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生死——令凡俗人迷惑的現象。 在這個地球上,每日每時都有大量的動植物誕生,同時有大量的動植物死亡,生與死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
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死亡的征程。
生樂、死悲是凡俗人的基本情感。
誰家有小孩降生了,就喜氣洋洋,誰家有人死亡了,就悲天慟地,除了象耶穌和釋迦牟尼這樣超凡脫俗、大智大慧的神佛外,很少有人能逃脫這個迷圈,能明白生死的真實含義。
人生的悲劇就悲在「無明」,就悲在不能了脫生死。
幾千年來,人們都在追求長生不老之道,
現代的醫學和科學也在努力探索如何延長壽命之術,我真不明白,人們為什麼那麼樂於生,而悲於死。
求生,有無窮煩惱,求死,有無窮受益。
假如,凡在這個地球上誕生的動植物都不死,我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都活著,每一家都子孫昌盛、人丁興旺,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呢?
有些人會想:最好他們都死,我們都活著。
那好,讓他們都死,只有我們都活著,看看我們能不能活好。只要你能分清誰們是「他們」,誰們是「我們」就行。我們還要想到,人人都有與你我同樣的願望,那麼,最終誰們應該死,誰們應該活。
活著就那麼好,死了就那麼不好嗎?
看看人類的歷史,訪問訪問周圍的鄰居,深思一下,活著有什麼好,死了又有什麼不好。
遠的不說,就從佛釋迦牟尼的時代起到現在,有幾個人活好了,又有幾個人死壞了。
以中國社會為例,人尚未出生,就開始了胎教,人們擯棄了大自然上帝、神、佛的樂章,使勁地給胎兒灌輸人類不完美的音樂;剛一出生,大人們就想盡一切辦法忙著給嬰兒提供玩具、卡通,卻不讓孩子去親近大自然中的花鳥蟲魚;孩子還不到學齡,就開始了學齡前的教育,去學鋼琴、學繪畫、學武術、學舞蹈,就是不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天性,到大自然中去盡情地玩耍;孩子剛懂事,無形的、沉重的壓力就劈頭蓋腦地壓了過來,除了沉重的書包和無止無盡的作業外,大人們還要想盡一切辦法給他們增添額外的課外教育,不僅如此,大人們苦口婆心地說教漫無邊際地開始了:
「你一定要爭口氣,你一定要考百分,否則,你就走不到人前頭!」
「孩子,我可是為你好啊!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要當優秀生,將來一定要考上重點中學,然後考上重點大學,否則,這個社會上就沒有你的立足之地!」
「你怎麼這麼貪玩啊,我的孩子,你看人家小明,從來都不貪玩,多麼有出息,你可要好好向她學習啊!」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令孩子們茫然不知所措。
一旦上了中學,百米衝刺就開始了,沒晝沒夜地發瘋讀書、沒明沒暗地參與考試,老師和家長沒心沒肺的督促和監管、社會無智無慧地宣揚精英,把人性的光輝淹沒在了無休無止地昏天黑地中。
上了大學應該輕鬆輕鬆了吧?
沒有,同學之間吃穿住行上的攀比還是小事,更嚴重的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強行灌輸和對知識的一種盲目地、無限度地追求。大學本來是培養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場所,但絕大部分的大學不是在培養活生生的自然人,而是在培養失去自我的機器人。
「要光宗耀祖,要為國爭光,要為民族爭氣!」培養著狹隘的觀念。
更有甚者,有些學校和團體在教育大學生們畢業后如何「賺取第一桶金,」如何飛黃騰達,如何讓俊男倩女圍著自己轉。
一個不得不憂慮的時代!
大學畢業了,真正的痛苦才開始了。千萬條路擺在了面前,何去何從?理想和現實之間巨大的溝壑、道德和利益之間的無形衝突、再加上要結婚、要買房子、要買轎車、要出人頭地等等,等等的破事讓大學畢業生們無所適從,把一個個完整的靈性弄的支離破碎,慘不忍睹。
大學畢業生們尚且如此,沒有考上大學的人們心裏面的矛盾和痛苦就更加難以名狀了。
結了婚,成了家,並沒有進入一個避風的港灣,撕心裂肺的事時常發生,贍養老人和撫養子女是人之常情,人們能夠承受,不能承受的是夫妻之間的摩擦和「戰鬥」,加上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無常事件的發生,把一個美好的人生攪得一塌糊塗。
我們從表面上看大街上的人流,一個個精神抖擻,瀟洒飄逸,但一旦進入其內心世界,一個個形身消瘦,精疲力竭。
我周圍的許多人,都是商人,幾乎家家都住別墅,都有家佣,都有高級小轎車,按理說,應該滿足幸福了吧?
沒有!前幾天與他們聊天,一個說:「實際上,我現在拿一百萬(人民幣)到國內生活,已經夠了。」另一個象聽到外星人說話一樣,譏笑道:「一百萬?你能幹什麼?買一幢房子,裝潢裝潢就沒有了。」
有一人對我說:「聽說你在寫書?我看你有點不識時務,你知道嗎,當今時代有錢就是爺,無錢就是孫子,趕快弄錢吧!」
更有一人(女性)宣揚道:「現在這個時代,錢就是上帝,良心能值幾個錢?」
我暈了,我的心發抖了,難怪他們要分秒必爭、分毫必奪、認錢不認人。
我咋看著這個世界由妖魔鬼怪統治著,難道是我錯了?我才是正真的妖魔鬼怪?或者我根本就不屬於這個世界?我感覺到,生就是苦,人生就是一個苦海。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回頭?什麼是「回頭」?
回頭就是死!
為什麼要死?因為生不如死。
如何死?涅槃。
如何涅槃?
修行修鍊。
如何修行修鍊?
提高覺悟,增加智慧。
什麼是智慧?
對生死至高無上、大徹大悟的認識就是智慧。
如何獲得至高無上、大徹大悟的智慧?
明白什麼是生,什麼是死。
那麼什麼是生,什麼是死呢?
每個人因因緣孽報,不明不白地來到這個世間就叫生。每個人盲目奔波,稀里糊塗地離開這個世間就叫死。
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嗎?
生死都是必然的。
既然都是必然的、個人無法選擇和抗拒的,有什麼必要要了解生死呢?
因為了解了生死,就可以擺脫生死。
如何才能擺脫生死?
達到無生無死的境地就可以擺脫生死。
什麼是無生無死的境地?
「極樂界」就是無生無死的境地。
什麼是「極樂界」?
「極樂界」是36維空間之一,也就是基督耶穌和佛陀釋迦牟尼所描述的世界。
真有這樣的世界嗎?騙人的吧?
真有,不騙人。
那你證明給我看看。
我無法證明,因為這是另外的一個時空,我們的肉眼看不到,但偶爾出現的海市蜃樓就是「極樂界」的一部分。
那就沒有辦法看到了?
有辦法。
什麼辦法?
靠每個人的靈覺。
什麼是靈覺?
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所以分別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靈覺六種知覺。靈覺就是每個人意識中的知覺,是靈性的一種感知。
那我的靈覺為什麼就感知不到?
因為你的靈覺太遲鈍了。
為什麼我的靈覺遲鈍了?
因為你的靈覺被污染了。
什麼東西把我的靈覺給污染了。
自然界的表象和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及你個人的偏見污染了。
那麼如何才能恢復我的靈覺?
禪悟。
什麼是禪悟?
抓住一個現象,對此刨根究底就是禪悟。
什麼是現象?
靠我們的視覺看到的、靠我們的聽覺聽到的、靠我們的嗅覺聞到的、靠我們的味覺知道的、靠我們的觸覺得知的一切都是現象。
照你這麼說,現象太多太多了。
是的,佛教講八萬四千法門,實際上法門是無限的。
什麼是法門?
法門就是抓住一個現象,然後透過這個現象了解其實質的實質的實質的最終實質的一種途徑。
什麼是實質?
導致某個現象發生的背後藏而不露的東西就是實質。
那麼什麼是實質的最終實質?
導致實質的本源就是實質的最終實質。
這麼說來,最終實質就是上帝了?
是的。
如何認識上帝?
我這本書就是啟發你如何認識上帝的。
噢!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麼?
有人出生了,就象有人掉進苦海了,所以應該感到可悲,有人死亡了,就象有人脫離了苦海,應該感到高興。
是的,但不全是。
為什麼不全是?
因為死亡不是最終的安息地。
為什麼死亡不是最終的安息地?你不是說人死後去了極樂世界嗎?
死亡只是一個表象,死亡的背後是生命的輪迴,有些人死後,還要返回人間,有些人死了,會變成畜生,有些人死了,會去千年界,有些人會去萬年界,只有極少數的人去了極樂世界。所以,有些人死了,比在人間更慘,更可悲,我們怎麼會高興呢?
你這種前世、來世、生命輪迴的說法太玄乎,科學無法證明的東西叫我們如何相信?
科學是唯物主義,物質之外的東西科學無法證明,但宇宙是由物質和反物質構成的,科學只能解釋宇宙的一半,另一半它無法解釋,比如我的意識,它多大?什麼顏色?有多重?什麼形狀?等等科學就無法解釋。所以,科學不能證明的東西我們不能全盤否決。
那你有什麼辦法來證明人有前世和來世嗎?
有辦法:
一是歷史上記載的有關前世的記錄,這在許多民族的文獻中都可以找到;
二是國際瀕臨死亡研究所的事實記錄,三是智慧高深者如耶穌、釋迦牟尼的描述。
這些都是傳說或道聽途說或宗教學說,無法令人信服,你有自己的智見嗎?
有。比如同性戀。生物界都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為什麼同性會相戀呢?甚至戀得死去活來呢?
這就牽扯到他(她)前世的性別。如果一個女子,若她前世是個男性,那麼,由於生物的慣性仍在起作用,儘管這一世她成了女性,她依舊本能地喜歡女性而不喜歡男性。當她遇到一位同類性質的女子的時候,雙方一拍即合,產生了相互的愛慕和戀情。同理,一個男子上一世若是個女性,那麼,這一世他仍然喜歡男性。
同性戀不是病態,是一種自發的本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逐漸淡漠。
還有,我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什麼叫本性?為什麼難移?
本性就是本來的特性,本性從什麼時候開始?從上小學開始?從母親懷抱中撒嬌開始?從剛從娘胎里出來開始?從胎宮中成形開始?從精子和卵子結合的一剎那開始?
如果從以上任何一個時間開始,就不存在「本性難移」的問題。
那麼,我們就可以斷定本性從幾世前就已經開始,是根深蒂固的,是很難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使其變化的。
我們觀察一下周圍的人,或研究一下特殊的人,然後與一些動物的習性比較一下,就不難知道,某些人帶有某個原始動物的本性,從中可以斷定他的前世是某個動物。
再比如,千百年來哲學家和思想家們提出但目前尚未解決的問題:「我是誰?」
我是誰呢?
我的家是我嗎?不是,因為沒有家的時候我還是我。
我的衣服是我嗎?不是,因為脫了衣服我還是我。
我的牙齒是我嗎?不是,即使牙齒掉光了,我還是我。
我的頭髮是我嗎?不是,變成禿子了我還是我。
我的眼睛是我嗎?不是,因為瞎了以後我還是我。
我的腿子是我嗎?不是,截肢后我還是我。
我的心臟是我嗎?不是,器官移植后我還是我。
我的血液是我嗎?不是,我的血抽光了再輸入別人的血液我還是我。
這也不是我,那也不是我,那我到底是誰?
噢!我就是如來。
什麼是如來呢?
如來就是原來、本來,是肉體之外早已存在的意識(靈魂),只不過我依附於我的肉體這個「家」在人間受罪罷了。我的肉體這個「家」沒有了,我照樣存在,只不過再找一個「家」罷了。這就象我要過河,我借用一條船,等我渡過了河,船的使命完成,我棄船上岸了。
佛教講「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們若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已經是如來佛了。我們死後,可以直達西方極樂世界了,再不用到人間來受苦受難了。
好!關於生死這個現象就簡單談這些,我的目的不是就事論事,而是要說明,生死這個難以逆轉的現象是上帝確定的,是有它的目的和意義的。沒有上帝,就沒有生命,更談不上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