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小戲劇本源自編劇全面揭露丁酉科場案始末的原創清裝大戲《金縷曲》。
出場人物:
吳兆騫,江左三鳳凰之一,卓有文名,丁酉科場案中最著名涉案人士
尤侗,清初著名文人,丁酉鄉試中落第人士,由此擬寫傳奇泄憤
龍套若干(院團視情況可以考慮全部省略)
場景:瀛台
時間:順治頒旨令全部丁酉江南鄉試中舉舉人複試之時
幕後合唱:
御苑環水一島嶼,
春闈何曾設瀛台。
考場持械稱奇事,
白卷舉子遭禍災。
〔幕後合唱聲中大幕拉開。二道幕前。
〔尤侗抖抖索索凄凄惶惶地上場。
畫外音;(其間)
丁酉江南鄉試舞弊一案主考官方猷、副主考錢開宗斬立決,妻兒家產籍沒入官。同考官十八人,除已死之盧鑄鼎外,一體絞立決。
〔尤侗行至中場,他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好不容易站定。
尤侗唱:
啊呀,大事不好了也!
鄉試舞弊遭揭露,
恨煞落第哭廟人。
傳奇寫就泄公憤,
爭相搬演唱戲文。
不料上達宮廷去,
天顏震怒驚雷聲。
榜上舉子命複試,
一路押送赴京城,
從來禍福互相依,
(我)名落孫山靠福分。
哀嘆松陵吳兆騫,
空負滿腹藏經綸。
錦繡文章解元公,
偏逢丁酉惡時辰!
(接白)如此奉召進京,情何以堪!聽說嫂夫人為夫妻恩愛和顧梁汾為湖海情誼一併隨同,深為感動。讓我也趕往吳江慰問一番。
〔尤侗急步下場。
〔二道幕升起。
吳兆騫在幕後唱:
無端遭殃來北上,
吳兆騫上場後接唱:
押送解差,
青面獠牙,
賽如虎狼!
進皇城,
巍巍峨峨,
金碧輝煌刺眼光。
臨三海,
曲曲彎彎過棧橋,
環列著,
密密層層一大幫。
戰戰慄栗,
心驚肉跳,
這道難關如何往前闖?
〔一整隊瀛台衛士持黃銅夾棍上場,安排這些舉子各就各位,然後分列左右。注意到每一考生左右各有一名衛士。場上眾人除佩刀衛士面對觀眾之外,持棍衛士和考生都面對天幕。
畫外音;
丁酉江南鄉試舞弊一案涉案舉人方章鉞革去功名,及其父方拱乾和「文頭武尾」一輩方玄成等悉數革職,並處抄沒家產,舉家流徙寧古塔。
〔場上舉子驚倒在地。
畫外音:
當今皇上親自主持複試以示甄別,合格者保留舉人資格,不合格者一體治罪。試題為《瀛台賦》,限時一柱香,開始!
〔眾舉子趕緊爬起來提筆為文,但個個顫慄不已,震懼失措幾不能下筆。
〔聚光打在吳兆騫身上。
吳兆騫:瀛——台——賦?!(轉過身來,接唱,其間幾次提筆卻又放下)
斜看閑雲入窗戶,
愁聽清露滴梧桐。
韋陀把守仁曜門,
閻羅安坐瓊樓中。
牛頭馬面分左右,
判官小鬼露崢嶸。
鶯啼燕語吟不成,
流水潺潺訴哀痛。
少年天子太昏庸,
不分皂白與青紅。
神不收舍怎完卷,
難覓文思如泉湧。
眼前有景道不得,
陣陣戾氣堵心胸。
白紙一張隻字無,
團團怒火燃熊熊。
我本江左一鳳凰,
求買關節理不通。
我本江左一鳳凰,
何必露草復寒蟲。
我本江左一鳳凰,
如此屈辱怎從容!
豈肯留下殘缺篇,
擲筆離場傲蒼穹。
欲以清白明其衷,
不待一柱香告終!
仰面大笑出門去,
冥冥孤高誰為用!
(接白,冷笑)嘿嘿,嘿嘿,焉有吳兆騫而以一舉人行賄者乎!
〔吳兆騫交上白卷,狂笑著下場。
幕後親友:糟了,糟了,這下子他可闖大禍了!
畫外音:吳兆騫少有雋才傲岸自負,經禮刑兩部多次嚴審,查明確無舞弊行為。因其目無王法藐視聖上,膽敢拒絕複試交上白卷。為嚴肅綱紀故,特此責令處罰四十大板,即刻流放寧古塔。
〔大幕合攏。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