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美] 趙燮雨
 
 
九場戲曲劇本《金縷曲》系根據順治年間南闈吳季子科場案有關資料全新創作。 
人們比較熟悉的有清一代公案戲比如「楊乃武和小白菜」「張文祥刺馬」都在清朝四大奇案之列。其實,清朝另有一個特別冤屈的千古奇案就是順治年間的南闈吳季子科場案。 
順治十四年丁酉科場案,株連之眾且酷,在中國考試製度上是空前絕後的一頁。自有科舉以來,從無如此大獄。為揭露考場腐敗考官出賣關節考生作弊以及順治借南闈科場案整肅江南文人的政治鎮壓,並歌頌以顧貞觀納蘭容若為代表的一批文士友人救援吳兆騫(即吳季子)所表現的湖海情誼,特此創作了這一尚未被完整地搬上戲曲舞台的《金縷曲》。 
我向來敬重郭大編劇,其創作的話劇《知己》早就搬上舞台,口碑特佳。本來幾乎要放棄這個類似《群借華》《失空斬》原本設想滿台全部男性腳色的群戲題材;由此受到啟發,增添了吳妻這位女性。敬請讀者注意到我的這個本子既不同於話劇本也不同於由此而來的上海台北兩個京劇本子。他們的本子全部從發配開端——還有茶館店老闆娘等登場。我的這個本子則是全面展現了丁酉科場案始末,尤其是揭露滿清皇室借題發揮整肅江南才子的初衷。
場次 
第一場:趕考 
第二場:鬧榜 
第三場:聖裁 
第四場:複試
第五場:流放
第六場:哭友 
第七場:跪題 
第八場:求援 
第九場:還鄉 
 
出場人物(除群眾腳色之外,均以出場先後為序) 
吳兆騫,字漢槎,號季子,卓有文名,丁酉科場案中最著名涉案人士
吳妻,,全劇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腳色
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
顧貞觀,字遠平,號梁汾,吳兆騫摯友
甄不該,丁酉江南鄉試案作弊考生
賈斯文,丁酉江南鄉試案作弊考生
魏無知,丁酉江南鄉試案作弊考生
庄有為,丁酉江南鄉試案作弊考生
方猷正主考方府家人
錢開宗副主考錢府家人
尤侗,字展成,號悔庵,丁酉科場案中著名人士
福臨
納蘭性德,字容若,號飲水
徐乾學,字原一,號建庵,康熙年間重臣
納蘭明珠,字端范,納蘭性德之父,康熙年間重臣
報子若干
貼榜人
丁酉江南鄉試舉子若干
太監若干,無道白唱詞 
瀛台考場衛隊,無道白唱詞 
解差甲乙 
備註:此新創作的劇本《金縷曲》類同京劇《群借華》,系一群戲。同樣,全部出場人物除開吳妻之外,均為男性角色。
 
第一場:趕考 
場景:吳江城外官道 
時間:丁酉江南鄉試前夕吳兆騫動身趕考之時 
幕後合唱: 
歷朝天子重英豪, 
四書五經教爾曹。 
難說萬般皆下品, 
果真唯有讀書高?!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 
〔吳兆騫和妻子相偕上場。 
吳兆騫唱: 
書齋窗前結喜蛛, 
今朝趕考鵲登枝。 
鄉試本是囊中物, 
來年鳳凰再展翅! 
(接白)這幾天,連日準備收拾行裝,你也辛苦了!回去好好歇歇等我喜訊! 
吳妻唱: 
紅袖添香份內事, 
兩情相悅寸心知。 
夫榮妻貴固所願, 
須牢記,
闔族榮耀全仗你。 
(接白)此番前去貢院有些路程,童兒年紀還小總有照料不到之處,一路之上冷暖起居都要當心。進了那逼仄號舍更得自己料理飲食。 
吳兆騫:多謝賢妻關照。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年還得進京會試,眼下這點路程算得了什麼!(接唱) 
鄉試中榜何足奇, 
京城會試方快意。 
看我揚眉又吐氣, 
全副誥封贈賢妻。 
吳妻唱: 
妾身心中總牽記, 
望君保重金玉體。 
富貴榮華身外物, 
為妻盼你早日還鄉里。 
(接白)童兒在那前面長亭等候,讓我再去檢點一番,以防遺漏。 
〔吳妻下場。 
〔吳偉業上場。吳兆騫迎上前去見禮。 
吳兆騫:兆騫不敢勞動老前輩大駕。 
吳偉業;漢槎說哪裡話來!(接唱) 
吳江才子吳兆騫, 
位列江左三鳳凰, 
東林後裔陳維崧, 
雲間華亭有彭郎, 
慎交文社你盟主, 
才情猶若雲錦翔! 
江南鄉試中舉后, 
賢侄聲名更遠揚。 
明年會試進皇城, 
平步金階青雲上。 
吳兆騫:承蒙誇獎,晚輩自當勉力,定然不負眾望。還請老前輩留步,兆騫我就此作別。 
〔吳兆騫致禮後轉身下場,吳偉業走上幾步,目送吳兆騫下離去。 
〔顧貞觀急步上場。 
顧貞觀:啊呀,原來老前輩也特來送行,感復何言!(四處張望)季子呢?他還沒有來么? 
吳偉業:漢槎他業已啟程。 
顧貞觀:已經走了?!唉,都怪我才從其年兄處會文匆匆趕回,沒有想到還是晚了一步! 
吳偉業:梁汾不必自責。好在漢槎鄉試必中,等他中了舉人歸來,與他接風便是!老夫即日便要奉召進京,煩勞梁汾代為席面相賀。來年京城會試,那時接風宴就歸老夫張羅一手承辦! 
顧貞觀:季子鄉試不在話下,正好比(蘇白)三隻指頭捏一隻田螺,穩吃!(蘇白結束)等他中舉回鄉,接風一事謹遵台命,不勞掛齒。 
吳偉業:是啊,中舉之事好說。老夫曾將陽羨陳生雲間彭郎松陵漢槎並稱江左三鳳凰,區區一個舉人哪有不中之理?只是來年會試人才雲集,之前還得多加切磋方好。常言說得好——不求文章中天下,只求文章中考官! 
顧貞觀:那如果明年老前輩能奉旨主考就好了。 
吳偉業:(搖頭)怎會遇上這等巧事?只是我曾有耳聞漢槎他對同郡好友汪琬當面言說「江東無我,卿當獨秀」。還有人規勸他不必如此傲慢,答道「安有名士而不簡貴者?」
顧貞觀:(異常關切)等他中舉之後,慢慢再行規勸。 
吳偉業:唉,這些還儘是小事,疥癬之疾。老夫我最擔心的是其師計青轔曾說「此子異時必有盛名,然當不免於禍。」
顧貞觀:(大驚失色)啊?! 
〔聚光。 
〔大幕合攏。 
(備註:「江左三鳳凰」指宜興陳維崧(字其年)、吳江吳兆騫和松江彭師度。顧貞觀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汪琬與侯方域、魏禧合稱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
 
第二場:鬧榜 
場景:貢院 內外 
時間:丁酉江南鄉試前夕 
幕後合唱: 
一躍龍門身價高, 
不是鯉魚也想跳。 
有錢能教磨推鬼, 
管他師表不師表。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 
〔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有為魚貫上場,各霸一方。 
甄不該:(背白)秀才槍手代考,想想實在好笑。 
賈斯文:(背白)花錢捐個監生,此番還把香燒。 
魏無知:(背白)只要能夠上榜,老爸會掏腰包。 
庄有為:(背白)文昌星君保佑,別讓這趟白跑。 
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有為唱: 
觀音灑下甘露水, 
財神老爺建功勞。 
內線已然聯絡好, 
接頭地點走一遭,走一遭! 
〔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有為魚貫下場。 
〔方猷正主考方府家人上場。 
〔錢開宗副主考錢府家人從另一側上場。 
〔方府家人錢府家人分別從相反方向鬼頭鬼腦地交叉而過。兩人各自在兩側站定。 
〔甄不該上場,手上拿著一張借據。方府家人迎上前來。 
甄不該:(念) 
茲借到方二爺名下庫平五百兩正,准予發榜之後奉還。空口無憑,立此存照。新科舉人甄不該。 
方府家人:(接過借據)我家大人的關節是——請舉子務必牢記——拿「公平」兩字嵌在最要緊的第一場「破題」的第二個字和第八個字上。 
〔甄不該下場。方府家人退後,變動位置。 
〔賈斯文上場,手上拿著一張借據。錢府家人迎上前來。 
賈斯文:(念) 
茲借到錢二爺名下庫平五百兩正,發榜之後一準奉還。空口無憑,立此存照。新科舉人賈斯文。 
錢府家人:(接過借據)我家大人的關節是——拿「天知」兩字嵌在最要緊的第一場「破題」的第二個字和第八個字上。請舉子務必牢記。 
〔賈斯文下場。錢府家人退後,變動位置。 
〔魏無知上場,手上拿著一張借據。方府家人迎上前來。 
魏無知:(念) 
茲借到方密書名下庫平五百兩正,發榜之後一準奉還。空口無憑,立此存照。新科舉人魏無知。 
方府家人:我家大人的關節是——拿「正義」兩字嵌在最要緊的第一場「破題」的第二個字和第八個字上,切記切記。 
〔魏無知下場。方府家人從另一方向下場。 
〔庄有為上場,手上拿著一張借據。錢府家人迎上前來。 
庄有為:(念) 
茲借到錢密書名下庫平五百兩正,發榜之後一準奉還。空口無憑,立此存照。新科舉人庄有為。 
錢府家人:我家大人的關節是——切記切記拿「地知」兩字嵌在最要緊的第一場「破題」的第二個字和第八個字上。 
〔錢府家人下場。 
〔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魚貫上場,和留在場上的庄有為各霸一方,站定。 
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有為(欣喜若狂): 
(蘇白)耐末定心哉,舉人迪格頭銜,真叫做三隻指頭捏一隻田螺,穩吃! 
〔四人搖頭晃腦各自下場。
幕後合唱: 
明倫堂上鹿鳴宴, 
儘是科場得意人。 
榮枯立判炎涼殊, 
孰料頓起不平聲! 
〔幕後合唱聲中尤侗急步上場。 
尤侗唱: 
十年寒窗苦用功, 
期盼一朝魚化龍。 
翹首早起等捷報, 
但願今日得高中! 
〔在下列報子上場報喜時,丁酉江南鄉試舉子若干一擁而上。包括尤侗在內各自流露出焦急期盼失望希冀憤慨等表情。 
〔幕後傳來發榜揭曉的聲音。 
〔一報子鳴鑼上場。 
報子:第六名,文取心,武進縣。 
〔此報子繞場時下場前有許多舉子尾隨,各自流露出艷羨焦慮等表情。(以此類推,下同。) 
〔此報子下場。 
〔又一報子鳴鑼上場。 
報子:第八十三名,庄有為,金壇縣。 
〔舉子們交頭接耳,流露不滿表情。 
〔此報子下場。 
〔再一報子鳴鑼上場。 
報子:第八十四名,魏無知,宜興縣。 
〔舉子們議論紛紛,流露憤慨表情。 
〔此報子下場。 
〔又有一報子鳴鑼上場。 
報子:第九十一名,賈斯文,無錫縣。 
〔舉子們群情喧嘩。 
〔此報子下場。 
〔再有一報子鳴鑼上場。 
報子:第九十九名,甄不該,太倉縣。 
〔舉子們義憤填膺。 
〔一舉子安慰在一旁表情落寞的尤侗。 
舉子:仁兄高才,還有希望。 
尤侗:老弟是說還有五經魁?想江南高手雲集,哪敢奢望! 
幕後傳來畫外音:第三名,方章鉞,桐城縣。 
〔舉子們個個讚許。 
舉子:聽,五經魁馬上要報到最後一名了! 
幕後傳來畫外音:丁酉江南鄉試,吳江縣松陵鎮吳兆騫高中第一名解元。 
〔舉子們個個振奮。 
舉子:解元公,真是太好啦。/到底是江左三鳳凰之一啊!/吳兆騫要不高中,那才叫怪呢!/這次出榜難道還不夠怪么? 
〔貼榜人上場。 
貼榜人:讓開讓開! 
〔貼榜人張貼中舉榜文名單,而後下場。 
〔眾舉子圍上前來細看,再次牢騷滿腹。 
舉子:(頻頻頓足/長嘆/吐槽)哼哼,有幾個真才實學?!/真正氣死我了!/甄不該真不該上榜!/庄有為還不是裝出來的有為!/賈斯文居然也能高中?/嘿嘿,還有魏無知呢!/呸呸呸!呀呀呸! 
一位舉子振臂高呼:這世道太不公平! 
另一位舉子大聲呼籲:我要到文廟去向大聖先師哭訴! 
舉子們一起:對,考官營私舞弊,我們大家一起去間壁文廟哭廟! 
〔舉子們蜂擁下場。 幕後傳來一片哭聲。 
〔唯有尤侗一人留在場上,他拖著腳步意興闌珊地走到榜文面前,仔細查對。 
尤侗唱: 
解名盡處是孫山, 
尤侗更在孫山外。 
再三查對無名字, 
竟有幾多草包在! 
假斯文來裝有為, 
無知無識充英才。 
營私舞弊露真相, 
考官賣放大不該, 
斷送我等青雲路, 
貧苦書生卻何來! 
(接白)有了!不必人人都去哭廟,待我速速回家,擬寫傳奇,也好一泄胸中憤懣! 
〔大幕合攏。
 
(備註:如劇團欲緊縮時間,可把四次各自行賄受賄舉動同時在場上一併演繹。)
 
第三場:聖裁 
場景:紫禁城養心殿 
時間:福臨接獲參奏江南鄉試舞弊案之時 
幕後合唱: 
先唱一曲《鈞天樂》, 
再演一部《萬金記》。 
天之驕子實可憐, 
雲端跌落化塵泥。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 
〔太監前導,福臨上場。 
福臨唱: 
大清揮師山海關, 
長驅直入頭一回。 
太祖馬上創江山, 
一統白山並黑水。 
太宗馬上立江山, 
大小貝勒齊擁戴。 
皇叔馬上打江山, 
所向披靡顯神威。 
福臨馬上坐江山, 
要傳千秋與萬代。 
八旗子弟勇征戰, 
熱血換得金甌在。 
可恨揚州史可法,
不肯屈膝來下跪。 
更遇嘉定眾南蠻, 
反覆攻佔又潰敗。 
內中舉人張錫眉, 
還有馬龔二秀才。 
文人造反忒可惡, 
必用重拳來制裁。 
確保神州好河山, 
鐵馬金戈第一位! 
〔福臨行至御座坐下。 
(畫外音)丁酉江南鄉試落第舉子群集文廟哭廟長跪不起。 
〔福臨震驚。 
(畫外音)工科給事中陰應節參奏:江南主考官方猷,因「方姓」聯宗之故,「聯宗有素,乃乘機滋弊」,竟取少詹事方拱乾之子方章鉞為舉人。 
〔福臨聞言大怒,拍案而起。 
(畫外音)江南多處戲班上演《萬金記》,以方字去其上一點為「萬」,錢字去其右邊旁為「 金」,隱指二主考姓,「備極行賄通賄狀」。 
福臨:去其上一點是為目無尊上,去其右邊旁實為壞我長城!萬金二字,又隱含考官受賄賣放掠取萬金,實實地可惡! 
(畫外音)又有一出新戲《鈞天樂》。所寫才子沈白,與一干狗屁不通的舉子同科應試。主考官納賄后,把目不識丁者取為榜眼、探花,沈白落第,憤憤死去。 
福臨:真正豈有此理! 
〔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有為各自戴著面具相繼隱現,依次手舞足蹈。 
甄不該:高山滾鼓,說實在的,真不該上榜! 
賈斯文:火燭小心,照樣高中,讓斯文掃地! 
魏無知;讀書越多,越是愚蠢;一樣中舉,輕而易舉! 
庄有為:五百兩紋銀,換來一個縉紳,值當,值當! 
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合唱:(《鈞天樂》商調「黃鶯兒」) 
命意在題中, 
輕貧士, 
重富翁。 
詩云子曰全無用, 
切磋欠工, 
往來要通, 
其斯之謂方能中, 
告諸公, 
方人子貢, 
原是貨殖家風。 
〔唱畢,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有為一起隱沒。 
〔福臨氣得頓足,滿場亂轉。 
福臨唱: 
這般考官賊大膽, 
竟敢如此狂貪婪! 
科舉本該選棟樑, 
濫竽充數來欺瞞。 
行賄賣放中了舉, 
民怨沸騰怎生辦。 
整頓吏治查實證, 
一體定罪要問斬。 
江南文人最狡狤, 
快刀亂麻不忌憚。 
論語妄識富無驕, 
試場難辨貧無諂。 
真才庸才須甄別, 
魚龍不容混一班。 
朕雖年輕坐朝堂, 
立威何妨一鍋鏟! 
(接白)傳朕旨意——將丁酉江南鄉試舞弊一案主考官方猷、錢開宗和十八名同考官悉數下獄,查實情事一律處死。方章鉞革去功名,羈押待審。除他以外,其餘中舉舉子一體押送來京,由朕親自命題,瀛台複試! 
幕後傳來:遵旨。 
〔大幕合攏。 
(備註: 
1,嘉定三屠中,舉起「嘉定恢剿義師」大旗的倡議者中有舉人張錫眉秀才馬元調龔用圓等。 
2,丁酉江南鄉試頭場試題為「貧而無諂」。 
3,有說《萬金記》系無名氏所作。此劇本一併認作尤侗作品。)
 
第四場:複試 
場景:瀛台 
時間:順治下令丁酉江南鄉試中舉舉人複試之時 
幕後合唱: 
御苑環水一島嶼, 
春闈何曾設瀛台。 
考場持械稱奇事, 
白卷秀才遭禍災。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二道幕前。 
〔尤侗抖抖索索地上場。行至中場,他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好不容易站定。 
尤侗唱: 
啊呀,大事不好了也!
鄉試舞弊遭揭露,
恨煞落第哭廟人。
傳奇寫就泄公憤, 
爭相搬演唱戲文。 
不料上達宮廷去, 
天顏震怒驚雷聲。 
榜上舉子命複試, 
一路押送赴京城,
從來禍福互相依, 
(我)名落孫山靠福分。 
哀嘆松陵吳兆騫, 
空負滿腹藏經綸。 
錦繡文章解元公, 
偏逢丁酉惡時辰! 
(接白)如此奉召進京,情何以堪!聽說嫂夫人為夫妻恩愛和顧梁汾為湖海情誼一併隨同,深為感動。讓我也趕往吳江慰問一番。 
〔尤侗急步下場。 
〔二道幕升起。 
畫外音; 
丁酉江南鄉試舞弊一案主考官方猷、副主考錢開宗斬立決,妻房家產籍沒入官。同考官十八人,除已死之盧鑄鼎外,一體絞立決。 
〔一整隊瀛台衛士腰佩鋼刀上場,圓場後分列左右。 
吳兆騫在幕後唱: 
無端遭殃來北上, 
〔一干丁酉江南鄉試中舉舉子顫抖著上場圓場。注意到其中就有吳兆騫和甄不該賈斯文魏無知庄有為。 
吳兆騫上場後接唱: 
押送解差, 
青面獠牙, 
賽如虎狼! 
進皇城, 
巍巍峨峨, 
金碧輝煌刺眼光。
 臨三海, 
曲曲彎彎過棧橋, 
環列著, 
密密層層一大幫。 
戰戰慄栗, 
心驚肉跳, 
這道難關如何往前闖? 
〔一整隊瀛台衛士持黃銅夾棍上場,安排這些舉子各就各位,然後分列左右。注意到每一考生左右各有一名衛士。場上眾人除佩刀衛士面對觀眾之外,持棍衛士和考生都面對天幕。 
畫外音; 
丁酉江南鄉試舞弊一案涉案舉人方章鉞革去功名,及其父方拱乾和「文頭武尾」一輩方玄成等悉數革職,並處抄沒家產,舉家流徙寧古塔。 
〔場上舉子驚倒在地。 
畫外音: 
當今皇上親自主持複試以示甄別,合格者保留舉人資格,不合格者一體治罪。試題為《瀛台賦》,限時一柱香,開始! 
〔眾舉子趕緊爬起來提筆為文,但個個顫慄不已,震懼失措幾不能下筆。 
〔聚光打在吳兆騫身上。 
吳兆騫:瀛——台——賦?!(轉過身來,接唱,其間幾次提筆卻又放下) 
斜看閑雲入窗戶, 
愁聽清露滴梧桐。 
韋陀把守仁曜門, 
閻羅安坐瓊樓中。 
牛頭馬面分左右, 
判官小鬼露崢嶸。 
鶯啼燕語吟不成, 
流水潺潺訴哀痛。 
少年天子太昏庸, 
不分皂白與青紅。 
神不收舍怎完卷, 
難覓文思如泉湧。 
眼前有景道不得,
陣陣戾氣堵心胸。 
白紙一張隻字無, 
團團怒火燃熊熊。 
我本江左一鳳凰, 
求買關節理不通。 
我本江左一鳳凰, 
何必露草復寒蟲。 
我本江左一鳳凰, 
如此屈辱怎從容! 
豈肯留下殘缺篇, 
擲筆離場傲蒼穹。 
欲以清白明其衷,
不待一柱香告終! 
仰面大笑出門去, 
冥冥孤高誰為用! 
(接白,冷笑)嘿嘿,嘿嘿,焉有吳兆騫而以一舉人行賄者乎! 
〔吳兆騫交上白卷,狂笑著下場。 
〔場上燈光轉暗。顧貞觀和吳妻分別在舞台兩側隱現。 
顧貞觀/吳妻:糟了,糟了,季子/夫君這下子可闖大禍了! 
〔大幕合攏。
 
第五場:流放 
場景:京郊官道 
時間:吳兆騫流放遣送之際 
幕後合唱: 
白卷考生禍再起, 
果然遣送路萬里。 
痛別莊重發誓願, 
感慨人間有知己。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 
〔在以下畫外音中,解差前導,吳兆騫由吳妻攙扶著上場。 
畫外音:吳兆騫少有雋才傲岸自負,經禮刑兩部多次嚴審,查明確無舞弊行為。因其目無王法藐視聖上,膽敢拒絕複試交上白卷。為嚴肅綱紀故,特此責令處罰四十大板,即刻流放寧古塔。 
〔吳妻攙扶著吳兆騫欲待坐下,吳兆騫兩股疼痛,哎呀一聲,只能站起,吳妻趕緊扶住。 
解差甲:(揚白)哎吆喂,看看,看看,一個文弱書生,給折騰成這般樣子! 
解差乙:(揚白)老哥,我說哎,明明人家不曾作弊,好好的一個舉人;唉,真是說不得啦! 
解差甲/乙:(同時,揚白)我想,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們一不能乘機勒索錢財,二要一路好生看待——嘿嘿,這就叫做我們英雄所見略同——(兩人都翹起大拇指)哥倆好啊! 
〔解差下場。 
吳兆騫:賢妻,都是我連累了你哦——(接唱) 
實指望夫貴妻榮相酬勞,
卻誰知流放絕地萬里遙。 
應效學禁軍教習豹子頭, 
寫休書放你娘子生路逃! 
吳妻:(兩人擁抱,哭頭——)夫君啊!(放開後接唱) 
吳郎莫說斷頭話, 
今日寸心向天表。 
既然說夫妻本是同林鳥, 
哪怕是大難臨頭共一巢。 
朔風遍吹夜凜冽, 
雪墮榆關知勁草。 
一枝獨秀映冬青,
 地角天涯同偕老! 
吳兆騫:我的賢妻啊! 
〔兩人再次擁抱。 
〔解差上場。 
解差甲:(揚白)哎,我說吳相公啊,有人來送行啦。沒有時間限制,你們見了面好好談談! 
解差乙:(揚白)看看,看看,哭得多傷心!女眷眼泡這麼腫,我說還是迴避一下子的好! 
〔吳妻隨同解差下場。 
〔顧貞觀急步上場。吳兆騫看到摯友,搖搖晃晃迎上前去。顧貞觀趕忙上前扶住。 
吳兆騫:梁汾弟! 
顧貞觀:季子兄! 
吳兆騫唱: 
潑天大禍不期至,
 舉人不做做犯人。 
曾記當年寒窗苦, 
相互切磋共談文。 
功名二字銘心腑, 
不為鬼神為蒼生。 
鄉試原是囊中物。 
中舉合族多歡騰。 
豎匾祭祖來開賀, 
只待會試赴京城。 
於今春闈交白卷, 
鳳凰折翅欲斷魂! 
顧貞觀唱: 
去歲吳江趕回遲, 
未及相送赴省城。 
今春隨同來北上, 
原想明辯留身份。 
書生意氣怨不得, 
一腔憤懣欲告人。 
空前絕後瀛台試, 
兄長冤屈天下聞。 
大嫂相伴去邊塞, 
恕我不能來分身。(吳兆騫插白: 為了一時衝動,已經連累了這許多親朋好友。怎可再勞動賢弟,何況絕地苦寒!) 
並非欲辭絕地苦, 
弟也不再回鄉鎮。(吳兆騫插白:卻是為何?) 
自願漂泊京都地,(吳兆騫插白:啊?!)
一處一處去求懇。 
立誓相救兄長返, 
寧古塔下得回生! 
吳兆騫:(感動得無以復加)兄弟! 
〔吳兆騫一頭跪下,反覆叩首。 
〔顧貞觀也趕緊跪下,兩人擁抱。 
〔燈轉暗。解差隱現。 
解差甲:(揚白)不得了哎,就算是同胞手足,也做不到! 
解差乙:(揚白)又多了一個北漂! 
解差甲:(揚白)不要搞錯哦,人家漂在北京,不是為了自己拍電影! 
〔解差隱沒。吳偉業隱現。 
吳偉業:漢槎,自得瀛台凶訊,心頭鬱結成病。年邁力衰,恐不能承受生離之悲痛。恕老夫未能前來相送出關。唉,只是傷心揮淚寫了一首古風《悲歌贈吳季子》!(接唱) 
人生千里與萬里, 
黯然銷魂別而已; 
君獨何為至於此! 
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學經並學史, 
生在江南長紈綺。 
詞賦翩翩眾莫比, 
白璧青蠅見誹詆! 
一朝束縛去, 
上書難自理。 
絕塞千里斷行李。 
送吏淚不止,
 流人復何倚。 
彼尚愁不歸, 
我行定已矣。 
七月龍沙雪花起, 
橐駝垂腰馬沒耳。 
白骨皚皚經戰壘, 
黑河無船渡者幾? 
前憂猛虎后蒼兕, 
土穴偷生若螻蟻。 
大魚如山不見尾,
張鬐為風沫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 
白晝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 
生男聰明慎勿喜, 
倉頡夜哭良有以, 
受患只從讀書始。 
君不見,
吳季子! 
〔吳偉業頓足捶胸傷心不已暈倒在地。 
〔大幕合攏。 
 
(備註:悲歌贈吳季子——吳偉業大作。如院團覺得演出時間超長,可以採用下列辦法壓縮。此場次到吳偉業道白結束,天幕上迅速掃描展現詩歌全文。供參考。)
 
第六場:哭友 
場景:顧貞觀京城寓所 
時間:上場之後一晃十年左右;此前,方拱乾已蒙赦南歸 
幕後合唱: 
痛別莊重發誓願, 
天高地厚湖海情。 
瀝血寫下《金縷曲》, 
千古流傳到如今。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 
〔顧貞觀在場上來回踱步。 
顧貞觀唱: 
罡風陣陣, 
密雲層層, 
路遠山高, 
關河阻隔許久。 
連日來午夜夢回暗沉吟, 
滯留在皇城根兒苦幹求。 
去申訴去哀告靦顏天壤, 
說才情託人情希冀化烏有。 (接白)日前接獲兄台來函——塞外苦寒,四時冰雪。嗚鏑呼風,哀前帶血。一身飄寄,雙鬢漸星。婦復多病,一男兩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瑩然在堂,迢遞關河,歸省無日……。(接唱) 
光陰逼, 
數更漏; 
乾坤轉, 
幾度春秋。 
窮奔波, 
心血嘔;
 唯餘下, 
這,這《金縷曲》詞一首!(吟唱) 
我亦飄零久! 
十年來,
深恩負盡, 
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 
試看杜陵消瘦, 
曾不減, 
夜郎孱愁。 
薄命長辭知己別 , 
問人生, 
到此凄涼否? 
千萬恨, 
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 
共些時, 
冰霜摧折, 
早衰蒲柳。 
詩賦從今須少作, 
留取心魂相守, 
但願得, 
河清人壽! 
歸日急翻行戍稿, 
把空名料理傳身後。 
言不盡, 
觀頓首。 
〔吳偉業隱現。 
吳偉業:梁汾,先帝撒手塵寰,今上沖齡登基,為季子請託之事甚為渺茫。唯方拱乾得以僥倖,在先帝駕崩之前蒙恩賜還。想我垂老日暮,滿目蕭然,憂讒畏譏,苟延殘喘。只怕是等不到他南歸了。(痛哭失聲) 
〔吳偉業隱沒。顧貞觀震驚。 
〔吳兆騫隱現。 
吳兆騫唱; 
驚沙莽莽颯風飆, 
赤燒連天夜氣遙。 
雪嶺三更人尚獵, 
冰河四月凍初消。 
白葦焚殘黃榆落, 
南北無路悵迢迢。 
悔不當初空餘恨, 
混同江頭血淚滔。 
〔吳兆騫隱沒。顧貞觀腳下一軟匍倒在地,再掙扎著起身。 
顧貞觀唱: 
百無一用是書生, 
書生偏遭莫須有。 
千佛寺內獨徘徊, 
心中長懷悲和憂。 
貞觀盛世難再現, 
前路渺渺何處走? 
何處走, 
一直走; 
往前走, 
不停走; 
繼續走, 
只管走; 
拚命走, 
走啊走, 
撞了南牆不回頭! 
平生只求一件事, 
不救回季子不罷休! (接白)難以遣懷唯余孤憤,讓我再來續上一首《金縷曲》。(吟唱) 
季子平安否? 
便歸來, 
平生萬事, 
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誰慰藉, 
母老家貧子幼。 
記不起, 
從前杯酒。 
魑魅搏人應見慣, 
總輸他, 
翻雲覆雨手。 
冰與雪, 
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 
數天涯 , 
依然骨肉 , 
幾家能夠? 
比似紅顏多命薄, 
更不如今還有。 
只絕塞, 
苦寒難受。 
廿載包胥成一諾, 
盼烏頭馬角終相救。 
置此札, 
君懷袖。 
〔顧貞觀題畢,舉筆亮相,停格,聚光。 
〔大幕合攏。 
 
第七場:跪題 
場景:納蘭性德寓所書房 
時間:上場之後又有數年 
幕後合唱: 
玉淵潭水深千尺, 
哪及梁汾手足情。 
容若又填《金縷曲》, 
再現拳拳赤子心。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 
〔納蘭性德在場上,掩卷長嘆。 
納蘭性德:難怪高士奇贊道——「一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吟) 
河梁生別詩,
山陽死友傳,
梁汾思舊曲—— 
悲之深,
念之切,
鼎足三,
情懷一。(接唱)
好才情困縛於黑山白水,
這一件科場案空前絕後,
嘉年華消磨在絕塞天涯,
傲岸性疏狂才撞上槍口。
江南才俊遭鄙夷,
少年天子借顱頭。
千家霹靂人遣送,
萬戶蕭疏鬼頷首。
吳兆騫寧古塔下盼生還,
顧貞觀湖海情誼實深厚。 
歷歷前塵, 
深情厚誼,
思緒澎湃掀洪流。
文士唯有紙和筆,
猶如青鋒握在手。
再續新詞《金縷曲》,
願將梁汾來效尤!(吟唱)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
緇塵京國,
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
誰會成生此意?
不通道,
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
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
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 
且由他,
蛾眉謠諑,
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
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
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後生緣,
恐結他生里。
然諾重,
君須記。 
〔納蘭性德握筆亮相,收勢。 
納蘭性德:想梁汾延聘塾師,已在我府內多日。因扈從聖駕在朝,尚未得見一面。今日有請西席,當面討教一二。 
畫外音:顧先生到! 
〔顧貞觀上場。納蘭性德迎上前去。兩人見禮。 
顧貞觀:久聞公子大名,《飲水詞》家家爭唱。不才得蒙延聘,實屬三生有幸! 
納蘭性德:先生說哪裡話來。晚輩才是久仰盛名,今日有幸一見。多時陪伴聖駕,一向怠慢先生,伏竊恕罪。拜讀兩首詞作,感慨莫名。真正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顧貞觀:澤畔之吟,出於憔悴;窮途散發,豈效嵇阮。讓公子見笑了。 
納蘭性德:不才狗尾續貂,題寫《金縷曲》一詞,望先生笑納。 
〔顧貞觀接過檢視,馬上讚嘆不已。 
顧貞觀:(撫掌)啊呀,這一首《金縷曲》遠勝拙作,正是痴長年齒。實實地後生可畏,後來居上! 
納蘭性德:先生謬獎。憑先生大才,鄉試會試猶如囊中取物,易若反掌。就是欽點翰林,也是指顧間事。先生屈居西席,莫非無意功名? 
顧貞觀:蒙公子不棄,直言相告。非是無意功名,實為丁酉科場案吳兆騫逢冤負屈流放北塞,當年京郊送別,許諾相救。故而一直淹留在此,十餘年來未曾返鄉。既然鄉試見背,這功名二字無從談起。 
納蘭性德唱:(感嘆) 
鑷髭未肯棄長安, 
屈尊坐館孩兒王。 
只為千金許一諾, 
湖海情誼傳播廣。 
顧貞觀唱:(負疚) 
一諾千金千金諾, 
空負許諾心彷徨。 
愧對摯友吳季子, 
愧對自身和上蒼。 
(試探地,接白)公子日近天顏,不知可否進言? 
納蘭性德:大清家法,妃嬪不得干預朝政。何況我等只是侍衛!(略一停頓)也罷,德與先生相見恨晚一見如故,決意為漢槎破例。 
顧貞觀:(激動地)那真是太好了,我代漢槎先行叩謝。 
〔顧貞觀作勢要拜謝,被納蘭性德一把拉住。 
納蘭性德:先生何用如此。「絕塞生還吳季子」,將是某諸事中第一要務,為此竭盡全力,萬難不辭。 
〔顧貞觀作勢再要拜謝,又被納蘭性德一把拉住。 
納蘭性德:寧古塔流放人士,雖早有賜環,乃是先帝生前特赦。然則漢槎已成丁酉科場案頭一號名人,還加當年罪名是藐視聖上,諒來一時不易籌措難以如願。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當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囑也。 
顧貞觀:(急切地)公子,人壽幾何?十年為期,只怕漢槎已為絕塞之鬼。 
納蘭性德:如此減半,請以五載為期! 
顧貞觀:感復何言,此番為我自身叩謝公子! 
〔顧貞觀跪倒在地,拜謝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趕忙攙扶顧貞觀起身。 
納蘭性德:男兒膝下有黃金。天地君王父母師尊之外,居然輪到跪拜不才,實在受之有愧!待我再續一首《金縷曲》!(吟唱) 
灑盡無端淚,
莫因他、
瓊樓寂寞,
誤來人世。
通道痴兒多厚福,
誰遣偏生明慧。
莫更著、
浮名相累。
仕宦何妨如斷梗,
只那將,
聲影供群吠。
天欲問,
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
轉丁寧、
香憐易爇,
玉憐輕碎。
羨殺軟紅塵里客,
一味醉生夢死。 
歌與哭、
任猜何意。
絕塞生還吳季子,
算眼前,
此外皆閑事。
知我者,
梁汾耳。 
顧貞觀:(連連稱讚)高才啊高才!「絕塞生還吳季子」,有望啊有望! 
納蘭性德:為敦促時刻不忘承諾之事,容若當齋壁大書——顧梁汾為吳漢槎屈膝處。 
〔顧貞觀轉身,望著天幕上出現的「顧梁汾為吳漢槎屈膝處」十個大字。 
〔大幕合攏。
 
第八場:求援 
場景:納蘭明珠府上廳堂 
時間:納蘭容若尋機救助吳兆騫之時 
幕後合唱: 
天時地利並人和,
得益全憑真功夫。
感天動地《金縷曲》,
明珠照亮南歸路。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二道幕前。 
〔納蘭性德興沖沖地上場。 
納蘭性德:聖上接連誅鰲拜平三藩祭孔聖,深得民心。眼看盛世就在當下,吳漢槎生還有望。今日父親大人特邀徐乾學恩師過府,正好是個機會! 
〔納蘭性德疾步下場。二道幕升起。 
〔納蘭明珠陪同徐乾學上場。 
徐乾學:相國盛邀,滿桌饌玉,酒過三巡,不知有何示下? 
明珠:徐大人寬心,此乃家宴,不是廟堂。是小犬有事請教。 
徐乾學:容若要來,好啊。我這個得意門生多時不見,正好聚聚。 
明珠;這是容若他日前送來的一首《斷續令》,請徐大人賞鑒。 
〔徐乾學接過,一看之下拍案叫絕。 
徐乾學:這首《斷續令》實為一首藏頭詞,足可稱為藥名詞。巧將中藥藥名當歸、鹿角、滑石、獨活、甘松、乳香、熟地、桂枝、菊花、桑白皮、蚤休、綠青、水銀、木瓜、連錢草、細辛、肉蓯蓉、菟絲、斷續分別嵌入詞中,讀來恰到好處。尤其是「斷續」」這味中藥名,分嵌於詞的首尾,一般人難以覓見,且讀來覺得整首藥名詞周而復始,回味無窮。不知是哪位高手所作? 
明珠:乃是顧貞觀所作。 
徐乾學:怪不得!果真就是那個因先後兩首《金縷曲》譽滿京華,令郎又為此續作了兩首的顧貞觀 !
〔納蘭性德上場。 
納蘭性德:恩師大人,正是顧梁汾。 
徐乾學:如此高才,不向蟾宮折桂實在可惜! 
明珠:顧梁汾他是為了吳漢槎滯留京都二十餘載,從不曾還鄉應試。 
徐乾學:(頻頻點頭讚歎)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啊。 
納蘭性德:弟子正為此要懇求恩師大人援手。 
徐乾學:哦? 
納蘭性德唱: 
山一程,
水一程,
風一更,
雪一更,
身向榆關那畔行,
聒碎鄉心夢不成。
吳郎遭際極憔悴,
欲回江南了殘生。
懇求恩師出善策,
弟子不忘您大恩! 
徐乾學唱: 
金縷一曲贖命詞,
命乖運蹇可憐人。
劫灰已掃文星盡,
黨禁初寬大氣伸。 
(接白)眼下倒是一個好時機。否則,真要追究文字獄,恐怕顧梁汾那首《金縷曲》中的一句「總輸他翻雲覆雨手」也得治罪,遣送寧古塔! 
明珠:吳漢槎身犯重罪,謫戍寧古塔,確無赦還之例。念他博學多才,長於同賦。己在絕塞受苦多年,母老子幼,委實可憐! 
徐乾學:當今皇上振興文運,優待天下之士。因此,可以疏通少府,用銀子來贖還。 
納蘭性德:贖還?好辦法! 
明珠:不知贖金幾何? 
徐乾學: 按常規,贖金三千兩。 
明珠:我們父子可分擔籌措兩千,尚短缺一千。徐大人能否設法? 
徐乾學:相國有所不知,三千乃是正項。各路通關尚需追加兩千。 
明珠:兩千?! 
徐乾學:相國放心。統共五千之數,餘下三千「崑山三徐」各承擔一千。 
明珠:然諾重——,
徐乾學:君須記。 
〔納蘭明珠和徐乾學相對撫掌大笑。 
納蘭性德:容若代顧梁汾吳漢槎謝過恩師大人。 
〔大幕合攏。 
(備註: 
顧貞觀《斷續令》—— 
斷紅兼雨夢,當歸身世,等閑蕉鹿。角枕涼生冰簟滑,石鼎聲中幽獨。活火泉甘松濤嫩,乳香候,龍團熟。地偏叢桂枝陰,又吐叢菊。花時約過柴桑。白衣寒蚤,休負深杯綠。青鏡流光,看逝水銀波,漂殘落木。瓜蔓連錢,草蟲吟細,辛苦驚髀肉。從容烏兔,絲絲短髮難續。 
徐乾學徐秉義徐元文兄弟都是進士出身,當時都很有名望,號稱「崑山三徐」。)
 
第九場:還鄉 
場景:京郊官道 
時間:吳兆騫絕塞生還之時 
幕後合唱: 
金蘭倘使無良友,
關塞終當老健兒。
往昔出塞少年郎,
今日歸來誰是爾? 
〔合唱聲中大幕拉開。 
〔當年的兩解差上場。 
解差甲:(揚白)哎吆喂,看看,看看,一晃二十三年啦! 
解差乙:(揚白)老哥,我說哎,現在河清海晏,沒有那麼些囚犯要發配;哥倆好再來湊湊熱鬧! 
解差甲:(揚白)當年是押送,今朝是歡送! 
解差乙:(揚白)說錯了,今朝是歡迎! 
解差甲:(揚白)呵呵,看來我是開心過了頭。說錯了,今朝是歡迎! 
解差甲/乙:(揚白)歡迎俊朗才子榮歸故里!走起來哦! 
〔兩解差下場。 
〔顧貞觀急步上場。 
顧貞觀唱: 
天晴朗,
地寬廣;
胸寬曠,
喜若狂;
心若狂,
淚盈眶;
淚滿眶,
精神爽;
心神爽,
相迎季子還故鄉;
還故鄉,
熱血未曾付汪洋。
廿年來,
多次求告總無門;
廿年來,
誠意終究感上蒼。
只可嘆,
梅村前輩已仙逝,
不及相迎返里巷。
只可惜,
容若老弟隨扈去,
未能約來酬相幫。
行來已至官道上,
待我翹首舉目望! 
〔吳妻手中提著小包袱上場,可見她已容顏蒼老憔悴不堪。顧貞觀迎上前去。 
顧貞觀:大嫂,你們終於回來了! 
吳妻:是啊,總算回來了。賢弟多方相救,時至今日,愚嫂也只能說聲——大恩不言謝。 
顧貞觀:大嫂說那裡話來,實在也非梁汾一己之力。季子呢? 
吳妻:(回身一指)他,他就在後面!(悲從中來,掩面擦淚) 
〔顧貞觀疑惑不解。 
吳兆騫在幕後唱: 
搖搖擺擺到京城哪——, 
〔吳兆騫在兩位解差攙扶下上場,他上場后甩開解差,手舞足蹈。 
吳兆騫接唱: 
來了我丁酉鄉試新舉人。
新舉人,
到京城;
列皇榜,
意氣盛;
中進士,
喜不勝;
立朝堂,
當近臣;
讀破萬卷行萬里,
功名二字是根本。
瓊林赴宴三杯酒,
叩謝吾皇九重恩!
欽點翰林勤參政,
江左鳳凰發新聲。(哈哈大笑) 
〔兩解差搖頭無語。顧貞觀著急萬分。 
顧貞觀:(對吳妻)這,這怎地——? 
吳妻:接獲南歸消息,他,他就發病了。 
顧貞觀:(走近吳兆騫)季子兄,你回來了! 
吳兆騫:欽點翰林,我是上任來了哦。 
顧貞觀:(試探地)季子兄,我是梁汾,顧貞觀啊。 
吳兆騫:你,你不就是翰林院派來接我的么? 
顧貞觀:我——? 
吳兆騫:(生氣地)豈能如此目無尊長!你要知道,當心得罪上司,把你發配寧古塔! 
顧貞觀:你,你再仔細看看,我是誰? 
吳兆騫:(犯糊塗)你,你是誰啊? 
〔吳妻回身掩面哭泣。 
〔解差攙扶著吳兆騫坐下。顧貞觀撲上前來,一頭跪倒。 
顧貞觀:我是漂泊京都二十三載的顧貞觀啊。 
〔吳兆騫無動於衷,顧貞觀撲在他的膝上痛苦不已。 
解差甲:(揚白)哎吆喂,看看,看看,是不是得了失心瘋啦? 
解差乙:(揚白)救,還是不救——說起來真是個問題! 
解差甲/乙:(揚白)咋辦?! 
顧貞觀:(不斷捶胸,仰天長嘯)天哪! 
幕後合唱: 
劫后歸來文星癲,
大好年華歸塵土。
受患只從讀書始,
感嘆難得是糊塗。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合攏。 
〔劇終。 
(備註:按史實,吳兆騫南歸併未瘋癲。不論其他作品如何設計,此劇作把他寫成經受長期迫害,終成瘋癲。由此突顯封建皇朝對文人的殘酷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