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失落的傳奇

作者:量子在  於 2017-10-11 05: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相關人物|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胡治藩

這是一本,名叫《大人家》的傳記文學的登場告白。
也是《大人家》的主人公,一個重新被人們回顧的人物——胡治藩——的登場告白。
在傳記文學《大人家》的開始,是這樣描述胡治藩的,他是:
一個知名的京劇票友。但是他又是筆名《梯維》的,權威的劇評家,他的觀點每常被其他劇評人引為論據;
一個權威的劇評家,但是,他又發表過轟動一時的小說;
說他是一個小說家,他又主編過報紙,還創辦過風行一時的報紙;
說他一個知名的報人,但是,他又組織並主演過載入史冊,轟動上海的話劇;
說他是個戲劇活動家;但是,他又是一個真正的銀行家,卓越的電影發行人。
當時,中國有八家最有實力的銀行,前四家是國有資本,稱四大行;后四家民營,稱四小行。四小行當中的翹楚,是《浙江實業銀行》,胡治藩則是浙江實業銀行總管理處的第二號人物;後來,他主持的以大光明電影院為首的電影業,成為這座城市的時尚生活方式。
一個難以為他定位的人。
回眸往事,吹掉歷史的蒙塵,這個人為海派文化創造的諸多閃閃亮點,仍然光彩照人。
的確,一個城市的最大價值,在於它的文化,環宇今古,任何一座城市概莫能外。
城以「文」衡,人也如此。
所以古人曾有:「功名小道,文章千古」之一說。
胡治藩在商業上的貢獻固然出色,但和他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價值所添加的亮點相比,後人為他作定位,就很容易了。無疑,他對海派文化的貢獻,應該是為他來定位的,最關鍵的依據,毫無疑問,他應該被定位為:
一個文壇奇人。
共和國建國伊始,周恩來到上海,召集當時上海文藝界的最高領導人,著名的左派文人,長期從事地下黨文化工作的夏衍,於伶談話,布置日後上海的文化工作。在談話中,周恩來追今撫昔,回顧了上海文化的歷史,提出了「上海小報文人兩支筆」這麼一個概念。
周恩來的話,講在時代交接之際,所言的兩支筆,自然是民國時代的,兩個出類拔萃的文人。
今日的讀者有所不知,周恩來口中的「上海小報文人」,是一個,當時被廣泛應用的概念。所謂的「上海小報文人」乃是泛指,有別於「左」派作家的,平民文學作家們。而這一個「平民文學」流派的很多人,又曾經被貶稱為「鴛鴦蝴蝶派」
今日的讀者有所不知的是,昔年,上海的小報業,那真是繁榮得不得了的呀!報紙的種類與名目之多,毫不誇張地說,百倍於今日!多到了猶如那南京路步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而為這麼多報紙寫稿的文人,那更是多若滿天的群星。
這滿天星一般的文人中,有兩個人,能在為打天下而日理萬機的周恩來心目中,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那麼這兩個人,必定是非常傑出的人物。
這兩支筆其中的一支,是號稱「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大郎。唐大郎是當年上海人最熟悉的晚報主筆,唐大郎的妙文,不但天天見於報端,有時還同時出現在幾份報紙上——當時的上海人有云:夜飯吃過,夜報沒看,唐大郎文章沒有看過,勿好睏覺——可見唐大郎是多麼的深入人心。



這另一支筆,就是本文的所追述的,上海文壇奇人;筆名胡梯維的胡治藩。
稱之為文壇奇人的第一個理由,是因為胡治藩並非專業文人。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上海工商界重量級的人物;不折不扣的業餘作者。
這就奇了。
胡治藩身為工商界重量級人物,也不具備三頭六臂,不可能寫出大量的文章來,怎麼會給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留下深刻印象,在如群星般的海派文人中脫穎而出的呢?
回溯胡治藩的文學成就,卻是和他的故鄉有關,和他祖先的事業有關。
他是紹興人的後代,他還是紹興師爺的後代。

時,岑春煊還只是中級官員。
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帶光緒倉皇出逃,在危難中岑春煊救了慈禧,平安護送到西安;這一份患難情誼,鋪就了岑春煊的升遷通途。而胡濟生則是參與了岑春煊的屯墾練兵,千里勤王的全過程。
岑春煊的官聲非常之好,這又和胡濟生密切相關。岑春煊在大清王朝末年,沾了一個「屠」字,因此和袁世凱,張之洞齊名,叫做「晚清三屠」。
袁世凱在山東殺人平亂,得了「人屠」的綽號;張之洞辦實業善花錢,得了「財屠」的雅號;而岑春煊最恨的是撈錢的貪官,混日的庸官,見一個參一個,得了「官屠」的美號。上有太后的信任,下有胡濟生的一支刀筆,所以凡是被岑春煊所參的,幾乎都丟官被罰,一時之間貪官庸吏聞岑胡而喪膽。像岑春煊、胡濟生這樣的人到了今天,還是不嫌多的。
胡濟生後來出任兩廣鹽法道(財稅廳長),廣州都知事(市長)。
辛亥革命之後,政聲優異的胡濟生被革命軍政府挽留,請他繼續主管兩廣財稅,胡濟生謝絕了;因為胡濟生要離開廣東回浙江圓夢,圓他的銀行夢。圓夢不易,辭的是舒適祿位,迎的是辛勞風險,但是,圓的是以金融領實業的振興中華之夢,在胡濟生的心目中,那是值得的,那也是他一生的抱負——盡一介凡俗之力,挽天下頹勢於微末。他終於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出任第一任董事長。
胡濟生在廣州做官的初期,1902年,生下了胡治藩。
胡治藩生長在這樣的家庭里,毫無疑問,從小就必須經歷極其嚴格的訓練,當時對剛剛讀書,而稍有偷懶幼童的懲罰,在現代人看來,幾乎可以稱之為「虐待兒童」——命令幼童攤開稚嫩的手心,用寬大沉重的紅木戒尺狠打,只需一下,小手就會高高腫起來。但是這一打一打,也就在胡治藩的身上,打下了深厚的文學,書法的根底。
1915年,早就為「浙江實業銀行」定下了「站穩浙江進軍上海」方針的胡濟生,移居上海;華洋雜處,開放繁榮的上海,震懾了少年胡治藩。他看到了迷人的京劇,耳目一新的「文明戲」(話劇),看到了令人眼花繚亂,自由發表,數量浩大的各種文學讀物,報章雜誌,這一切,引發了他對文學,戲劇的終身的愛好,串起了他人生道路的軌跡。
1921年,十九歲的胡治藩,又一次受到極其嚴格的訓練。
在這一年,胡濟生積勞而成重疾,任人唯賢的胡濟生把銀行大權,交給由他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後來成為中國金融史上,舉足輕重的銀行家李馥蓀;同時,規定胡治藩成為家族事業的接班人。
於是在1921年,奉父親的命令,胡治藩從著名的一流學府「東吳大學」,金融管理系輟學,進銀行接受銀行業務的培訓;銀行頭號人物的公子,照樣從最基層,最辛苦的工作崗位開始練歷——單就點數銀元和珠算這兩項,在今人看來,就可以視為奇迹般的特技。當時的大宗流通貨幣是銀元,銀元包成長封,一封按規定是100個,只需用手指甲一刮,就能準確地點數,更神奇的是在這一刮之間還能準確判斷這100個銀元里是否混進了假銀元,如果有,就立刻將「啞板」——假銀元挑出來;至於珠算,則遠比現代銀行里的工作人員用電腦計算快得多了。
更重要的培訓,是為人處事作風上的嚴格錘鍊,務必使受培訓者變成一個,十分嚴謹踏實,勤勞可靠的接班幹部。
上蒼既然為開放而自由的上海,送來這麼一個文壇奇人,當然就必須給他一點額外的恩惠。上蒼不但要讓胡治藩具有超常的聰慧和精力,而且還要賜給他豐富的情感。要不然,在胡濟生的嚴格培訓之下,一般人能把自己鍛煉成一個不錯的銀行家了,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哪裡還有精力與興趣,從事廣泛的業餘愛好。
果然,得到上蒼恩賜的胡治藩,在出色地交出一份培訓考卷之餘,仍然能以敏銳的觀察和優美的文筆,在海上文壇里嶄露頭角。
實際上,早在1916年,十四歲的胡治藩就開始了他的文學嘗試,把文稿投到了著名報人張恂子,和海派大家包天笑手裡,受到二人的激賞。
而觀察這個文壇奇人的成長脈絡,並不是他十四歲就和海派文化掛上了鉤;而是張恂子,包天笑所看到的胡治藩最初的筆名:「不飲冰生」。
胡治藩是務實為國的胡濟生的兒子,務實為國的理念,深深紮根在胡治藩的心裡。對所有慷慨激昂的高調作風,有著發自內心的抵觸,正因為如此,初登文壇的胡治藩對著名的激昂人物,以「飲冰室文集」著稱的梁啟超,做出了他的反應:不飲冰!
歷史的因果,務實派與激昂派的是非,是直到最近的世紀之交,才露出了端倪來,而1916年十四歲的胡治藩,就能以「不飲冰」自號,雖不能說是先知先覺,但也的確難能可貴。

——精英博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 05: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