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聽話就給你xx吃!「短效興奮劑」暗藏大隱患

作者:夏威夷之戀  於 2018-4-20 10: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娛樂八卦

生活中,常有父母用食物來鼓勵或懲罰寶貝的某種行為。這種看似立竿見影、即時起效的獎懲方法往往讓父母很有成就感。其實,這種不正確的教育方法,長期使用不僅會助長寶貝不良飲食行為習慣的養成,嚴重時還會對他們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

  下面的這些小場景,就為我們揭示了這針「短效興奮劑」背後暗藏的隱患——

  場景1:把食物當「誘餌」

  豆豆不認真吃飯、偏愛帶甜味的食物。為了讓他多吃飯,媽咪總是承諾:飯後會給他吃巧克力派和棉花糖。一段時間后,豆豆越來越依賴甜食;飯量更少了、還變成只吃主食了。媽咪帶著看上去虛胖的寶貝查了微量元素,結果是缺鐵和鋅,保健醫生還對豆豆的牙齒健康提出了警告。

  專家點評:用獎勵甜食「誘導」寶貝好好吃飯,不僅增加了他對甜食的渴望,還促使他更加頻繁地用不認真吃飯的舉動作為交換到甜食的籌碼。過多攝入甜食在影響飯量、減少必需營養素的攝入之外,還會帶來齲齒、口腔潰瘍、肥胖、B族維生素缺乏等隱患。

  

  場景2:用接受一種食物作為想要得到另一種食物的交換

  亮亮嗜肉如命,就不愛吃青菜。每次都在媽咪的威逼利誘之下,極不情願地「吞下」兩口青菜后,才能吃到他最愛的雞翅。在媽咪看似成功的假相之下,兒子對蔬菜的憎惡和恐懼正逐步升級,因為蔬菜剝奪了他享受肉類的權利。

  專家點評:應當培養寶貝對食物的興趣,而不是強迫他去習慣,或通過限制他吃喜歡的食物來作為「不聽話」的懲罰。如此「交換」,會讓寶貝對肉的渴望更強烈(因為得到的過程太艱難),從而對蔬菜更反感(就像大灰狼)。這種心理陰影,必然加快不良飲食習慣的形成,造成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嚴重不達標,出現積食、便秘、抵抗力弱等健康問題。

  場景3:用獎勵食物作為激發寶貝行為的動機

  胖妞妞不愛運動。最近她偶爾在飯後跟著爸爸出去散步,回來立刻得到了一大塊巧克力作為獎勵,而這塊巧克力帶給妞妞的熱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她剛剛消耗掉的。

  專家點評:使用食物特別是非健康零食作為獎品來激發寶貝的行為,往往適得其反:一方面助長寶貝對該食物的渴望;另一方面使他對行為本身的興趣轉移到換取食物上。而且,一旦沒有得到這類獎勵,反而會讓寶貝因為慾望未被滿足而喪失對這種行為的興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6: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