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三民主義將復活

作者:qiutian12345  於 2023-1-8 02: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評論

中國曾經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

 三民主義將復活

新春伊始,南京市民湧向中山先生塑像,經歷了半個世紀之後,人們又想起他,紀念他,說明三民主義的生命力的強大,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唯一科學、系統地闡述了人文、文化、社會架構,與政治制度有機結合,並成功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一套最完整、最符合實際、也是唯一的一套經過實踐的人性化的政治體系,沒有第二套思想 出其左右。

一個被世界遺忘了很久的國家中華民國,曾幾何時,她不但是一個近乎民主的國家,還是一個幾乎複製了美國制度的民主國家,可惜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他老人家的去世而消失。

世紀偉人孫中山

在中華民族的近代史上,有一個人是最偉大的,不管國共兩黨殺得多麼死去活來,但有一個人會讓兩黨停下韃伐的腳步,而且整個民族的近代史上無人出其右受到全體人民的尊敬,這個人就是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18661112日出生在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今中山市),18941124日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中國國民黨前身)。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孫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並提出三民主義學說,民族主義結合國內多民族成中華民族,恢復中華民族精神與地位,即傳統優秀文化。民權主義,主張人民做皇帝,主張人民直接行使選舉,罷免、創製、複決四權以支配政府,政府則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民生主義,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即大同主義。

其實,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構想源自林肯的三民主義民有、民享、民治,並親自翻譯。

中華民國於191211日宣布成立,同年2月清宣統帝頒布(退位詔書),中華民國繼承原大清疆域。中華民國曆北洋政府時期、國民政府時期。

 完整的社會體系對一個民族的意義

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的意義在於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民主體系,對於經歷了數千年奴隸制、封建制社會的中華民族來說,何尚只是一種自由的象徵,還賦予了社會、文化、司法和制度建設的更進步、更完善、更科學的思想體系,對於中華民族來說無以取代!是一種比較系統、比較完善、比較科學地規劃了一個社會的系統工程,帶給一個民族新的希望,即不用戰爭完成朝代的更替,又能體現人民的意志。舊時代的中國社會除了科舉制,找不到什麼優點,靠習俗管理治理國家,人民受不了了,只有揭竿起義,朝代更替成了這個社會的特徵,流血成了改變社會的必然,不流血的社會改變成了中華民族的奢望。孫先生14歲赴美,在美國接受了完整的美式教育,還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雖然孫先生承認不那麼虔誠,但西方文化對他後來的思想和治國方略的影響不可小視,這也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難以收穫的福分,五千年的文化,無數風流人物,哪個不是馬背上的皇帝!哪座江山不見刀光劍影,誰能尋覓孫先生的蹤影,更何況他的民主思想。或許人們認為,孫先生的經歷可以重複,但偉大的思想很難複製,孫先生親自闡釋了美式民主,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五權分治,異於美國三權分立,更是親自翻譯並解釋了林肯先生的三民主義【民有、民享、民治】,稱林肯的三民就是兄弟的三民【民族、民權、民生】,雖然後生更認同林肯的三民,因為更容易理解,重要的是,在西方三權分治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五權分治,西方文化下的二元對立,和東方文化的陰陽互補,西方文化的任人唯賢與東方文化的內舉不避親,融會貫通、恰到好處。孫先生是上帝送給中華民族的禮物。

      毛澤東一生從不反對三民主義

毛澤東一生從不反對三民主義,尤其對民生主義大加讚賞,一生尊敬孫中山先生,只提出辛亥革命的不足,沒有滿足農民的需求。更用實際行動證明對三民主義的擁護。

早年,30多歲的毛澤東先生就非常認同孫先生的思想理念,從1923年起到1926年5月積極投身國民黨的組織工作,為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湖南建立了大量的國民黨支部,並被推舉為國民黨中央代理宣傳部長,可見孫中山的思想對中國近代革命的影響遠遠超過了黨派的利益。當然,三民主義並不完善,因為後來蔣介石的獨裁沒有得到有效的制約,導致國共分裂和長達20多年的國內戰爭。

毛澤東之所以沒有解放台灣,不是不能,而是給一個民族多留一條路。

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有價值、最完整、最科學、最系統的思想體系,沒有之一。想滅掉三民主義的人,就是中華民族的敵人。

       中國歷史上最開明的時期清末民初

中國做為集權社會已經有2千多年,但政治上最開明的時期當屬清末民初,因為輸掉甲午之戰,又輸掉八國聯軍入侵,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在思考變革,光緒帝倡導的戊戍變法、學西方、倡科學文化、變革政治,甚至保守的慈溪太后也派五名大臣去西方考察,在不同的西方民主體系中,選出君主立憲作為中國政治變革的首選,喻為預備立憲,原來定25年過渡期,后改為9年,最終沒逃掉辛亥革命,民間各種團體政黨,應運而生,新聞媒體,報紙雜誌像雨後春筍,孕育了大量不同理念、不同政治述求的政治人物,對中國的社會進步功德無量,100多年前的封建君主已經意識到極權與整個世界的格格不入,立志變革,何況今天的世界百分之九十多都是民主社會!

       文化決定腦袋

參考35年36年版的中華民國憲法,都沒有明確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人制度,為後來的蔣介石獨裁奠定了法律基礎,從1925年11月的西山會議的清黨到1927年的4月12日大開殺戒,都是憲法不夠完善的原因,和決策層對文化的認知不夠深刻:接受了中西文化的熏陶,使孫先生幾乎複製了美式民主。不幸的是,蔣介石,一個傳統文化-帝王文化的使者,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蔣介石背叛三民主義,重回極權,清除異黨,導致民族分裂、內戰,從一個極權到另一個極權。所以,蔣介石是民族的罪人。

如果多黨制有憲法保障而不單單是一種政治主張「聯俄、聯共、輔助農工」,如果有憲法保障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制,如果孫先生再多活20年,來完成他的民主思想,都不會有後來的國內第二次戰爭(1927年-1937年)、不會有8年抗戰(37年-45年)、不會有第三次國內戰爭(45-49)、恐怕今天的中國一定是一個更民主、更自由、更法治、更強盛的中國。如果不是戰亂,一個強大的中國,日本沒有能力入侵。

     三民主義仍然是一個民族的福祉

一個完善的三民主義,一個避免總統專權的三民主義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好選擇。她兼具了東西方的價值觀,融合了多種文化的底蘊,即能極權又有民主。只要適度限制總統權力,避免獨裁,一定是中國社會的最佳選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qiutian12345 2023-1-8 02:49
一群骯髒的靈魂,穿著民主的盔甲,干著世界上最黑暗的勾當,沒有思想,只有軀殼!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2: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