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的約定,或叫規矩,能夠構成人類自律的要素,對人的行為具有有效的約束力,是走向民主道路必備的基石,是減少行政手段,減少權力集中的決定因素。那麼佛教有沒有約定?我的研究不深,但相信有,如果能開挖出來,對一個甚至許多民族都會助益良多,尤其是對完善民主進程幫助更大。
只要秩序、民主與行政手段的關係處於平衡狀態,確保社會穩定,比如:秩序薄弱點,行政手段就多點,秩序強而有力,行政權力就應該弱化,也就是民主化,剩下的問題應該不難解決。數千年來,能不能邁出一步,至關重要。
強調製度化,是為了掃除個人的意志夾雜在其中,因為個人的意志隨意性強,對社會產生的傷害大。制度應當注重科學性,能夠擯棄個人的因素,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又能合理化社會的各種功能,制度才能長久,國家才能長盛不衰。
個人的意志是這個民族五千年的禍源。佛教里的酒色財氣四大皆空,算是約定,意義不大,也遠遠不夠。道教呢?希望致力於民族強盛者,多多探索。
有約定的信仰是構建社會秩序的良方,沒有約定的信仰,對社會秩序幫助不大。五千年的社會難題,到此,理論上算是解決了,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當年,共產黨的先驅到歐洲追求真理,是受到十月革命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在歐洲不是主流價值,暴力革命,非常偏激,與民主自由相去甚遠,沒有任何關係。他的著作在30多歲就已經出來了,一個人的世界觀在30多歲才剛剛成型,對世界的認知非常淺薄。卻成了五四青年的座右銘,德先生與賽先生。馬克思主義能與他們掛上鉤嗎?而歐美的本質是什麼?是信仰,是早期的先驅們沒有發現的!
當年毛澤東除四舊、立四新、批林批孔,以毛澤東對歷史的理解及文學素養,沒有幾個人能及!不能說錯誤。只是太籠統,不夠準確,批到最後,自己都不知道在批什麼,『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甚至:『人之初,性本善』,都在批判之列。儒家思想對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是有貢獻的,也謹限於此!它服務於封建王朝,不能五千年一萬年都用它做主軸,永遠奴顏婢膝,整個民族永遠直不起腰,站不起來。都學毛主席那樣,天天革命,天天造反,腰是直起來了,國家塌了,社會亂了,也不是方法。
儒家思想,除了奴顏婢膝,三綱五常,為朝廷、社會大綱、大法。就是三從四德,纏小腳,欺負婦女,為家庭大綱。再就是把地一塊一塊割出去,這就是幾千年,男人做的大事。『替天行道』,為造反大綱,血濺四海,頭顱滿天飛,這五千年何時不是這樣,一言不合,就開干,到底為何?不知道。好像為了禮、義、仁、智、信,又都不是,糊裡糊塗,打來打去,數千年,誕生了幾部兵法,沾沾自喜,總算對人類有了貢獻!這些就算是約定,對中國社會沒有任何進步意義!但是道家,字面上理解不一樣,道與約有同工之曲,需要大家探索,挖出有意義的東西!相信在數千年的傳統文化里能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併發揚光大。
中美貿易戰打到最後,就是文明的戰爭,也叫秩序之戰,看誰的秩序更堅固,更堅不可摧,很多政治人物意識不到這一點,一旦走到這一步,就一切都晚了,中國的清末民初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旦中央對地方斷奶,地方自治,武裝割據,軍閥混戰就是必然,脆弱的秩序由內部瓦解,不堪一擊。政治人物有沒有遠見?就看有沒有雄心建立強大的秩序,醫者不治已病治未病。君者不治已亂治未亂。誰能高瞻遠矚?誰能居安思危?走在時代的前面,誰就是未來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