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結束后,原告、被告及法官又繼續「私聊」了一會。主審法官詢問了一下我對本案的想法。我告訴他:如果有可能達到我的目的,就請法官努力地去爭取一下;如果沒有可能達到我的目的,就儘快作出判決,讓我儘快地進入上海市高院。法官笑了笑說:結果可能不會讓你滿意。我說: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快一點作出判決。
由於上訴狀是交給一審法院,然後由一審法院交給上級法院。所以,我對主審法官說:如果上海市高院的「認為」與你們一致,也麻煩告訴他們,請他們快一點作出《終審判決書》,這樣我就可以儘快進入最高人民法院進行審理了。法官答應了。
上海開完庭后,我又和後續趕來的上海的網友見面,也介紹了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的一些基本操作規律,就準備返回武漢。本來我可以直接返回武漢,但想到在回家的途中要經過南京,我就買了一張到南京的車票,順路到南京拜會一下南京的網友。到了南京,見了很多網上的朋友,也介紹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運用方式后,就坐車來到火車站。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因為要過清明節了 ,回到武漢的車票竟然買不到。我索性在南京找個旅館住下來看看當地的名勝古迹。我有個習慣,就是隨手拍,看見什麼具有新聞價值的東西就拍下來。其實這也是一種「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做法。從2010年我的名為《太搞笑!老年證年檢,先要進行體能測試》的第一個帖子發到網上並被武漢晚報刊登在第一版后,我就常常以新聞工作者的眼光和角度來觀察事物併發布到網上,這樣就增加了自己的知名度及寫作、炒作的能力。
當走到了南京城的古城牆下時,我對幾百年前古人修建的這麼雄偉的建築感到震撼。也為南京城牆的保護感到欣慰。我隨手照了幾張相片,並構思如何發這個帖子。忽然我想到我也照過武漢市有類似的城牆。回到武漢后,我把照片找出來以《南京城和武昌城的比較》作為對比發到網上。
我對自己在網路上發的帖子會刻意關注和呵護。通常來說,我發了一個帖子上去,這個帖子就在「最上面」,等另一個人又發了帖子,我的帖子就往下降一個,等新發的帖子越來越多的時候,我的帖子就慢慢的沉下去了,沉到第二頁、第三頁,別人也看不到了。如果我自己回復或者別人留言,我的帖子又到第一排。但我不可能一個人自己給自己留言(馬甲是另一個做法),所以更多的人留言或者回復會增加帖子的置頂時間,也就增加了關注的人數。而一個網站或者網站里的板塊,只有發的帖子多或者帖子吸引人,才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對於那些發帖子的活躍分子,版主當然會關注且適當的照顧。有時候版主也會主動把你的帖子置頂(這種置頂是在新帖的上面,不受新帖子及留言的影響),這樣在第一頁停留的時間就會比較長了。所以多發帖、發有吸引力的帖子既是提升自己觀察能力及表達能力的一種做法,也為與版主搞好關係打下基礎。因此,我也並不在意網友得到是怎麼評論的,好壞都行。在發新聞帖的時候,有時又加上一些維權內容的帖子,這樣憑著自己的人氣,版主一般會予以照顧。對於提出支持或者反對意見的網友也盡量在第一時間予以回復。
有時我也在其他省市的地方網站上註冊併發帖,武漢市房管局的手有時也伸不到那麼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我的帖子出現在網上。而百度搜索時,就會有時也多註冊幾個網名(俗稱「馬甲」)自己頂自己。曾經在一個論壇里註冊了十幾個網名,自己和自己爭議,以爭取置頂時間。置頂的時間越長,點擊率就越高,被人關注的幾率就越大。
有時我把帖子發到人民網、新華網上,然後把帖子的鏈接技術性的鏈接到國綱網上,武漢市房管局只能幹瞪眼。
很快,關於《城牆》帖子的點擊率直線往上升。網友的留言也很多。其中有一個留言非常有意思:「你是不是想說南京的規劃部門考慮周到,修建立交橋等交通設施要保護古迹,然後又說武漢規劃部門是吃屎的。最後說南京比武漢屌?」這種留言也是我非常喜歡看到的。
網路炒作讓武漢市房管局不勝其煩。回到武漢后,我又到武漢市房管局去,正巧遇見市房管局的周玉珍原局長在一樓指著牆上「情系百姓」幾個字說:這幾個寫得好!我冷冷的說到:寫得好又不做。
周局長和黃副局長等人一回頭看見了我,黃副局長對我說:你有什麼事?
周局長說:他是落私戶!
「落私戶丟人么?」我說:你們欠我的房子我不該要?
黃副局長說:落私找「信訪處」。
我說:信訪處是一個非法機構。
周局長說:我們剛剛拿到批複啦。
我剛剛準備再說點什麼的時候,市房管局一大批保安簇擁著幾位局長趕緊離開了。看著她們離開,我也懶得說什麼。我要做的就是使出殺手鐧來讓他們把批複給我。我向市房管局寫了一份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市房管局公開他們剛剛獲得的《批複》。房管局也很得意的把他們獲得的《回復》向我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