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中國正值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日見衰落。改良派維新變法的失敗,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崛起,使共和、民主思潮萌動於神州大地。
武昌首義的槍聲開啟了革命的滾滾洪流,辛亥革命反對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軍閥統治,提倡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蓬勃興起,促進了中國人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結束了數千年的封建帝制,是近代中國民族復興歷程的一個里程碑。
歷史進入了19世紀20年代,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一群熱血青年躍躍欲試,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又一次為振興中華吹響了新的號角。
「打土豪、分田地」喚起了我們這個落後農業國的萬千勞苦大眾。中國共產黨人歷經艱苦卓絕的奮鬥終於取代了國民黨,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但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建國者在構建國家機器的同時,就制定了「黨的領導至高無上,不受任何限制」的無法無天的的基本國策,相比之下「憲法」對權力的制約則形同虛設。為後來的屢屢失誤卻被堂而皇之的粉飾為「戰無不勝」的顛倒是非,壟斷輿論鋪平了道路。
新中國的成立曾極大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中國共產黨立足於政權的鞏固,著眼於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現狀,實行了現代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嚴酷的社會變革。政治運動此伏彼起,日甚一日,年復一年政治上的整肅,在消除異己勢力中,逐漸提高「專政」的溫度。由最初「統一戰線」」政治協商「的人民民主專政,逐步演變成「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無產階級專政」。短短的十幾年間,就在強悍的思想改造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把人們改造成為誠惶誠恐的「馴服工具」,實現了億萬國人「聽黨的話」,爭相成為黨的「馴服工具」的大好局面,確立了以毛澤東為「絕對權威」紅色王國。
毛澤東先生出身「草莽」,在其主政之後,就明確表示拒絕法律的羈絆,不受任何約束。
在1961年的一次座談會上,毛直言不諱的說:「世上本無事,洋人自擾之,沒有憲法的社會,是最好的的社會。中華五千年,從來沒有憲法,也沒見什麼損失嗎!漢唐強盛,有憲法嗎?滿清準備玩憲法,結果亡的更快,教訓是深刻的嗎!可我們不少同志就是迷信憲法,以為憲法就是治國安邦的靈丹妙藥,企圖把黨置於憲法的約束之下。我從來不相信法律,更不相信憲法,我就是要破除這種憲法迷信,國民黨有憲法,也挺當回事,還不是被我們趕到了台灣?我們黨沒有憲法,無法無天,結果不是勝利了嗎?所以迷信憲法是極其錯誤的,是要亡黨的。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歷來不主張制定憲法的,可是,考慮到洋人國家都有憲法,以及中國知識分子還沒有完全成為黨的馴服工具的情況……,為了爭取時間,改造和教育人民群眾,還是要制定憲法的嗎;制定憲法本質上就是否定黨的領導,在政治上是及其有害的。」在毛看來,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形同水火,從根本上說,二者是不可兼得的。
在這裡,毛澤東所說「沒有憲法的社會,是最好的的社會」就是專制社會。中國的專制社會是由皇權社會進化而來,它基本上沿襲了君主專制的社會形態。所不同的是,新的專權者不再稱為「皇帝」「天子」即天神的代表,而是以民眾「代言人」的面貌呈現,以「人民」的化身自居,且不受法律的約束。所以,儘管歷史已經步入了21世紀,但是我們仍然能夠在這黨權獨大「無法無天」的政治氛圍中,清晰的感受當年「草莽文化」的脈動。
縱觀五、六十年代的政治運動,尤其是那些揮舞著「階級鬥爭」大棒的整肅運動,無不是以「發動群眾,打一場人民戰爭」的模式運作;「十年浩劫」中「紅衛兵」的「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打、砸、搶、抄、抓」的肆孽,正是再現了紅軍當年扯旗造反時「打家劫舍」的初始狀態。因此我負責任的說:在新中國「法制」從來都是一個偽命題,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鎮壓和馴服不同政見者,而今天「法制」更是權貴集團消除異見聲音得心應手的工具。
回首新中國70年的風雨兼程,黨治為實,法製為虛的治國方略始終沒有變。正如毛所說的:憲法是用來「改造和教育人民群眾」的,共產黨是憲法的制定者,當然不會受憲法的約束。
因此可以說,專制社會文化教育的宗旨就是「愚民」。首先是把自己塑1造成為唯一的神聖,然後,再把人們教化成為絕對服從的「馴服工具」,否則「知識越多越反動」!
翻開新中國顛簸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傳統文化於近代是如何被劫持,又重新打扮的痕迹。其結果是導致傳統的普世價值觀及倫理道德遭到扭曲,乃至徹底顛覆。
不可否認,在毛澤東領導下,新中國在短時間內就出現了恢復性的百廢俱興,並取得了一系列舉世所矚目的成就。如「兩彈一星」等許多項重要成果,為科技強國做出了努力。然而「文化大革命」即「十年浩劫」的胡作非為卻使中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亂深淵。
「十年浩劫」的否極泰來曾經給中國大陸吹來暖風。階級鬥爭鬆綁帶來的政治寬鬆,讓國人深深的鬆了一口氣。以新的精神面貌迎來了社會生產力難得的發展生機。
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祖國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的崛起,科學技術的騰飛極大的的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國人的物質生活顯著改善,步入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
但遺憾的是,我們的社會體制未能與時俱進;意識形態的抱殘守缺;民主監督形同虛設導致利己主義膨脹;諸多亂象乘風而行,社會生態嚴重惡化。
而習近平的國家元首「終身制」,廢止了傳統的「民選」制度,實際上就是進一步強化了唯我獨尊的專制體制。使中國社會的民主制度倒退了一百年,一下子回到了「袁世凱時代」。
事實上,早在1979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出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報告時就指出:對現行制度存在的黨政不分、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等弊端,必須進行有計劃、有步驟而又堅決徹底的改革。遺憾的是,而時至今日這些弊端並沒有徹底改變。
殊不知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社會實踐,人們思想意識的飛躍前所未有。今日的中國與當年那個閉關鎖國,畫地為牢的「毛澤東時代」已非同日而語。而國家元首的終身制,則是把國家社稷統統押在一個人身上,猶如讓我們的國家走上「獨木橋」。一旦出現變故,國家動亂將在所難免,其隱患顯而易見。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社會,雖然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政治體制與社會現實嚴重背離,君不見司法失度導致利己主義膨脹;權力萬能致使腐敗猖獗已為現代中國之最;並且順者昌、逆者亡,造成陽奉陰違,口是心非者比比皆是;豈是「毛時代」可比。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只靠官媒來自圓其說,社會的認同度幾何?
法治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成果,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則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來自人民群眾的監督像空氣一樣,是必不可少的「社會清潔劑」。一個拒絕民眾參與的社會是不可思議的;一個缺乏透明度的社會是十分危險的!
當年我們曾滿懷著美好的憧憬,展望社會進步,幸福的未來,社會轉型的蛻變卻讓人始料未及。面對著五彩繽紛卻又光怪陸離的現實生活時,總難免陷入無可奈何的窘境。 國家興衰,匹夫有責,被繁華的表象所淹沒,被溢美之詞所陶醉,隨波逐流與視而不見都是不負責任的。
近年來由於台灣政權更迭,致使海峽兩岸關係緊張。兩岸同袍雖同祖同宗,但社會制度卻分道揚鑣。儘管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艱難探索,海峽兩岸終究未能融為一體,看來兩岸社會各領風騷或許是歷史的安排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在筆者看來兩岸社會共存,「一國兩制」雖屬無奈,卻是兩岸關係現實的歸屬。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歷史已經步入了21世紀,兩岸社會如何取長補短,「專政」與「民主」如何兼容並蓄,祖國的統一大業,時刻都在呼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能力。
近日香港發生的動亂引發世人關注,少數人的過激行為,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令人痛心。但是透過表象,追根溯源,造成這種社會撕裂根本原因還是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它表明了港人對當今的大陸社會以及國人的精神狀態缺乏認同感。毋庸諱言,今天的香港雖仍在「五界」之外,卻已入「六合」之中。不論其結果如何,這種價值觀的碰撞都不會很快結束,今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生活。然而,香港融入大陸社會總的趨勢不容置疑!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百年華誕,也意味著一個新的百年征程正向我們走來。衷心希望在新的世紀我們能有新的思維,新的追求,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