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喇叭花記

作者:自在鳥人  於 2017-3-27 22: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鳥人鳥語|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今天偶爾在一個網站上看到幾張圖片,沒成想是我小時候曾經喜歡栽種的牽牛花,也叫喇叭花。

記得大概是上小學的時候,我家還住在醫院宿舍樓。

媽媽一直都比較喜歡養花,家裡陽台上的各類花卉,基本全是媽媽在打理。茉莉,月季,玫瑰,米蘭,太陽花等等。樓下的一位媽媽的同事,送了些黑色花種給媽媽。當時,我問媽媽,這是啥花呀?媽媽說,這叫喇叭花,你自己種下去看看吧。我於是就請媽媽給我找個花盆。那個年代,大家生活還是比較拮据的。養花用的器具基本全是將就湊合一類的。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媽媽給我找的是一個破舊的四方形鐵皮油漆桶,放在了陽台的一角。我就往土裡放了大概七八顆種子,然後問媽媽,啥時候會長出來呀?媽媽說,只要你每天澆水就行了。

記得當時應該已經是四五月間了。從此,每天早上,我起床后就會用一個搪瓷水杯,裝上一杯水,倒到那個油漆桶中。不記得大概過了多少天,我突然發現那幾顆種子從土裡鑽了出來。黑色的外皮已經破裂,下面長出些許綠色。再過了一兩天,外皮剝落了,小苗開始有形了。再後來,苗尖越長越高。每天,我會高興地數著每根苗上葉子的數量。

媽媽對我說這種花是藤蔓類的植物,就像葡萄一樣,需要有支架讓它攀爬。於是,我就去找了些小竹棍,插到土中的小苗身旁。不幾天,果然這些苗真的開始纏繞上了身邊小竹棍。

這些苗找到了依附之後,似乎生長的動力多了許多似的。起初,我還能在小竹棍上為小苗量身高。後來,藤莖開始越長越粗壯,高度也在迅速地增加,沒多久就依附到了陽台的欄桿上去了。

又過了一兩天,我就能看到一些細小的花苞從一些葉與莖之間長出來了。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沒幾天,花苞也迅速地長成了尖錐形。那天傍晚,媽媽對我說,明天早上就能看見小喇叭了。

第二天清早,太陽還沒完全升起,我就早早地床來看。一到陽台上,好幾朵漂亮的紫紅色的小喇叭,而且花外沿也如上面圖片所示還有些白色襯邊,讓花給人的感覺並不俗艷,多了一分素雅。那種紫色顯得格外的細膩而有層次感,從花芯部分六個方向向外沿拓,最終與白色襯邊又不很規則地融合。

打那之後,我就會每天傍晚的時候數著花苞,第二天早上,我還會起床,來看看花開的數量是否與昨天清點數量吻合。夏天放暑假,它會開得異常的繁茂。不過,小喇叭似乎只能堅持到早上11點左右,正午的太陽會讓喇叭收斂,直到下午完全關閉。從此,就會踏上孕育種子的路途。

當暑假放完,重新開學以後,隨著秋風秋雨的來襲,喇叭花的氣色也明顯不行了。新的花朵數量減少,花的體態也變小,葉子也開始枯黃。不過,收穫種子的時候到來了。那些花在開放時,花粉傳遞比較充分的,就能一次收下最多6個大而飽滿的種子,那些比較不理想的就只有一到兩個。

這一年下來,我最後大約收了200到300顆種子,還有許多後來被雨打風吹去了。。。

第二年,我撒了大約20到30顆到油漆桶中。媽媽說,已經夠多了,其它的種子可以留著,也可以送人,還可以撒到樓下的野地里。。。

後來,大概是初二時,我們家搬離了醫院宿舍樓。不過,我依然在油漆桶中,種著我的喇叭花。

一直到了高二的時候,學習上的壓力明顯加重。基本已經無暇應付任何業餘愛好了,只好讓媽媽代我打理我的喇叭花。

最後,當我考上大學離開武漢四年,及之後又回到武漢工作,我都再也沒有種過任何花了。

互動百科上,關於牽牛花的介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7: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