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在11月28日發布公告,就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被家長指控虐童猥褻事件做出通報,稱涉事女童家長承認造謠,但大部分網民對紅黃藍事件的通報並不買賬,民眾依然在熱議事件的可能性。
北京時間11月29日,北京性教育專家方剛在微信公眾號「學者方剛」里就此事發表了評論文章,他認為所謂的「集體性侵」事件,違反情理,不可信,甚至被巨幅誇大了。
公開資料顯示,作者方剛,系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名性學家,性教育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
 | 點 擊 圖 片 看 原 圖 |
所謂的「集體性侵」事件也折射出家長們的焦慮
《愚眾製造了「幼兒園集體性侵」的荒誕劇》原文
幼兒園虐童事件曝光的當天,朋友圈刷屏了,各種沸騰。轉天上午,我接了六個採訪邀請,均果斷拒絕。有人很不解:你進行性教育,為什麼當孩子們面對性侵犯,你卻不做聲?
我的回答很清楚:
扎針事件我無法做判斷,但所謂「集體性侵」事件,在我看來網上的描述違反情理,不可信,至少是被巨幅誇大了,我願意等警方調查結論。
看看網上的傳聞是怎麼寫的:光溜溜的爺爺、叔叔要求某男生也光溜溜,做「活塞運動」或「抽插運動」,還讓別的孩子在一旁觀看。有勇敢的男生大聲說不,「破壞了性致」,被轟了出來……
如果真有一個「戀童癖」,他當然知道自己性侵幼童是非常嚴重的犯罪,他最多是偷偷性侵孩子,為什麼還要公然讓別的孩子「圍觀」呢?如果在一個封閉大山的小山村裡,也許可以理解,但這是在大北京呀。孩子再小,也是會學舌的,也是會說話的。
對於性侵者來說,首先要做的是保密,知道的人越多,他進監獄的危險越大,你告訴我:他有什麼理由如此張揚?難道這性侵的人真不怕孩子說出去嗎?這不是很不合情理嗎?
其次,一個戀童者,怎麼「抽插」和「活塞運動」?無論是幼女的陰道,還是幼男的肛門,最多是扎進去,絕無可能抽插的呀!這是基本的生理常識。而且,即使僅僅是「扎」進去,這個男生或女生,都必然身體受嚴重創傷,巨痛,一定會哭幾天的,家長當天晚上想不發現都很困難,還需要等孩子繪聲繪色地「情境再現」?
而且 ,「抽插」「活塞運動」明顯是成人的語言,你讓我怎麼相信這是孩子說的?
有人會說:難道孩子會說謊嗎?
孩子本意可能是不想說謊,但在家長的誘導下,幼童是絕對可能「說謊」的。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太多了。
美國電影《麥克馬丁審判案》便再現了幼兒園的孩子在家長的誘導下,編造出性侵的故事,引發一系列冤情。
另一部電影《狩獵》,講的也是一個幼兒園的小女孩,幻想男老師性侵她,告訴家長。在反性侵人員「循循善誘」的調查面前,幼兒園的所有孩子都說那個男老師性侵過自己。
這兩個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有人又會說了:家長為什麼要誘導孩子說謊呢?
早在四五年前,反性侵教育在中國開始迅猛發展之際,很多有遠見的性學家都預言:今天中國流行的反性侵教育,對於青少年真正預防性侵犯的幫助微乎其微,卻可能帶來另一串我們想不到的負面結果。
幼兒園「性侵」事件,就是這負面作用的一個體現。家長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反性侵教育面前,驚慌失措,生怕自己孩子受性侵,於是弓杯蛇影,整日提心弔膽,陷入了漫無邊際的集體恐慌與集體焦慮之中。於是,可能最初完全起於一個非常偶然的因素,可能是一句含糊不清的對話,或者孩子的一句自言自語,一個巨大的「集體性侵犯」的故事便被緊張焦慮的家長一步步誘導出來了。注意:幼童是非常容易在成人的誘導下,按著成人指出的方向,和成人一起「完善」出一個故事的!
北京這所幼兒園「虐童」事件曝光後幾天,中國各地陸續有多所幼兒園都被控有給孩子扎針、吃藥片的事件出來。用腳指頭都能夠想清楚:即使不是全部,絕大多數也是被焦慮的家長給誘導出來的。
只要龐大的反性侵話語繼續存在,各種各樣性侵故事還會被不斷製造出來。一個「犯罪劇」,就這樣演化成「荒誕劇」了。
還是那句:荒誕的是我們今天社會的反性騷擾教育模式。
近期被忽視的另一個相關新聞是:一位女青年控告自己的表哥,20多年前,她5歲,表哥8歲的時候,表哥「性騷擾」過她。這事竟然立案了。略有常識的人便知道,這種表兄妹、表姐弟間的性活動非常普遍,屬於孩童間的性遊戲,完全不是性騷擾,通常也不會給當事人留下任何負面記憶和傷害。但是,在強大的反性騷擾話語下,這個女青年被誘導了,一個性遊戲的記憶便逐步在她頭腦中升級為性騷擾、性侵犯的行為,她也陷入了恐慌、自責與憤怒中。同樣是在整個社會的反性侵話語中,人們的憤怒竟然真的會指向那個當年僅8歲的孩子!
我不想說人們瘋了。我想說:反性侵教育模式瘋了。
我五六年前便寫過一篇在當時流傳非常廣,也被罵得非常狠的文章:《這樣的反性侵教育,比性侵更可怕》,對主流社會的反性侵模式提出質疑。主流的反性侵教育,只講性侵犯,不講「性」,培養受教育者對性的恐懼與污名;只講「性的敏感部位」,不講身體權,將「性」及與性有關的部位單獨提升出來,強化,同時也弱化和污名化它們;只講對性侵犯要說「不」,不講人格的全面成長,也不強調「生命最重要」,不斷製造出對性侵犯的全民恐慌,甚至製造受教育者的心理問題;……
幼兒園集體「性侵」案的幕後推手,正是近年主流的反性侵教育模式。喊一句「反性侵」這種「政治正確」的口號很容易,真正懂得如何做教育,卻不是只靠熱情就夠的。
雖然主流的反性侵教育還會帶來怎樣版本的荒誕劇,我無法預言。但我可以確信的是,如果一個女孩子只接受這樣的「性教育」,她未來會發現自己將是難以建立親密關係的,將是對性高度污名與恐懼的。
那麼,我們不需要進行反性侵教育了嗎?當然不是。我們要做好的性教育!在我看來,真正有效的反性侵教育一定要作為性教育的一個環節而存在。對性侵犯說「不」的能力,不是靠幾節反性侵課可以培養出來的,只有全面的、增能的賦權型性教育才能帶來的!對賦權型性教育的介紹,不是這一篇短文可以說清的了,大家可以在網上搜「賦權型性教育」了解更多。
即使公安調查證實,所為「幼兒園集體性侵」是謠言之後,人民群眾也不會相信公安。正如《狩獵》中,調查人員最終還給那位幼兒園男老師清白了,但是,所有人都不相信他,一顆子彈射向了他……
歷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孩子。我無法想象,那些面對警察仔細調查的孩子,那些面對家長和「好心人」「安撫」的孩子,他們的內心將留下什麼。
原本是為了愛孩子,最終卻成了害孩子,也是始作俑者所料不及的吧