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秋光在空中蕩漾(四)

作者:自在鳥人  於 2017-4-24 10: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鳥人飄蕩|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評論

關鍵詞:色彩, 迷離, 升騰, 溫暖

秋光,色彩溫暖
出發前,有遊歷Metz(梅斯)和Nancy(南錫)各一天的計劃,最後一天留在Strasbourg遊盪。從Colmar回來,向旅店前台打聽,有何其它推薦方案。前台的Diana,來自羅馬尼亞,很精明的一個女子。推薦了一個去處Haut-Koenigsbourg。我到Google上查看一番,知道,這是一個威廉二世時期翻新的中世紀古堡。不禁聯想起Salzburg的山間城堡,感覺有些類似,也就沒有考慮。且沒有直達火車前往,交通於我有些不便利。Diana說她喜歡Nancy更多一些。這兩座城市,都屬洛林地區。Nancy,似乎都市文化氣息更濃厚,與那最後一位來自波蘭的洛林公爵有關。Metz,則因為一些歷史原因,而顯得政治色彩更重。
不過,兩座城市,於我而言是一樣的空白,沒太多親疏成見。維基百科、他人遊記、景點評價、各式總結都是別人的,我沒體驗過,僅供參考而已。出遊於我,是隨意、帶脈衝感的過程,是遊離循規蹈矩,衝破習慣框架的時候。也為檢驗自己隨機應變、見異思遷的能力。只為尋找不同的樂趣、看見不同的心性、體驗不同的生活。並不一定有必去之地,必做之事,也沒想一定要見證什麼奇迹,實現什麼目標。只為能游出自在感,大約就算是功德一建。
第二天早上醒來后,做的決定是先去造訪Metz。似乎沒有太強烈的理由,也許並不認同Diana的推薦,也許Metz比Nancy遠些,也許想讓Nancy的文化期待感,提升一些?已不大確定是何原由,時日一久,便有些不真切了。遊記文字中穿插的心理與對話記錄,是不必太較真的。多少與格非小說中的一句話類似,憑著回憶和想像,生活在過去。
從Metz火車站出來的第一感覺,這座城市的基調是黃色。但是火車站的灰色石材與建築風格卻很不一致,相比之下有些突兀,當時並未想太多背後的原因。只在寫遊記時,才了解到車站是德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時的建築。當年德皇有宏大的戰略設想,把車站的規格修造得很高,不僅要方便軍隊調動,還要在建築風格上去法國化,並彰顯德意志色彩。據說,Metz城中還有一片臨近街區也是這類風格,被稱為帝國街區。
Metz老城中的其它建築,呈現出的黃色,是因為大量使用當地出產的黃石灰岩。當地人親切地稱此石材為陽光石,因在寒冬里,能給人溫暖的感覺。這大片的黃色,不一定能討得所有觀者的歡喜,我倒覺得挺有意思和親切。它讓我想起維也納的Schloss Schönbrunn(美泉宮),也以類似的黃色為基調,不過哈布斯堡皇族稱之為夏宮。似乎有些不對?冬天或夏天,黃色還是黃色,只是個視覺感受不同而已。溫暖的說法,不過是種感情上的願望,也不必太當回事兒。
一路向Moselle(摩澤爾)河中的那處三角洲走去。河上的三角洲,是許多網路照片里展示的Metz印象,這個取景角度,我很喜歡。而且Metz的大教堂也在附近,方便參觀。晨光還在緩慢爬升中斜照著,沒多少熱度,走在陰影里能覺著清寒。經過一大片開闊的公園綠地,來到河畔。平息靜觀Moselle河不急不徐地流淌,幾乎不見任何波浪翻湧。有幾隻天鵝在河中輕游漫逛;岸邊幾蓬睡蓮微微打開,在光影投照中顯出一份情致;三角洲尖處,一對青年男女日光下聽著音樂,有說有笑的。天空是無雲的,藍色是清澄通徹的。河兩岸一排排樓房都不高,滿眼的黃色在秋光里蕩漾開去。一幢民居的三樓陽台上,一位少婦和她的母親,正閑適地喝著早餐后的咖啡。河邊的空氣里,有些許水腥氣與潮濕的味道。
三角洲上的標誌建築,是座新教教堂Temple Neuf,也是二十世紀初德國佔領時的遺留。似乎正值整修期間,沒能進去參觀,便只在四周哨探一番,改道前往大教堂了。
大教堂法文名叫Saint-Étienne de Metz,似乎少了高聳的主塔,城市黃色基調是保持著的。走進去能感覺很壯觀的空間感,因為它的中堂有41米高,在法國是第三位的。它特殊的地方,在於擁有六千多平米的彩玻花窗,號稱世界之最。隨著時代變遷,天災人禍,都使花窗很難保持原有。據資料介紹,教堂中有大約五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各有韻味。看著臨近中午的陽光從外面照進來,透過花窗潑灑出了一片片奇妙的幻彩,滲入經年磨損的地磚石的紋理,又交相輝映出一種詭異、迷離、眩暈。在教堂內,能看到一些明顯的年代,用數字標註著,更也有不同權力象徵的紋章。偶爾又想起這歸屬感的念頭,不禁微微笑了一下。維基百科上,有張1905年法國畫家Albert Robida的寫生,在視角和表現上,都好過我拍的照片,就收藏下了。盤桓一陣后,從裡面退出來。還未到中午時分,想想找個路邊店,喝上幾口,上網研究下個去處。教堂西側有一排小店,隨便找了一個坐下。
這家店在街頭拐角處,店面不大,斜靠在窗旁,坐在傘下。這會兒的時光里有一絲微微的風,四下里倒十分安靜。大家常說無所事事或閑適得空時,應該要發獃。我不知為何好像總是不會,也找不到這種感覺。只能在那東張西望,胡思亂想。右手的小店,每個小桌上都放著一盆小辣椒,紅紅艷艷的,葉子又是那種純純的綠色,背景的街區在陰影當中給這些植物很好的映襯,讓它們在陽光里顯得很清純好看。我的前面坐著一位西裝男士,不一會兒的時間裡,已經抽了三隻煙。燃燒時自然的,和吐出處理過的煙霧,在陽光中,或藍藍的,或灰白的,升騰變幻著。另外還有一對老年夫婦,坐在左前方,老爺子在陽光中看手機,老奶奶在陽傘陰影中看手機。侍應的小姑娘忙著進出於左邊的門裡門外。門口上部揚聲器中放著一曲曲閑淡的音樂,不強烈,卻有節奏感,從頭頂倒入我的身上,似有一種按摩放鬆效果。小姑娘又走進屋內去端咖啡,順嘴對起身的西裝男用法語說著,謝謝,再見。一個金髮女子,坐到了西裝男原來的位置。不一會她的同伴,另一個栗色頭髮的女士,過來了,兩人親近地來了碰臉禮節,當臉蛋相交一瞬,嘴裡還發出輕輕的接吻聲。她們很快就聊上了,興緻很高。金髮女,對向我而坐,頭髮在微風中輕舞著,或幾綹,或幾絲,發質的線條組合在逆光里,扭動著各式或濃或淡的曲線。她和女友交談時,豐富多變的面部表情,與頭頂播放的音樂,有種相映成趣的感覺。。。
時間,就這樣如同Moselle河水一般,不急不徐地流淌著,沒有太多的波濤翻湧感。九月的秋光就灑在我的身旁左右。視覺中顏色變幻,線條交錯、金髮扭曲、前景背景,感覺中界線開始模糊、迷離、詭異、升騰。我應該還是沒有找到所謂發獃的狀態,沒找到的感覺其實也是不錯的。真要找著了,也怪可怕的,難不成又給自己找個新的人生目標來奮鬥一番?
返程時在Metz火車站廳內,有個小夥子彈鋼琴,流淌的音樂聲與站內燈光也有一種相互協調的感覺,使得等待變成了愉悅。類似的愉悅的候車的感覺,兩年前在因特拉肯好像也曾有過?不同,那次我是在站台上等候的,記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劉小雨 2017-7-21 23:47
旅行筆記特別感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01: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