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AHA上發表一項研究發現,即使高血壓患者把血壓降低至理想範圍內(<120/80 mmHg),但其發生心血管病事件的風險仍較高,是健康人的2倍。
該研究說明,血壓除血壓升高之外,還存在一些其他的問題,用即使血壓降低了,仍不能糾正。當然,與不降壓者相比,降壓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作用毋庸置疑。
「對於年輕人,高血壓的零級預防非常必要。」研究者說。
高血壓的零級預防是指還沒有得高血壓時就預防高血壓,而不是等到發生了高血壓才開始降壓。
這是一種最好的一種思路,就是預防高血壓。
另外一個思路是得了高血壓,需要綜合治療,控制血壓僅僅是一方面。也要對血脂、血糖、運動、控制體重和戒煙等等做出針對性的處理,這樣可進一步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因為,血壓升高是機體代謝出了問題的一個表象,僅僅是冰山的一角。更何況,還有很多人連血壓都還不進行控制。
這個結論是研究者分析了多種族動脈粥樣硬化研究(MESA)和美國青年成人冠狀動脈危險發展(CARDIA)研究得出的。
MESA研究對近9000名>50歲的高血壓患者隨訪了9.5年得出了如上結論。
而CARDIA研究也發現,年輕時即開始接受治療、血壓控制也控制良好(<120/80 mmHg),靶器官損害和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也高於正常人。
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我國有2.7億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很不理想,尤其是控制率還不到10%。
因此,讓健康生活、健康心臟的理念和良好生活行為從年輕一代,從孩提時代,即開始滲透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已經有了高血壓的人,需要全方位改變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