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
美國的亞裔要被細分了!
原創:心常在、冬尚食
亞裔只佔美國人口的 5.6%,是少數中的少數。然而,近年來亞裔在美國的日子並不太平。
由於傳統文化的關係,亞裔重視家庭重視教育。各項統計表明,亞裔在教育經濟程度上遠高於美國平均水平,被稱為 「模範少數民族」。
可是,現代社會並不總是獎勤罰懶。
亞裔的種種優秀表現,竟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歧視,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申請大學的時候:相同的學校,對亞裔學生的錄取分數線和資質要求,比對其他族裔的高出一大截。
近年來,針對這種歧視的抗爭一直沒有停止過。與此同時,分化瓦解亞裔的小動作也越來越多。某些人,包括亞裔,突然靈光一現,搞起了亞裔細分的運動。

你沒聽錯,只佔 5% 的亞裔人口,還要再分出十幾個國家來, 美其名曰「為亞太裔建立更精確的統計檔案」。而其他種族卻不加區分。
反種族屠殺的國際性權威組織曾經總結,
種族滅絕有八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細分,
把特定種族的人群劃分出來。
嚴格說,
細分未必會導致種族清洗,
但是,種族清洗必然有細分打頭陣。
這個風險,誰會願意去冒?

這種從邏輯上完全站不住腳,從內容上細思恐極的法案,居然在短短几年裡,席捲了美國很多地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多個州通過。
我所在的馬薩諸塞州(以下簡稱麻省)也不能倖免。
麻省華裔細分法案到底是什麼鬼?
2017 年 1 月 23 日,麻省立法委員 Tackey Chan (陳德基),向州議院下屬的Administration and Regulatory Oversight Committee(政法委員會)呈交了一個提議, 要求所有的州政府機構和半政府機構(如高等教育系統和醫療系統)在收集、彙報和確認有關亞裔的數據時, 都必須對不同族裔的亞太裔美國人進行身份區分並報備,細分為中國,印度,其他亞裔,越南,和韓國五大亞裔族群, 從而在麻省建立起這五大亞裔族群精細資料庫。

這條提議呈交后, 在民主黨 15:3 占絕大優勢的政法委員會裡,得到包括州華裔眾議員黃子安、Rady Mom 等十多位議員的支持,於是該提議一天之內迅速被麻省州議會同意立為法案, 編號 H3661, 「麻省亞裔細分法案H3661" 正式出台。

2017年1月23日,麻省民主黨立法委員 Tackey Chan 提交」麻省亞裔細分法案H3661」
細分,究竟是為了精準服務還是種族隔離? 一時間大家爭論不休。
不管怎樣,「亞裔細分」 法案一旦正式立法實施,勢必邁出了把華裔和美國人口中 99% 的其他族裔隔離開來的第一步。華裔在就業、學區選擇、子女升學、從政升遷,甚至生活資源方方面面,都將會受到重大影響。
抗議了大半年,我們以為對方消停了
2017年夏天, 麻省民眾先後組織了三次集會示威活動反對 H3661。7 月 28 日中午,近百名麻州各地的華人居民聚集於麻省州府大樓前,抗議 「亞裔細分」 法案。8 月 6~9 日, 全美議員立法大會在麻省波士頓舉行,麻省的華人們帶著孩子們到會場前向 5000 多名來自全美各地議員抗議 「麻省亞裔細分法案 H3661」。8月27日,兩百多名華人在波士頓公園集會,以醒目的標語發出反對亞裔細分的聲音。
抗議期間,大家跟各選區議員,包括法案發起人 Tackey Chan 見面過好幾次。最後大家得到的反饋意見是——聽到我們的反對,理解我們的擔心,法案沒有足夠支持,應該不會再有進一步發展。
然而,我們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突然死灰復燃,差點被打個措手不及
H3661 立案后, 按照麻省立法程序屬於進入了徵求意見的階段,暫未投票決議。接下來一步將是公眾聽證會。2018 年 1 月 24 號,我們突然被告知 H3361 法案會是在 1 月 30 日的聽證會裡出現的時候,離聽證會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
當節奏完全被對方掌控的時候,這種政治上的時間差往往是致命的。
幸好我們生活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感謝騰訊,我們鎮反細分的微信群里很快就組織起來,大家忙而不亂,寫發言、收集簽名、給州立法委員會發郵件。
同時,微信群里開始緊急組織大家參加聽證會,連參加者如何拼車,留守的人如何幫忙照顧孩子,這些小細節都考慮到了。

對方小動作不斷,我們只有一腔熱血
小道消息說,法案的支持者一早從中國城的老年公寓用大巴運老人去佔位,會議大廳坐滿了後面的人就不讓進去了。聽到這樣的消息,越來越多的人決定參與聽證會。雖然聽證會一點才開始,為了保證自己能夠拿到入場券,大家的出發時間越來越提前。

7:20am
第一撥先頭部隊就已經出發,去觀察情況。
9:00 am
State house 開門,爭取一開門就進去。
10:00 am
我和幾位戰友,準備發言的一位五年級小學生,他的爸爸以及年邁的祖父母後援團抵達。
州議會大樓各層樓道里已經站滿了中國人,基本都是反細分的戰友。各區組織者分發反對 H3361 的胸牌和可以手持的告示牌。胸牌黃色非常醒目,戴上后敵我分明。
經驗豐富的戰友建議胸牌等進入會議廳再帶,以免被有心人發現阻撓。
我天真地以為,既然民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那我們贏定了
聽證會在地下一層的會議廳,我們被告知會議廳 12:30 開門,大家被要求分散到其他樓層的餐廳、圖書館等等,不要影響交通和正常工作。
聽話的群眾就分散開來,在走廊和樓梯上站著,讓出工作人員可以走過的通道,盡量輕聲說話,不打擾別人工作。不過保安還是不停地到處趕人,我們不得不走到旁邊的樓里等候。
快到 12:30 的時候,微信群里通知,可以排隊進門了。準備發言的人在會議室底層大門口處排隊登記,然後進入會議廳正廳入座。其他人可以從側門進去到達二樓看台和會議廳後排階梯座位。
大家落座后,我環顧四周,大廳里坐滿了,90% 以上是反細分的。大家一開始想舉牌示威,被保安制止,於是我們統一把告示牌放在桌面上。照片里可以看到,桌面上擺滿了我們的告示牌。

對方大概也意識到情況不妙,又搞出新的幺蛾子。
會議廳坐滿后,我們還有很多戰友在門外等待,被保安請到別的樓層休息。但是支持方卻不停有人一批一批進來。按主持人要求每個發言完的組織離開會議廳,這樣外面等待的人可以進來。應該是大家有公平的機會進入,結果一開始進來的幾撥人都是支持方的。他們的一些人還和保安笑著打招呼,看起來是認識的。後來我們提出意見,這才阻止了他們。
遊戲規則貌似公平,可開始玩,才發現被人耍了
一點稍過,會議正式開始。根據會議流程,發言將按登記順序,每個組織可以有三個人發言,每人有三分鐘的時間限制。
首先是法案發起人 Tackey Chan 發言,三分鐘到的時候他並沒有停的意思,繼續滔滔不絕,說自己的兒時經歷,一邊說作為中國人很驕傲一邊又說大家都認為亞裔數學很好但是他不是,大意自己不想被代表,所以要細分,各種自相矛盾不知所云。
他拉拉雜雜說了很久,反細分群眾開始噓聲四起,被主持人制止並警告。好容易等他說完了,他帶的助手發言,超時的時候大家不噓了,有人開始咳嗽,一下,兩下,很快很多人都開始咳嗽。主持人又制止了,說,我知道這是流感季節,但也沒那麼多人咳嗽吧。
Tackey Chan 的組織講完後主持人解釋,他們的同事們發言不限制時間,所以剛才超時沒有叫停,其他人三分鐘為限。

本以為現在該我方戰友上場了,大家排隊都排最前面的嘛!沒想到一個組織又一個組織,四五個都上去了,全都是支持方!
一個組織三個人,一個人三分鐘,到時間再拖一拖,很快就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支持方來頭都很大,波士頓華人前進會,昆西亞裔聯合會,中國城居民聯合會,South cove 社區健康中心,Tufts 公共衛生中心等等的領袖,大部分華裔。這些二代甚至三代亞裔,有律師,醫生,教授,老師,學生,話說的冠冕堂皇,口語流利。
支持的理由說來說去,無外乎我們亞裔里有很多國家來的,各族裔貧富比例不同,得某些疾病的幾率不同,需要收集細分的數據幫助教育,尤其是提供雙語服務,和更有針對性地提供醫療服務。支持者甚至有一個排華法案受害人的後裔!如果我不是亞裔,聽著也會覺得挺有道理:既然你們亞裔自己要求細分,為啥不呢?
到三點多,終於上來一個我們這樣的一代中國移民,我以為我方戰士終於上場,正要揚眉吐氣。沒想到,又是一個支持者。
為什麼沒見支持方排隊,卻都在前面發言?!
我們這時候才恍然大悟,這是有人利用體制內之便給他們加塞了!!後面還有叫了名字半天不出現的,原來是一個人填好多張表,前面已經發言過了的!敵人陰招很多啊!
再多的貓膩,也扼殺不了我們的聲音
他們再加塞也敵不過我們人多!戰友們終於上場了!
第一戰隊是 Andover 華人協會,他們請來了Andover 的州議員 James Lyons。他一開場就說我們都是美國人,都熱愛這片土地,不應該再細分,具體理由讓我們自己陳述。這讓這次對陣顯得不那麼純粹是華人窩裡斗。
華協領導發言沒有讀稿,是辯論型的,現場就針對支持方先前提出的觀點進行了反駁,他說:
提出法案的是華人議員,支持反對的都是華人,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這是一個分裂的法案。東南亞人群流動性很大,已經不能單以國籍分清族裔。
對於二代三代移民來說,自己祖輩從哪個國家來已經不再重要,難道前總統奧巴馬的孩子孫子以後填表都要填祖籍肯亞來的?
至於醫學角度更是無稽之談,哈佛醫學院研究發現,疾病與族裔的相關性還不如與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相關性大。夏威夷日本人在美國幾代之後一些疾病的得病幾率已經和美國人差不多了。
萊剋星頓第一組成員中有個華人老太太,說在美國生活了才 55 年,家族裡已有韓國,日本,菲律賓,義大利,等等族裔(我都記不全了,汗)We are all American!
這個發言受到大家熱烈鼓掌(當然,我們又被主持人阻止了)。
一個猶太人發言,他說這個法案讓他想起了德國納粹的猶太人registry,後來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如果說亞裔人口得糖尿病多,那麼印第安人得糖尿病的幾率是亞裔人口的兩倍,他們是不是要按部落細分呢?
很快已經快三小時過去了,正反方穿插著上場。支持者論點論據我就不多說了,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個 「更好的教育機會」,「更多能用於醫學研究的數據」,假大空的口號喊了一遍又一遍。
而我方戰友邏輯分明,推理嚴密,上能列舉文獻,下講個人感受,從各個方面說明這個法案的錯誤和危險,並且收集了各個年齡段,各個族裔的簽名支持。
由於我們之前噓對方,叫停,咳嗽,給我方喝彩,鼓掌都被制止,後來我們就改為揮手支持。每次精彩發言結束全場都是揮舞的胳膊 ,很是壯觀。

來自反細分人群的肺腑之言
如果細分是要為了給某些 underrepresented 弱勢團體爭取資源,我們絕對支持這個目的,但是這個方法不對。
今天來反細分的大多數人都是不需要政府資助的,把亞裔按起源國劃分只會浪費政府資源。真正的解決方法,應該是按社會經濟地位 social economic status 劃分。許多在生產線上工作不能來現場的柬埔寨工人簽名反對細分,這說明這個法案根本不能真正幫到需要的人群。
如果收集細分數據是為了醫療,也說不通。支持者里很多醫生都說需要數據支持研究,醫療數據已經有很多,再額外用新的表格採集同樣的數據意義有多大?所有醫生都要更多數據卻幾乎沒有人,難道沒有人想過這個舉動可能帶來的危害嗎?
有醫學專業人士舉例說,如果說不同族裔得某種疾病的幾率不同,那有一種癌症 NSCLC 非小細胞肺癌在東南亞女性中比例最高,但是總人口基數小,所以抗癌藥 ZYKADIA 研製出來后病人主體卻是白人和黑人。所以這樣的數據意義並不大。
支持者在現場發的傳單上有五個理由,四個都是關於雙語服務的。這個理由實在是太牽強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生於此長於此,應該沒有語言問題,此法案仍然要求收集他們的 country of origin,說明法案真正目的不在於提供雙語服務。
為了夢想而戰鬥
如果這個法案好,那分享給各個族裔如何?黑人兄弟站出來反對:這樣的數據收集后誰能保證不會被拿過來做損壞自己利益的事情?
這樣一個旨在分裂的法案,代價之大,所得之微,是否值得?
一個越南人發言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庭幸福,後來越南排華,因為曾祖父是中國人,他家在越南被迫害,來到美國。他好不容易安下家,不希望他的孩子再次經歷同樣的惡夢。
今天的反細分發言的隊伍里有醫生護士教授,有猶太人,越南人,柬埔寨人,馬來西亞人,還有黑人兄弟。觀眾席上有在嬰兒車裡的小小孩和不少年邁的老人。

兩位猶太裔男性聲援反細分
未來的希望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孩子們的發言。有大學生,中學生,甚至還有小學生。有的孩子不能缺課,就讓爸爸代念發言稿,更多的,則是自己請假前來。有的孩子,之前已經參加過抗議活動,這次是有備而來。
其中三個九歲的小姑娘,從早上七點等到晚上六點,十一個小時后才拿到了話筒。她們聲音雖然稚嫩,發言卻頭腦清醒態度鮮明,連委員會委員都自己主動錄像。

小朋友說:I believe ANY assistance should go to the people who realy need help, not based on where their grandparents came from. Anybody might have a hard time at some point in his or her life. We should help those who are truly in need.
當我們這些一代移民帶著零政治參與經驗操著有口音的英文笨拙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努力為孩子爭取一個少那麼一點不公的未來的時候,赫然發現,那些被我們視作被保護者的孩子們已經悄悄長大,堂堂地站了起來,用自己的獨立思考、清晰的表達,為未來發聲,為夢想和信念發聲。
最後讓我用馬丁路德金最著名的那段「夢想」演說作為結尾.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今天在現場,這段話數次被引用,
幾十年過去了,
美國在民權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然而有時候又會讓我們恍惚,
為什麼在號稱人人平等的今天,
還會有這麼荒謬的事情發生。
希望我們今天的努力,
可以給我們的孩子
帶來一個更光明也更公平的明天。
希望未來有一天,
金博士的夢想
能夠成為真真正正的現實。
(文中圖片來自鬥爭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