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南極旅行的朋友,給我發來一條微信,言及前夜夢見了「紫霞姑娘」。我知道,是說的大話西遊中的紫霞,相信應該是他心裡的那個「版本」。大話西遊,被無數大陸影迷奉為神明。我天資比較愚鈍,看過幾遍后,對其中許多看似錯位的內涵,依然不明就裡。可謂識不得風月之情,拎不清絲縷之愛。我能用QQ勝利法,告訴自己,這電影不是我的菜。這條微信一來,我一時不知如何應對,便隨手用正在看的一本書的截圖回復,這類太極手法,我拿手,顧左右而言他。
朋友似乎是心有念頭的,繼續送上小段稱,夢見紫霞,進而解曰,紫霞姑娘,就是那個在你心裡留下一滴眼淚,又離你而去的。多年以後,你才發現你其實對她是動心的。她也對你動過心,卻最後大家都只有過心動,而沒有行動。
電影中是否如此?好像有一滴眼淚的場景。至於是指的哪個女子,我不記得當時看的時候,我有沒有判斷。順著回他一句,看來你是有過紫霞的,有回憶就很美好嘛。朋友似乎有點,意猶未盡地,再次重複了那最後一句。我想。他大約是有點感傷、掛懷了,尤其此時,是一人獨自飄遊南天之地,這也是一次南遊,比我走得更遠。我和他說,這是幫我故地重遊。他說,這是走紅軍路去的。想來,每個人的境遇和經歷不同,感觸自會不同。
昨晚睡前,繼續給兒子講西遊記的故事。哄他睡著后,我突然想起年少時,曾有一個十分不明的想法。當年,悟空為何不能一把抓起師傅,一個筋斗雲從東土大唐,翻身到達,十萬八千里之外的靈山。適才,兒子還問,唐僧到底去西天取的什麼經?現在想想,其實這經書不是最重要的,沒有十萬八千里的路途跋涉,這些經書,只是寫在紙上的一些字。西遊記之意味深長,用心良苦,之於現在的我算是有些瞭然吧。其實每個人悟得多深,多早,也沒那麼重要。關鍵是在路上,有抬頭望天,也有低頭看路就中。南遊難友之此行,應會有他的收穫,等他回來分享,也挺不錯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