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關於漢字宮----

作者:量子在  於 2017-9-20 07: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俚曲亂彈|通用分類:子女教育|已有1評論

漢字宮有不少版本。有七百二十集的,有帶教材的-----;我選用的是一百集的。山西出品,一個老爺爺,一對小兄妹。

一百集花了兩年時間教學。第一批就一個培養對象,馬來西亞籍家長的頭胎女兒。小寶貝還是我幫著從醫院接回來提著上樓到他們家的公寓住所。

馬來籍華人很有教養,大體上和台灣華人相仿,遠勝過越南籍華人。我們兩家的關係也很好,作為美國常見的保險制度,我們兩口子還是他們家三個孩子的監護人----在一旦父母遭遇不幸的時候,寫在那人壽保險單子上面。

小女孩長大了,媽媽親自教中文。他們家兩口子會三種語言:英文中文馬來文。可是在美國生長環境里就英文很好,土生土長嘛。家長自己教就發現問題了,不會教(比較死板比較規範化)不肯學(媽媽在孩子眼裡總不像老師)。於是移樽求教。我就開始接手。

小女孩子很聰明,也很努力。按照每周一集的速度兩年下來大有長進-----認識了不少漢字,能夠寫短文包括中秋旅遊元宵等應景題目。

現在,已經開始由她來教三個小弟弟小妹妹快樂漢語-----每次時間五分鐘;帶著小朋友唱兒歌-----每次時間十分鐘。

這些都是漢字宮和別的一些教學內容打下的基礎。在小老師大姐姐教更小的孩子時候,教學效果出奇的好。這也是小孩子們容易玩到一起的由頭。寓教於樂,因材施教,特別是由學生來教學生是很有作用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對這一位開山門學生更是促進和提高。

漢字宮教材大體上是由神仙老爺爺教一對小兄妹認字。三位演員都很不錯,尤其是小妹妹很可愛----儘管不是小美女。每集六分鐘左右,放兩遍;再複習上一集,加上解釋和復讀,大致上二十分鐘過一點。(其餘輔助材料下次再敘述)

漢字宮的明顯缺點是所有看圖識字的內容除開與人無關的鏡頭之外,凡是出現人物形象的都是古人。缺乏現代氣息。特別糟糕的是參雜了好些現在根本不可能用的字。就是我們大人都不用,卻還在裡面一本正經地拎出來教學。

這就既浪費寶貴時間又不符合時代要求。

舉幾個例子吧----。

比如,教到傅字,師傅這個詞不錯用得到,也能和以前教過的老師連起來對照教學。可是,一轉眼那神仙老爺爺就提到太子這個皇帝的接班人,太子的師傅叫太傅。

這是哪兒跟哪兒啊。現代人,現代的小孩子有必要知道太傅這個官職嗎。他們長大后真的要像李少紅那樣去拍古裝劇當大導演?出來一個太傅的官職?!李少紅把紅樓里的皇家規矩攪得一塌糊塗還不照樣當名導!

即使有必要提及皇帝太子,也沒必要提太傅哦。何況現在流行的是王子,不是太子。有幾個地方還有太子呢?除去那個姓金的-----呵呵。

接下來這一課里還出現末代皇帝溥儀的那個溥字。老爺爺特別聲明這個字現在不大用了,那意思是廣博博大。可既然溥字很少用難得見,又有什麼必要讓小兄妹倆知道其含義是廣博博大呢。

再往後,零零后恐怕連得孫中山袁世凱蔣介石是何許人也也未必有李宇春周杰倫小瀋陽張馮喜他們吃香能記得住名字知道是何方神聖。那何必牽涉到末代皇帝的那個字?!

其餘的類似情況還有,不一一舉例。

當然,瑕不掩瑜,漢字宮還是很好的教材。

我採取的辦法是說明這個字我們不學,現在沒用。跳過去就是,也不用抄寫複習。cut,cut,cu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量子在 2017-9-20 07:11
漢字宮的明顯缺點是所有看圖識字的內容除開與人無關的鏡頭之外,凡是出現人物形象的都是古人。缺乏現代氣息。特別糟糕的是參雜了好些現在根本不可能用的字。就是我們大人都不用,卻還在裡面一本正經地拎出來教學。
梧桐發表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3: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