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求關注的表現方式
孩子想要的只是家人更多的陪伴與關愛,那麼,一方面需要注意家長的反應,對孩子的打人行為不可以表現出過度的驚訝與行為反差,淡定的告訴他,這些並不是我們喜歡的,不給這些行為做強化;另一方面,一定要滿足他的心理欲求,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讓他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樣他就不用再去找各種方法,也省出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2、好奇與模仿
這種動機下,打人行為是很容易得到解決的,我們只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減少打架這種場面的刺激,也給孩子展示打架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比如,他打人了,家長需要擺明立場,明確的指出他的錯誤,告訴他我們的感受,我們希望以後他會怎麼做,這樣他就會知道自己的行為究竟引發了什麼效應了。一方面幫助孩子養成多種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方面知道哪些方式是不可取的。以後,孩子自然會選擇更為合適的行為方式了。

3、對男性力量的追求與彰顯
我們更需要給孩子增強自我力量的引導,比如與成年男性多接觸,讓孩子有更多的關於男人的參考範本,增強他的自信心,培養他的責任意識與擔當能力,糾正孩子的錯誤認知,明確的讓他知道,打架並非是男人的標誌,內心強大、有責任感、 會保護他人才是最好的。
4、情緒的表達方式
我們應該做的是合理的疏散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更多種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內心。讓他有機會將內心的壓力與積壓的情緒情感得到發泄。比如畫畫,讓孩子通過大面積的顏料作畫,或快速的塗抹方式,來達到身心的放鬆。
生活中,需要注意,不可以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一方面,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減少代勞;另一方面,給孩子自主權,減少控制,讓他能夠享受到被尊重感與把控感,這樣,有了他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后,他的精力就會得到分散。另外,我們還需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可以體驗到他人的情緒情感,讓他知道當他憤怒時,別人也不會很舒服,換位思考、角色扮演等都是遊戲中必備的環節。

5、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差
這樣的動機之下,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提高孩子的能力,讓他慢慢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固定的夥伴關係,讓孩子通過對同伴的觀察與模仿,學會各種各樣的夥伴交往技能與表達技能,慢慢的建立夥伴之間的默契,這樣,他會用同齡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小王國了!
其實,孩子的世界很簡單,他們的各種行為,都是內心的獨白。沒有錯誤的需求,只有錯誤的表達方式,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明白他的心理欲求,引導他建立合適、恰當的表達方式,然後滿足他內心的需求就可以啦!當然,此處需要注意,不是表面的物質需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