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題詞看毛澤東的政治智慧

作者:春花秋月何時了  於 2025-9-9 11: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毛澤東先生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拓者。他的政治智慧對中國革命、建設和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巨大影響。
    毛澤東的政治智慧涵蓋了戰略眼光、統一戰線構建、外交理念和群眾路線等多個方面。這些政治智慧不僅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而且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基礎性貢獻。他的思想和實踐對中國乃至世界政治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領會。而他在提詞方面所表現的政治智慧依然令人感嘆!
    董存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戰鬥英雄,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鬥中,他手托炸藥包炸毀敵軍碉堡,壯烈犧牲,年僅19歲。他的事迹廣為流傳,成為了英雄典範。   
    1956年,隆化縣決定擴建董存瑞烈士陵園,並修建紀念碑。出於人民群眾對烈士的深切緬懷,當地政府和22萬群眾請願,肯請毛主席為紀念碑題詞。人們一致認為,毛主席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是最合適的題詞人選,以彰顯烈士的崇高榮譽。
    此前,毛主席曾為劉胡蘭、張思德等烈士題詞,因此隆化縣對此充滿期待。
    隆化縣民政科幹部冀興坡受縣委委託,前往北京向中央提交請願書,請求毛主席為董存瑞紀念碑題詞。他先到中央辦公廳說明來意,工作人員表示會向上彙報。  
    冀興坡在北京等待了數月,期間多次詢問進展,但始終未得到明確答覆。只是「領袖們尚未決定,需再等。」直到1957年6月,毛澤東終於發話了:「董存瑞是個戰士,還是讓總司令提詞吧。」
    朱德聞此,二話沒說,揮筆下了「捨身為國,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被鐫刻在董存瑞紀念碑上,成為永恆的紀念。而那二十多萬對毛題詞翹首以待的人來說,心中卻難免有一種失落感。
    雷鋒是一名汽車兵,1962年8月15日在指揮倒車時,意外被木杆砸中, 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消息傳出以後,一位當年曾經報道過雷鋒先進事迹的解放軍報記者,再次發文悼念這位「紅色戰士」。報道中,突出介紹了雷鋒如醉如痴的學習毛主席著作。另外還報道了他樂於助人模範事迹,不管是在部隊中還是在社會上,都有他助人為樂的身影。
    雷鋒的事迹經媒體報道以後,尤其是他忘我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發現雷鋒事迹中「學習毛主席著作」是主要亮點。夜裡當別人睡覺了,雷鋒仍然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學習毛主席著作。
    1963年3月5日,毛打破了「不為戰士題詞」的先例,不請自來的在《人民日報》發表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一時間,雷鋒成為全國人民的楷模,雷鋒精神成為中國人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榜樣。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好工人的口號,遍及個個媒體。學雷鋒、做好事,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發表這個題詞時值1959年著名的「廬山會議」之後,這次會議原定是總結三面紅旗左傾機會主義歷史教訓的會議。卻因為彭德懷針對當時客觀存在的問題,給毛澤東寫的一封信,陳述他對1958年以來左傾錯誤及其經驗教訓的意見。
    毛澤東在大會上講話,對彭德懷的那封信提出了錯誤的批評和指責,而使會議形勢急轉直下,由糾「左」變為反右。中央決定立即召開八屆八中全會。
    八中全會的矛頭直指彭德懷,認為彭德懷的信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動搖性」,是向党進攻,是右傾機會主義的綱領。因而在會議後期開展了對所謂「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鬥爭。並且,通過了,《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
    廬山會議不僅徹底否定了對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極左冒進政策的批判,而且樹立了毛澤東主導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正確性」。這個翻天覆地的勝利,使得毛澤東的威懾力空前提高,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毛已經具備了其足以指鹿為馬的能力。
    全會決定撤銷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和周小舟4人分別擔任的國防部長、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和湖南省委第一書記職務,保留他們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以觀後效。
    廬山會議的硝煙雖然散去,但是,以彭德懷為首的四位開國元勛、老革命家轉眼間削職為民,打入另冊的深刻教訓,不免令老一輩革命家們誠惶誠恐,他們深刻認識到,不緊跟毛主席的巨大政治風險。
   於是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之後。許多頂層的老革命家,爭先恐後的發表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有的還為雷鋒寫了讚美詩,以表示響應。
    此後,全國掀起了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熱潮。隨之而來,各地各單位紛紛推出了「學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好工人」的大標語隨處可見。「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的口號迅速升溫,不過幾年的光景,全國就變成了「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
    如此高超的政治智慧,恐怕連列寧和斯大林都難免要自愧不如了!
    縱觀毛澤東先生在艱苦卓絕的革命生涯中,形成的豐富而宏大的革命理論——「毛澤東思想」,以及其前無古人的成就,我敢說無人不為之折服。也不枉他勇於自比「崑崙」,並自詡「惟余莽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3 06: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