的重要價值是房屋交易的諮詢顧問。因為在美國,消費者和經紀人在網上看見的房源基本信息是相同的,不存在房源信息的不對稱。2015年,美國70%的房屋成交中,房子是由買家自己找到,然後再委託經紀人完成購買程序。

中間人 vs. 委託人
在中國,中介把買家與賣家聯繫到一起,以中間人的身份撮合交易。成交是最重要的目標,所以房產中介通常給人的感覺就是「賣房的」。在美國,實現經紀人獨家代理制度,通常買家與賣家都有各自的經紀人。經紀人做為用戶的委託人,全權代表用戶的利益。在交易過程中,買家與賣家並不需要見面。

公司傭金 vs. 個人傭金
房屋成功交易后,中國的中介公司通常會拿走交易傭金的80%以上,而促成業務成交的業務員卻僅僅只能拿到小頭。在美國,交易傭金則屬於經紀人,經紀人僅需向經紀公司繳納固定的日常管理費用。另外,不同於中國,南加州房產交易傭金是由賣家支付,通常交易是房價的5%,賣家經紀人與買家經紀人各獲取2.5%,買家則不需要向經紀人支付任何費用。

中介公司口碑 vs. 經紀人個人口碑

在中國,消費者選擇經紀人先是選擇中介公司。選擇目標區域規模大的幾家中介公司,找上多個中介人員來提供服務。在美國,消費者則是根據經紀人的口碑來做選擇。通常會通過朋友推薦,網路搜索等途徑,選取三到四個經紀人進行面試,確定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經紀人來提供服務。在美國,一個經紀人向買家提供了某個房屋的信息,那麼這個房屋就只能通過這個經紀人來成交。
相對而言,美國買房更加透明丶公開,法規對消費者的保護也更好。在美國的買賣房屋的整個過程中,有許多的第三方機構來協助房屋買賣的進程,如房屋估價公司,房屋檢查師,公證公司,銀行丶以及經紀人,產權保險公司等等,每一個機構都在買賣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功能,保證房屋買賣的公平和合理。

在美國購房,選擇一個優秀的房產經紀人就是置業成功的一半。

2018年3月2號於美國洛杉磯

海納智夫,南加州持牌地產經紀,本名周幸, 微信xz1987916, 電話626-271-420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14: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