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爸媽會買苦瓜這種長得很怪異的蔬菜,回來清炒或炒肉吃。剛開始,他們會對我們兄弟倆說,試著吃一點,有何種功效之類的。第一次,我還試著吃一口,那個苦,無法忍受。想來以前生病,如果必須吃中藥,我還要求之後能有一顆糖。這種菜實在不知有何可口之處,從此便再也不去碰它。
久而久之,就對它漠視了。自己成家,並開始做飯做菜之後,從不曾買來嘗試。在逛菜場之時,偶爾商家打折,總有許多華人爭相搶購。後知道,廣東人也管它叫涼 瓜,只是不明就裡。前段時間,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做了一道苦瓜炒蛋,當時沒有在意就試吃了一下,不想入口感覺微苦加上雞蛋炒過後的香味,還是相當有特色。 於是,從此我也時常買來自己或學著炒肉吃,苦還是苦,但似乎已經能夠承受了。
或許人的心理承受力,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的。少年時,大約是因為入口味苦,就迅速徹底將之否定,缺乏品味餘味的耐心。當人生經歷過許多年輪之後,似乎這 種激蕩衝撞的心態在減退。遇到不同事物或人群之後,總是能在一定平靜的時間裡去琢磨和體驗,而後再做出相應的取捨判斷。這大概較之年少時,是要慢了半拍或 一拍吧。
到底,激蕩的情懷與平和的心態,孰優孰劣,其實也沒多少分辨的必要。就象年少時,爸媽同我講吃點苦瓜有好處一樣,我不可能聽得進去,我覺得我沒錯。年輕時,我曾經在待人接物上,愛以個人好惡來行事,比較憤青一些,我覺得我也沒錯。現在,似乎能把一些情緒的東西收藏得住了,我還是覺得我沒錯。這些大約是成長路上必須走的過程,或曲折或平緩。。。
想來對下一代的教育,可能也應該是指導性的多於約束性的。盡最大可能給他們機會嘗到生活的百般滋味,包括苦的。
兒子昨天嘗了一口苦瓜就吐了。。。
思念遠在國內的爸爸和媽媽。
百度百科上關於苦瓜的介紹
美食天地上介紹的苦瓜烹制的二十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