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十八屆全國「毛澤東論壇」徵文啟事

作者:portpass  於 2025-11-10 00: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4評論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宣傳闡釋,推進毛澤東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的研究,由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中國深圳·民族精神與中國發展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第十八屆全國「毛澤東論壇」,擬於2025年12月19-22日在湘潭召開,歡迎專家學者以文赴會。本次論壇將增設青年論壇專場,歡迎青年學者踴躍投稿參會。

  一、會議主題

  毛澤東與強國建設的規劃與設想

  (青年論壇主題與第十八屆全國「毛澤東論壇」主題一致)

  二、會議時間和地點

  會議時間:2025年12月19-22日

  (19日報道,20日全國「毛澤東論壇」,21日青年論壇,22日返程)

  會議地點:湖南·韶山

  三、參考選題(包括但不限於)

  1.毛澤東探索強國道路的經驗與歷史貢獻研究

  2.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強國戰略研究

  3.毛澤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思想研究

  4.中國共產黨「五年計劃(規劃)」的實踐經驗研究

  5.毛澤東強國建設思想的國際視野與世界意義研究

  6.中國共產黨人接續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驗與貢獻研究

  7.毛澤東有關社會主義建設戰略規劃的文獻研究

  8.新時代對黨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思想與實踐的創新發展研究

  9.「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議的闡釋研究

  四、論文基本要求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緊扣主題,觀點正確。

  2.注重理論聯繫實際,講求學術規範。

  3.應徵論文須為作者本人獨立研究的成果,並且未公開發表過。

  論文字數10000字左右為宜。請附300字左右的摘要和作者簡介。具體格式要求請見附件。

  五、論文徵集、評選及截稿日期

  1.論文電子稿請發送至xdxzx@xtu.edu.cn,截稿日期為2025年12月1日

  2.論壇主辦方將組織專家對應徵論文進行評選,並邀請入選論文作者(第一作者)出席論壇。

  附件:

  論文格式要求

  一、論文排版要求

  1.論文標題用黑體三號字,居中,不加粗;節標題用黑體四號字,居中,不加粗。

  2.摘要和關鍵詞請用仿宋體小四號字;

  3.正文請用宋體小四號字,全文行距固定值23磅。

  二、論文註釋

  1.引文註釋採用腳註,每頁重新編號,應用更改於整篇文檔,先後順序以①②③標示。

  2.中文著作註釋標準為:責任者和責任方式-文獻名(卷次)-出版者和出版時間(版次)-頁碼。責任方式為「著」時可省略,其他責任方式不能省略,如「段德志著」可標示為「段德志」。責任者和責任方式後面用冒號「:」,其他地方用逗號「,」隔開。

  示例:

  ①段德志著(「著」可省略):《萊布尼茨哲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頁。

  ②王朝聞主編:《美學概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頁。

  多位責任者,可保留第一位責任者,其他責任者用「等」標示。

  示例:

  汪子嵩等:《希臘哲學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20頁。

  3.文件類、法律法規類。馬、恩、列、斯、毛、鄧、江等文集類著作,以及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著作,可省略責任者和責任方式。

  示例:

  ①《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頁。

  ③《艾思奇全書》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頁。

  《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等第幾卷第幾冊,都統一用阿拉伯數字。如:《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頁。

  4.翻譯著作註釋順序為:責任者和責任方式-文獻名(卷次)-譯者-出版者和出版時間(版次)-頁碼。責任者國別用方括弧「[]」標示於責任者姓名之前。

  示例:

  ①[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頁。

  5.古籍註釋順序為:責任者(責任方式)-文獻名(卷次)-頁碼,或責任者(責任方式)-篇名-部類名-卷次-版本-頁碼。卷次和頁碼可用中文數字或阿拉伯數字錶示,全文統一。

  示例:

  ①司馬遷:《史記》卷一,第10頁。

  ②姚際恆:《古今偽書考》卷三,光緒三年蘇州文學山房活字本,第9頁。

  ③戴震:《與是仲明論學書》,《戴東原集》卷9,《四部備要》本,第4頁。

  整理本按一般著作規範標示。

  示例:

  ①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頁。

  常用古籍可不注編著者和版本,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也可採用隨文注方式,只注書名和篇名,可不注頁碼,如《孟子·公孫丑上》。

  6.從文集中析出文獻,應將文集的責任者與文集題名排在文獻名之後;引用文獻名后可加「見」說明析出文獻出處信息。

  示例:

  ①馬大正:《世界視野與清史工程》,見陳捷先等主編:《清史論集》上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頁。

  7.期刊文章,在析出文獻名后直接註明期刊名以及期刊出版時間和期號。

  示例:

  ①張新寶、張紅:《中國民法百年變遷》,《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8.報紙文章,在析出文獻名后直接註明報紙名以及刊出日期。

  示例:

  ①鄭青園:《在大有作為的時代更加奮發有為》,《人民日報》2010年10月16日。

  9.外文註釋,一般對原始文獻不做翻譯,並須完整標註原始文獻。英文著作引文標註順序為:責任者和責任方式-文獻名(卷次)-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時間(版次)-頁碼。責任者姓名,名在前,姓在後;書名用斜體,書名中首詞和實詞的首字母大寫;用p.(用於單頁)或pp.(用於多頁)表示索引著作頁碼。英文的析出文獻(文章)用正體加引號,書名和期刊名用斜體。

  示例:

  ①Chreless Shepherdson, Vital Signs:Nature,Culture,Psychoanalysis, New York:Routledge,2000,p.35.

  ②Chreless Shepherdson,Vital Signs: Nature,Culture,Psychoanalysis, New York:Routledge,2000,pp.35-40.

  ③Heath Chamberlain,「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99-215.

  10.轉引文獻盡量避免使用。如確有必要,在引用文獻后,應加「轉引自」,並完整標出文獻信息。轉引文獻中如有英文等外文的情況,句末用中文句號。

  示例:

  ①費孝通:《城鄉和邊區發展的思考》,轉引自魏紅聚著:《偏失與匡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頁。

  ②張思:《幸福的思考》,轉引自:Heath Chamberlain,「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1993),pp.199-215。

  11.引用未出版文獻、會議資料、檔案資料、學位論文等,應儘可能完整準確真實地說明責任者、文獻名、文獻時間、藏所信息等。

  示例:

  ①楊森:《敦煌傢具研究》,博士學位論文,蘭州大學歷史系,2006年,第78頁。

  ②李二龍:《古琴的音色研究》,中國音樂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2009年10月,第8頁。

  ③《傅良佐致國務院電》,1917年9月15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北洋檔案1011-5961。

  12.引用音像、電子及網路資料,註釋順序為:責任者和責任方式-文獻名-出版者-出版時間。

  示例:

  ①黃書元(出品人):《播火者記》(文獻電視片),東方音像電子出版社,2001年。

  ②唐幼馨著:《天天瑜伽》,東方音像電子出版社2010年。

  ③李斌:《加強學習厚植黨的理論優勢》,人民網,見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617/c117092-31155009.html。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11-10 03:30
預祝論壇能建立起理性分析的學術標準與倫理框架,真實誠實地表達哲學思想與多元觀點,並重溫和實踐毛澤東曾倡導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在思想層面真正落實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價值原則。
回復 rfw1972 2025-11-12 02:26
為人民服務;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俺對毛主席的敬仰如滔滔江水
回復 successful 2025-11-12 16:21
浮平: 預祝論壇能建立起理性分析的學術標準與倫理框架,真實誠實地表達哲學思想與多元觀點,並重溫和實踐毛澤東曾倡導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難得
回復 successful 2025-11-12 16:26
毛澤東永遠活在世界以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心裡!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8 17: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