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憶椿庭(一)

作者:孫海濤  於 2023-3-15 08: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憶椿庭(一)

記得上小學時, 父親給我講過一個故事,說是古代有一位丞相, 善於交友,其家中曾養有門客三千,甚至對梁上君子和街頭乞丐都以佳筵款待。丞相在其後的政治生涯中一度被國君扣為囚犯並準備殺他。正是這兩位被他善待的小偷和乞丐救了他的性命。
我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父親故后,我一直想弄清其出處,只是那時正值文革, 學校和社會已沒有正常的教育和文化氛圍。父親去世時我才十三歲,想弄清故事原委卻無處查考,成年後才意外發現"雞鳴狗盜"這個成語正是出自戰國名相孟嘗君的這段經歷。
父親一貫以誠待人, 從不以職業地位高低作為擇友標準。自華東軍政大學畢業后,父親滿懷報國熱情於一九五二年申請調往新疆,就職於地處迪化(烏魯木齊舊稱)的新疆衛生廳,卻於一九五七年打成右派。劃為右派后, 父親被發配到市郊公社接受勞動改造, 沒想到四年後父親右派摘帽時, 從生產小隊一般社員到大隊書記, 數十位生產隊社員都成為父親的摯友。在以後的歲月里,父母一直同這些社員互有往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父親已經去世十多年,我陪同母親到父親所在生產大隊書記家做客,那時農村社員的居住條件同文革相比變化還不大,這位書記依然住著那種自建土坯房,低矮的棚頂懸吊著一盞小瓦數白熾燈,漆黑的四壁在燈光下顯得十分昏暗。一壺釅茶再加上幾根黃瓜西紅柿,就算是款待客人了。母親在同書記閑聊中自然說到了父親。父親勞動改造期間的生活我並不了解,但聊天中書記的口吻明顯地滿懷著敬重。書記家有三個孩子,父親是喜歡小孩的人,在那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父親曾對這位書記談過自己的看法:「人還是要有知識的, 有空的話應該督促這些孩子學習, 將來總會有用的。」父親的這些觀點深深地打動了書記, 雖然當時是知識越少越革命的環境,書記卻並沒有跟隨潮流放棄對孩子的督導。好在文革之後有兩個孩子終於不負長輩心血,先後考上大學,成為化工研究所的工程師和大學生物學教授。父親在勞動改造過程中,改造和被改造的角色早已悄無聲息地發生了置換。
父親經過勞動改造,於一九六一年右派身份得以摘除,返回衛生系統並安排至烏魯木齊市衛生防疫站,負責行政和後勤工作。這期間國家已經陷入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我就出生在這段特殊時期。父親雖然右派帽子已經摘掉並重新回歸到國家幹部行列,但其工資收入卻連降四級,家裡的經濟來源一下子比原來少了三分之一。我上面有一位姐姐和一位哥哥,再加上父母和從上海接至新疆照顧孩子的姥姥,一家總共六口。父親每個月還要給江蘇老家的奶奶寄去十五塊錢生活費,家裡日子愈加緊張了。
雖然新疆地處牧區,但那時想從市場上買到牛奶是不可能的。母親沒有母乳,姐姐和哥哥都是喝牛奶長大的。等我這位生不逢時的嬰兒嗷嗷待哺時,全國多個省份已有大量人口因饑饉而亡,此時食品已成為最昂貴最緊缺的奢侈品了。為給我弄到足夠營養,父親想辦法通過他的社員朋友,在市郊一個名為"十七戶"的回民生產隊定購了牛奶,去"十七戶"取牛奶就變成姐姐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那時烏魯木齊地廣人稀,郊區更是荒無人煙。"十七戶"距離我家四五公里,每天早晨媽媽都會督促姐姐起床,睡眼惺忪的姐姐尚未清醒就懵懵懂懂地披著星星在凌晨漆黑的夜幕下獨自出門了。姐姐往來於荒無人煙的鄉間小路,遇到狐狸,野兔是常有的事,飢餓像魔鬼般糾纏著她,此時早已不知道什麼是害怕了。終於有一次,飢腸轆轆的姐姐沒能經得住牛奶的誘惑,擰開奶瓶瓶蓋小抿了一口,多香啊!一邊是飢餓折磨,一邊是牛奶誘惑,她禁不住又抿上了第二口,第三口。她懷裡揣著沒有一滴牛奶的空瓶回到家中。媽媽弄清原委后又氣又急,對姐姐劈頭就是一頓暴打。「你這是想讓弟弟餓死呀!」,這是姐姐挨揍后得到的警告。之後姐姐沒敢再喝一口牛奶。
那年她才七歲。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孫海濤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 01: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