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申請移民的日子

作者:孫海濤  於 2025-1-15 05: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一九九六年,我從同學那裡獲悉可以合法申請加拿大移民,當即開始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在新疆十四年的工作經歷,使我飽覽了各種社會不公和陰暗,移民讓我又一次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在新疆的那段日子,斷斷續續一直沒有放下英語,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這位同學的姐姐在美國做訪問學者,我請她幫忙諮詢了一些加拿大的仲介公司,這些仲介均給我回復並寄來移民合同。仔細比較后,我選擇了蒙特利爾的一家仲介。

合同簽訂后需給仲介打一筆傭金,這讓我開始犯難。社會上長期摸爬滾打,讓我目睹太多的陷阱和欺詐,我們那兒又是十分封閉的邊疆地區,移民這種事兒當時在新疆聽起來簡直就像天方夜譚,如此種種使我很難對仲介沒有戒備,特別是給對方打訂金。仲介在地球的大洋彼岸,萬一不靠譜,我根本就無法追回損失。仲介要求的首付是三千美金,自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新疆一直落後於全國,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當時我和妻子的工資都不高,兩人不吃不喝,兩年的薪資加起來才勉強超過三千美元,何況那只是他們收取的首付。加上後繼的資金,怎樣解決這麼大一塊兒資金缺口,我心裡尚沒有一點底數,我們當時在銀行的存款摺合美金也就剛過三千。在那段猶豫不決的日子裡,仲介因沒有收到訂金經常把電話打到家裡,中加兩地存在時差,蒙特利爾的白天正好是烏魯木齊的深夜,搞的我們半夜三更時常被電話鈴聲吵醒。那邊催得越緊,我這邊疑心就越重,這事兒因此就拖了下來。

一年一晃就過去了。九七年元月,仲介又寄來一封信,信里說因物價及各種費用的上漲,他們對首付做出調整,已由三千美金升至三千五百。考到他們一旦違約我根本無力追回首付的現實困境,透過仲介辦理移民這條道兒只好忍痛放棄,畢竟三千五百美金對我和太太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太太原本就認為透過這種方式辦理移民不太靠譜,但又不好潑我冷水,看到我很長時間沒有什麼動作,她問我移民到底還辦不辦,還要辦!我告訴妻子,她十分不解,怎麼沒見你有什麼動靜呢?是啊,自從和仲介搭上線,我猶豫不決拖拖拉拉,其表現一點不像要辦移民的樣子,可是就此放棄又心有不甘。在新疆窩了這麼久,我辭職離開國有單位也超過四年,眼前的機遇應該是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最後希望了。怎麼辦?思前想後,我決定和加拿大駐華使館直接聯繫。

有了這種想法,心中已經熄滅的希望之火又被重新點燃。利用周末休息時間,我到紅山郵政大樓查找加拿大、紐西蘭等幾個主要移民國家駐華使館的通訊地址。那是一個天高氣爽的周末,積雪開始融化,濕漉漉的路面上蕩漾著騰騰蒸氣,街道兩側冬眠的樹叢已經蘇醒,枝杈上露出嫩嫩的青芽。經過一冬的沉睡,整座城市開始復甦了。郵政大樓大廳里吵吵嚷嚷,櫃檯前擠滿辦理各種業務的人群。排隊時一位民工攔住我,他說他來自寧夏,給老家寄錢但自己沒有文化,想讓我幫他填寫匯款單。填完匯款單後繼續排隊,排在我前面的是位三十來歲的年輕婦女,兩眼炯炯有神,米黃色的羽絨大衣配一條白色羊毛圍脖,十分洋氣。臨到櫃檯前,這位女士笑咪咪地用維語同櫃檯里的工作人員打招呼。維族櫃員懶洋洋的,女顧客一句維語,櫃員一句漢語,好奇特的一幕。烏魯木齊漢族人口高達百分之八十,維族人口只佔百分之十,能夠使用維語的漢人少之又少,何況這位顧客從舉止和氣質上一看就不是新疆人。輪到我了,我問那位維族櫃員,她怎麼會說維語?新加坡的,來新疆三年了,正在學維語。原來他們早就認識。

查到地址后從郵政大樓回家,我立即給這幾個國家駐華使館寫信,詢問移民的相關事宜。信是禮拜一寄出去的,航空掛號,禮拜四就收到紐西蘭移民局住北京辦事處的回信,加拿大大使館的回信是禮拜五收到的。信里詳細說明了申請移民的流程和申請人應該滿足的條件並附有申請表格。這麼快就收到回信,完全出乎我的預料。此時我整個人都因他們的回信而處於亢奮狀態,一片黑暗的前景驟然間被曙光照亮。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網際網路開始流行,當時公家單位的電腦大多沒有聯網,整個烏魯木齊只有一家商業網吧,位於光明路師範學院正門邊上。那段時間我幾乎天天晚上泡在網吧,依據加拿大和紐西蘭官方提供的信息在網上查閱資料。在新疆那十幾年我一直在基層工作,兩手壓根兒就沒摸過電腦,開機關機,怎麼上網,如何把文件從網上拷貝到磁碟,怎樣把它們列印出來,都是在網吧向服務員現買現賣,由他們手把手地教出來的。在網吧最後列印出來的英文資料有幾百頁厚,仔細比較一番,我選擇了加拿大。記得加拿大政府處理移民申請的收費只有人民幣八九百塊,再加上我在網吧查閱資料的花費,總共不過兩千多元,這和移民仲介的收費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最主要的,我不用擔心上當受騙了。

有了官方資料,每天晚飯後唯一的任務就是抱著英漢字典查閱文件,兩三個月下來,基本摸清了加拿大政府對移民申請人的要求和條件,感覺自己的情況符合他們的標準,這時候我可以算得上是半個移民專家了。

投遞移民資料時需要很多公證材料,辦理這些材料無非是多跑幾趟路,公證材料總體還算辦的順利。但在辦理無犯罪紀錄公證時遇到了點麻煩。公證處出具公證材料首先要查驗公安局的無犯罪記錄證明,沒有他們的證明公證處不給出具公證。那時候在新疆還沒人知道有移民這事兒,找到轄區派出所,人家說從來沒辦理過這方面的業務,也沒見到上級的相關文件,所以不能出具這種證明。幸虧有位同學在沙依巴克區公安分局工作,轄區派出所正好歸他管。請同學吃飯說明了意圖,老同學爽快地答應幫我這個忙。

九七年年初,鄧小平先生病逝。記得追悼會那天我在城裡辦事,回家時正趕上下班高峰,天空零零星星地飄著小雪,公交車站和人行道上人山人海,路人說公交車停運了。只好隨著人流在濕滑的路面上步行回家。到家后才知道疆獨分子追悼會當天策劃了公交車大爆炸,下班高峰時在幾條主要線路上炸毀六輛公交車,死傷不少民眾,烏魯木齊整座城市陷入交通大癱瘓。幾天後我去派出所取無犯罪記錄證明,看到辦公室里有人,但門被反鎖著,怎麼敲也無人回應。有些辦事民眾變得焦躁起來,找來派出所所長,所長用自己的鑰匙打開辦公室大門,進去后見到值班民警正趴在桌子上睡覺,所長拍拍他的後背把他叫醒,見他醒來所長就離開了。民警睡眼惺忪,牢騷滿腹地向我們訴苦,理解一下吧,為辦案我已經四十八小時沒闔眼了,難怪所長沒有責怪他。因為同學的幫助,那天順利地拿到證明,可能事情辦得比較順利,我對那個警察印象甚好,非常時期,他們畢竟十分辛苦。

我離開公家單位后個人檔案就轉到人才中心。由於移民表格里有個人履歷一欄,需調出檔案核實本人在不同單位工作的具體日期,因此要到人才中心調閱我的檔案。過去人事檔案是不能與本人見面的,一個人為單位工作一輩子,單位對其他有什麼評價,結論都在檔案里,但這些材料只能組織掌握,本人無權知道。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離開國有單位的個人已不像原來那樣鳳毛麟角,人才中心對個人檔案的管理也日漸鬆動。拿到檔案后回家翻閱,赫然發現一張蓋有原單位黨委辦公室公章的信箋,上面寫著對我的定論:「xxx同志,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三年八月系本單位員工,在任期間,該員工對我國現行體制極度不滿。在基層工作時,社會上各單位普遍缺人,我曾多次要求調換工作,但原單位都壓著不放。那時候沒有單位領導的同意,你是無法調換工作的,為此我曾同單位領導發生衝突。在那裡摸爬滾打了十來年,離開后換來的就是檔案里這樣一紙評價!本想把它從檔案中抽出來,轉念一想,算了吧,反正自己也不可能返回公家單位了,仕途的大門早就對我關閉,愛怎麼的就怎麼的吧,又不影響我申請移民,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萬一被查出來,那就真出不了國了。

加拿大政府要求的所有文件終於備齊,九七年七月我寄出自己的申請資料,一個月後收到對方回信,信里說他們已於九月一日正式受理我的申請,其周期需要三到八個月,由於申請人眾多,期間不會再有任何回覆,請耐心等待云云。沒想到這一等就將近兩年。

我和太太兩家親友都知道我在辦理移民,即使加拿大已經正式受理,他們依然不相信我能辦成。這樣也能辦成那不人人都能出國定居了?家人這樣評價我的案例。等待迴音的日子遠遠超過移民文件中預估的周期,由於整個過程都由自己親手操辦,雖然時間一拖再拖,我並不懷疑自己能夠成功。

加拿大政府終於回信了,通知我前往北京大使館面試,時間是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七日。這個消息我已經等了兩年,心裡懸在半空的那塊石頭終於落地。此時我又為面試沒日沒夜地忙碌起來,用英文寫下移民官員可能問到的問題並給出答案,每天背書般反覆詠讀這些例句。那情景簡直像重新參加當年的高考。

前往北京面試,需向單位請假,我和太太要移民的消息立刻在周圍引起轟動,人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個人還能辦理移民。原本從不打招呼的人,此時照面會熱情問候。說實在的,那十來年自己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和熟人碰面看到的大多是冷淡的面孔。驟然間變得這麼熱情,讓我十分不適。

這期間還有一個插曲。那天我在單位上班,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他是加拿大大使館的,通知我延後我的面試日期。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能隨便一個電話就敲定呢?按照國內的習慣,最起碼也應該來一紙書面通知吧?為防止意外,我決定提前前往北京,按原來的面試時間去使館面試。

到北京在親戚家休息數日,坐地鐵去大使館查看地址,逛王府井商業街買點東西,經過數個難眠之夜終於熬到面試那天。我們一大早就來到加拿大使館,使館門前已有很多人在排隊。當我們排到門口,警衛核驗了我們的身份及大使館的信函后就放我們進入面試大廳。接待窗口的工作人員是一位中年華人婦女,「Good morning.」她先用英語向我們打招呼,「Good morning.」我們用英文回答,隨後把使館的面試通知遞給她,並向她說明大使館已經延後我們的面試時間,為防止出錯我們還是按原來的面試時間前來面試。那麼你們是想今天面試還是延後面試?華人職員問我,我們還是願意今天面試。我對她說,查看了電腦資料后她給我們一個號碼,讓我們在大廳里等候。

面試官叫到我,我和太太從接待窗口旁邊的小門進入辦公室。移民官的辦公區並不大,辦公桌上放著一台電腦,電腦旁凌亂地堆砌了很多資料,桌子對面有兩把椅子供移民申請人入坐,整個辦公區用屏風圍起來,空間很小。移民官查看了我們的資料后簡單地問了幾個問題,之後我們就通過了,過程之簡單完全出乎我的預料。或許這就是自己親自辦移民的好處吧,最起碼證明比起委託仲介,你有更強的能力。移民官最後問我們準備在加拿大什麼地方落地,我說多倫多,為什麼?他接著問,那裡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我答,也許吧。他說,隨後友好地向我們伸出手,歡迎前往加拿大,面試終於通過了,那一刻我眼前的一切都變了,非常神奇,變得那麼可愛。大使館上空迎風蕩漾著楓葉旗,多麼美麗的旗幟!

「我們走走吧,離開大使館后我向太太提議。此時我倆都思潮澎湃,我們默默地走過幾條街,來到一家維族餐廳,餐廳大堂里搭有表演舞台,兩名衣著露骨的維吾爾舞女正坐在舞台旁邊抽煙邊聊天。大堂里空蕩蕩的,沒有幾個顧客,時間還不到十一點。餐廳的牆面上掛有喀什的的風景圖片,南疆特有的村落,全是土坯房,小溪旁邊的胡楊樹。我和太太點了一份炒麵、一份拌面,太太談起她對南疆的印象。服務員是名東北小伙兒,他問我們,那不是外國嗎?哪裡,那是南疆。」「老闆說那是國外,我還以為是真的。我兩對他笑了笑,這頓飯味道很差,但卻沒有影響我們此刻愉快的心情。

親戚住在三樓,由於興奮過度,我連蹦帶跳地一口氣爬到五樓,之後才發現自己走錯了,又重新返回三樓。給體檢中心打電話,證實我倆的身體都符合要求。

返回新疆后,又等了一個多月,終於收到從渥太華寄來的移民紙。新的人生開始了,此刻我並不知道他是禍還是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移民生活]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