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離不開制度化,五千年的文化之所以形成朝代更替,不斷的殺戮,缺的就是社會共識,民族共識,每個帝王制定的政策與規矩只有利於自己而不是社會或大眾,所以,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難有延續性,全部推倒重來,一個民族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在五千年的歲月里不斷地毀滅再生-再毀滅再再生。於是五千年下來,經過改革開放的短短40多年,才積累了今天的財富,那五千年的列祖列宗們如果看到今天的成果,該做何感想,是羞恥還是無顏地白活了一趟,尤其是494個帝王,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多!蹉跎了五千年才遇一鄧公,今日之景,會不會曇花一現,會不會成為南柯一夢?按照五千年的歷史規律,似乎都在情理之間?否則,就不存在這494個帝王的蹉跎時光,那個不是英雄豪傑,哪個不是鞠躬盡瘁,哪個不想帝國強盛,結果,哪個又不是白忙活一場,到頭來連個祖宗牌位都沒人知道,阿房宮圓明園成了傳說!以至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窮二白,為什麼?五千年的民族幹什麼去了?話題又轉回來了,朝代更替的結果,就是一切推倒重來,政治經濟文化全部摧毀一遍,偉大的民族就是這樣生生不息。五千年的一遇,除了幸運,就沒有教訓?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就那麼完善與科學?<div>我們缺什麼?缺規矩,規矩不科學,缺乏制度化,一個規矩科不科學,要看它的穩定性和合理性。合理性以符合大眾共識為代表,穩定性以破壞的難度為代表。一套科學化的機制就是這麼產生的。擁有合理的規矩加以穩定,就是長治久安大計。科學化制度化一套規矩,重在建立科學的制衡機制,中央權力能觸及的機構都不是科學的制衡機制。為此,推薦古羅馬民主體系的上議院就非常符合國情,而且科學,實際上就是元老院,雖然保守,確是重要的穩定力量。把元老院列為修憲把關者,而不只是人民代表大會,更科學更穩定,如此,獨裁和朝代更替的千年難題一併解決。</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