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個左派的右轉:為何民主黨2018恐難翻身

作者:諦聽  於 2017-4-7 04: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紅衛兵, 有效溝通, 志願者, 習慣性, 美國

作者:第三極

筆者通過關注和做志願者參與時政,經歷了從左派向中間靠攏的轉變。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和感受。

如果說2016的大選長跑,讓筆者深度領教了右派中的極右紅衛兵,那麼,大選臨近結束那個月開始到現在,則讓筆者體會到了左派中的唐吉坷德

大選勝負已分,民選總統走馬上任也有4周。佔美國人口比例僅1.7%的華人,在美國沒有內部分裂的資本。華人圈內,繼續用站隊的口氣去指責另一邊,除
了能解氣,對於同胞相互合作、一起提高自己的未來,卻起不到有效作用。溫和的左派、右派們,已經走到了需要撥開大選中極左、極右製造的困擾,為華人團結的大義,往前看的路口。筆者淺見,2016大選造成的華人的撕裂,一個重要原因是,左右兩邊,都習慣性地把自己立場中好的一撥(大概在20-30%),代表成自己陣營的全部。與此同時,把對立觀點方中差的一撮人(大概比例在15-30%),大而化之成對方全部。很多兩邊的對峙、辯論中的憤怒,都是基於分化模糊、缺乏專人專屬的精確定位的原因,造成一句話打擊一片,從而陷入左右無法相互理解、缺乏有效溝通渠道的死循環。作為一個大選中被無數極右封上 「極左」標籤,不遺餘力語言追殺的「極左」,筆者也是經過數月的漫長思考,於最近才打通換位思考的穴道,通過看到左派隊伍中部分不好的現象,而漸漸才有了觀察右派隊伍中好的那群的心平氣和的立場。順便譴責一下,那些看到極右語言暴力甚至恐怖分子式言語都保持沉默、缺乏正義感的人。這也是導致左派對右派採取不原諒、不溝通、不合作的態度的原因之一。

從筆者所在的若干400人以上的、左派或者右派為主導的微信群聊天記錄看,辯論時候左、右採取的策略,往往本質上沒有太大差別。對比部分右派,部分
左派的發言風格,除了在不罵髒字的修養上尚有些具有普遍性的優勢,思維模式方面跟極右有頗多雷同。基本套路都是,對於與自己言論不和的人,在有群友人數優勢或者主場優勢的情況下,給對方扣帽子—左派用的是道德高帽,右派用的是陰謀論、誅心論。結果都是,有意無意地批鬥了對方,讓反對聲音噤聲甚至退群。如果左派把波士頓馬拉松爆炸、奧蘭多同性戀酒吧(Orlando gay night club)屠殺、達拉斯襲警之類都歸為獨狼事件,從而鎮守美國law and order穩中有升的看法,那麼,在面對諸如華人過海關被歧視、網上個別爆料亞裔門口被貼了歧視明顯的紙條、同胞被射殺悲劇發生的事實的時候,又如何自圓其說地把個案上升到種族歧視被Trump引爆的結論?個別左派對hate crime的鬆散定義,恰好與右派從個別穆斯林極端分子殺人,就高喊穆斯林邪教的做法,本質上同源。

大選后還出現了鬥風車黨。唐吉坷德們,開始深度反思一些操作了240年的憲法大綱,直接踏過美國建國以來,2萬多次修憲只有20來次成功的歷史,把總
結世界局勢集體右轉的當務之急放在腦後。用推翻幾百年前遺留下來的、一些選舉制度上的爭議點做解藥,來作為左派突破惜敗的攻打方向。這個群體里,有手執火種的理想主義左派先鋒(torch bearers),也有一些背景複雜的人混入。筆者觀點,左派要翻盤,不在於延續大選模式,繼續斗Trump。大選后,左
派圈子裡流行的Trump事事錯的抱怨風氣,與參議院多數派議長(the Senator Majority Leader)Mitch McConnell (趙小蘭老公)在2008年,看到奧巴馬以排山倒海(landslide)的優勢當選后,揚言要用一切資源讓奧巴馬最多做一任的做法,沒有太多差異。個人淺見,左派輸在,左派中的一些,不與基層接地氣。心裡覺得自己悲天憫人,卻缺乏堅實行動來支撐這種形象。如果,左派還沉迷於讀讀主流新聞罵Trump,而不是去與那些他們覺得自己很關心、卻沒有很多具體行動體現自己關心的底層老百姓互動,四年以後,左派贏回來的希望不大。

回到觀察華人圈政治生態。當右派在大選中以哀兵的自我定位、做了一件又一件實幹助選的事情后;當右派在不余遺力為替自己發聲的信息渠道轉發、捐款、
投稿的時候;當右派積極聯合、領導地方華人社區,為自己的候選人熱火朝天助選、為實現華人參政議政步入主流出錢出力實幹的時候;當右派很自覺地放下政見分歧,加入替普通華人家庭維權討公道的做實事行動中去的時候,如果左派還抱著政治正確,用政治是骯髒的遊戲這類過分愛惜羽翼的思維方式把自己與政治摘清關係,不去反思自身理想與行動脫節的現實,不產生自我危機感,那麼,左派失去華人的基本盤,又有什麼好抱怨的?

理想與行動組合,言必行行必果,才會贏得尊重。因為只有實踐過,才能真實掂量那些嘴皮子功夫上的仁義道德,落實到身體力行的代價。喝著咖啡罵Trump道德淪喪不難,上街遊行喊口號也不觸動自己真正的利益。只有真的需要付出時間、精力去堅持用行動、物質關心那些底層窮人,才是考驗是否是真左派的時刻。何況,右派們在這些關心弱勢群體之類的大愛的事情上,也從來沒有缺席過。證明對方糟糕,離體現自己就最好,中間隔著一個Trump的距離。如果左派就靠深度扒皮Trump 4年,結果除了繼續固化自己被右派攻擊的偽善形象,是不會有翻盤的希望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9: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