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中國單身女性為何活得更艱難?

作者:夏威夷之戀  於 2018-2-5 09: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娛樂八卦

一位收入不錯的女白領近日給我寫信,說幾天前,她像往常一樣打電話問候父親,父親語氣十分強烈地要求她上婚介所報名徵婚。這件事讓她十分惱火,但又不能跟父親發作。女白領已經三十多歲,早過了戀愛的黃金年齡,在父母和同事眼裡早該成家了,但她的困惑是,自己到底應該準備結婚還是一直單身?而現狀是無論做哪個決定,都會很糾結。如果單身,除了來自親人朋友的壓力之外,內心深處也有不情願。如果結婚,又會覺得婚姻太複雜太耗費精力了,複雜的家庭關係及生兒育女以及子女教育等都會浪費掉太多時間,面對身邊太多不理想的婚姻,很怕捲入到無邊無際的苦惱中去。

  這個女孩的情況在大城市相當普遍,有多次戀愛經歷,由於大齡未婚,父母及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她的困惑也頗具代表性,不婚很不甘心,結婚又可能面對一大堆實際問題或麻煩,因而深感困擾甚至恐懼。

  對於婚姻,我的觀點是:婚姻就是交換。婚姻當然要以愛為基礎,但同時婚姻還是一種長期穩定的互助模式:兩人在一起生活,共同衣食消費,優於拼房拼車拼飯,降低了生活成本;婚姻還提供最重要的「相互人身保險」,你失業了,我還在工作,我生病時,你很健康;更好的婚姻還可能超越物質的互助,提供他人所無法提供的深入理解與心理安慰,夫妻間的相互欣賞與尊重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婚姻還包括男女分工與能力的互補,這種互補有時可能比單幹更能發揮優勢;婚姻是生育子女不可或缺的條件……

  這樣說,並不是人人都必須結婚。

  現在社會的選擇多樣化,許多人單身同樣過得很不錯。

  有一句話該沒錯:愛情是理想,婚姻是現實。

  相比於浪漫的愛情,婚姻不僅「世俗」,而且「瑣碎」。這也是許多年輕人走進婚姻后大感不適的原因。現代婚姻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果,這種制度保證了人類社會比較健康的繁衍,婦女的權益在婚姻中會得到某種程度的保障,兒童則在成長期得到父母儘可能多的呵護和培養。但任何事情都有正有負,相比於單身,婚姻意味著責任,也意味著束縛,意味著給予和奉獻,當然,也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喪失自由。

  所以,對於那些不幸福的夫妻,婚姻就是圍城。

  但假如能找到心心相印的愛人,婚姻就是幸福的港灣。這個港灣在當下社會對於大多數人還是需要的,因為人生充滿變數,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累了,病了,痛了,都要在這個港灣里歇一歇,療療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8: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