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章借用的一個短篇題目以及我所移用的一句唐詩

作者:量子在  於 2018-1-15 20: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相關人物|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文章繼中篇小說」尋找浪漫」之後,最近寫了一篇短篇」此情不關風和月」。於是就有了對文章題目而寫的這篇文章的題目。

(一)題目暗藏的禪機

只討論題目,不討論那篇短篇小說的內容。題目讀起來朗朗上口,顯然是一句詩。同時也是一個暗藏禪機的話題。

佛家不打誆言。但是,似是而非模稜兩可者多的是。說好聽的就是充滿了禪機。於是就有流傳下來的一些笑話。比如,蘇東坡筆下的邊在老和尚頭上打一下邊說」我打你,就是不打你」等等。現實生活里同樣的例子就是一些文章里說道的小姐撒嬌:「我不要嘛!」這裡的」不要」實際就是」要」。想要獻殷勤陪同小姐出門買東西的男士心裡一定要清楚,切切不可以為這是真話。真話反講,反話正講,真真假假還造成柯比布賴特卡洛拉多強姦案的撲索迷離:到底原告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在詩歌詞曲作品中,這種正話反說的情況也婁見不鮮。紅樓夢裡林黛玉在行酒令時掣得一支芙蓉,判詞是」莫怨東風當自嗟」。這兒的莫怨東風正是抱怨東風。」了是不了,不了是了。」中國文字玩的花樣還真是不少。

於是,文章的這篇短篇小說題名為」此情不關風和月」,卻是」此情正關風和月」。通篇看來,恰是如此。可是如果真的要來挑刺兒:名不副實,此情不是風月是什麼?那就大錯特錯了。當然假定批評者不懂得這類文字遊戲的奧妙,那末完全情有可原。

(二)借用來的一個題目

經細恩地網友」眾人支招兒」幫忙查對,找到了成為文章題目的這一詩句出處:

玉樓春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原詩末句是」此恨不關風和月」。假定文章她本人不披露其他源頭的話,文章也是一個極好的一字師。信手拈來,移恨為情,妙句天成,朗朗上口,吸引眼球。作者的目的完全達到,讀者的聯想起舞翩翩。此情不關風和月!我一入眼帘就直覺地感到題目富有詩意,應當是移用來的一句現成詩句。沒想到的是作者還進行了再創造!

借用前人他人名人現成題材做自己作品的題目早已為人嫻熟地運用。王安憶的獲獎小說」長恨歌」就是借用白居易的長詩名字做書名。本意當然是起到」彈眼落睛」的作用。那長篇小說確也是一首」長恨歌」,描寫了女主角王琦瑤悲慘一生的長恨歌,裡面既沒有」七月七日長生殿」也沒有」婉轉娥眉馬前死」。但是讀者諸君絕對不會看了覺得怎麼沒有唐明皇楊貴妃。

以「長恨歌」做書名,相信起到了它應有的吸引眼球作用。許多讀者並非是沖著矛盾文學獎去讀這本書的,那不同凡響的書名毫無疑問地引人入勝。這種借用並非王安憶一人而已。台灣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說里就有兩本是同樣手法。一本是」遊園驚夢」,一本是」梁父吟」。前者寫的是一批移居台灣的太太台北相聚,其中崑曲」遊園驚夢」只是串場。女主角錢夫人年輕時曾唱過這段折子戲。真正的作用是串起了蒙太奇的夢境。園並非是春香游的園,夢並非是麗娘夢的梅。但是那個書名極好,惹人聯想。這就是借用的作用所在。後者寫的是老將軍關心另一老友的葬禮,當然兩個老頭子均為人父。可那梁父決非此梁父,與李白所寫」梁父吟」絕無關聯。

近年來,這種借用名著名字的風氣從小說界吹進了電影界。張藝謀衝擊奧斯卡的電影」十面埋伏」就是一例。據說那原來是琵琶名曲之名的」十面埋伏」,早已有人染指。後來張藝謀打贏官司,才把那個名字槍到手。移做電影名字的」十面埋伏」里同樣沒有項羽霸王別姬張良楚營吹簫,沒有烏江自刎韓信將兵。那追追殺殺的飛刀門和官府的玩藝實在算不得稱不起」十面埋伏」。老謀子再次飲恨奧斯卡后,下一部電影是」千里走單騎」。那裡面有的是中日兩國民間友誼,而不是紅臉武聖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電影還沒有放映,猜不透那距離是不是千里,高倉健怎樣走單騎。借用題目是否得體有何關聯,還是一個謎。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誰看了以後要指責張藝謀,「老謀子,你看過三國嗎?怎麼能不知道千里走單騎說的是關公,啊?」一定是個天大的笑話。

(三)移用的一句唐詩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無論從數量或質量上來看,至今還難以逾越。在其中的全盛階段,最傑出的詩人當推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詩被引用借用移用的例子太多太多。我在華夏詩會裡開線的集句就是一種借用引用移用前人詩句的文字遊戲。一句現成詩句被搬到集句中,賦予類似的或是全新的意義,同樣是一種再創造。在這裡要討論的是我移用杜甫憶李白的一句詩句」白也詩無敵」。

杜甫《春日憶李白》詩云: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顯然,這句」白也詩無敵」是杜甫對李白的讚譽。「白」是李白的白,而不是別的什麼白。李白號稱詩仙,其詩句清新俊逸仙風道骨,名句警句車載斗量,堪稱詩仙。可」無敵」一說,畢竟是詩聖對詩仙的讚詞,不能絕對化更不能專利化。不要說別的,詩仙李白相對於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稱詩聖的杜甫,就有很多不及之處。這裡不一一列舉杜詩中體現出來李白趕不上的地方,只另說一個鮮明的例子,那就是黃鶴樓題詩。

崔顥題《黃鶴樓》詩云:

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據說李白看到這首詩后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

後來,李白畢竟心有不甘,仿照崔顥黃鶴樓詩風格他寫過一首題金陵鳳凰台。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云: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前後兩首詩一比較,高下優劣立見分曉。

緊跟排在詩仙詩聖之後年齒稍幼的一位詩人就是白居易。可巧他的姓氏為白。我在豆腐乾文章中借用杜甫的詩句」白也詩無敵」移名為姓,贊一句」白也詩無敵」。稱讚白居易」白也詩無敵」完全是有根據的。至少有三點白居易當之無愧。其一,白居易是第一也是唯一寫了詩讀了讓鄉間老婆婆聽直到聽懂的偉大詩人。不要說在唐朝,就是在今天又有多少詩人能做到這一點。其二,白居易的兩篇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在當時和後來,詩句的深沉華麗流暢敘事抒情的技巧轉換無人超越。那裡面的名句警句也是層出不窮。其三,白居易是新樂府的首倡者,開了唐詩一代新風。這第三點更勝於他人尤為重要。所以說」白也詩無敵」一點也不過分。

固然這句詩並非我自創,而只是借用了一句杜詩。但是借用替代移用暗指等等都是文壇慣用手法,不能說杜甫說」白也詩無敵」是指李白,別人引用」白也詩無敵」一定也要指李白。更不能說如果是移用來指了別的什麼也是寫詩也堪稱」白也詩無敵」的白居易,就一定是不知道沒讀過杜甫的《春日憶李白》這首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2: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